张万荣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老庄小学,甘肃 白银)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部为了响应党的号召,于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这些政策的接连出台,为各阶段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势在必行,这不再是思政教师的职责,而是全体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通过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始终,为学生创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模仿性强、可塑性强等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紧紧围绕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德育渗透。由于学生具有较高的模仿性和可塑性,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通过德为人范,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热心助人。教师在要求学生做到时,也应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做学生学习的楷模。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读出感情,读出对雷锋精神的向往和崇拜之情,不妨先从讲授雷锋的事迹着手,让学生了解雷锋并不是只存在于人们的口号中,还是一个跟他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从而使他们对雷锋及雷锋精神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以身作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身上饱满的热情,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让雷锋精神融入学生的血液,外化为他们的一种行为。
课堂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场所,不仅是教师施展新的教学方法、渗透德育的圣地,也是学生学得知识、获得能力的乐园。如何使其成为师生共同进步的乐园,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然后以巧妙的方式渗透其中,在此基础上,通过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共同探究文本传递的思想和做人的道理,从而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道德的滋养。
例如,我在教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在上课之初,我先将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然后让他们去搜集关于描写友情的名言,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对友情的感悟写出来在课堂中进行分享。如一组学生选取的名言为诗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组学生选取的是外国人名言“自己先做一个好人,然后找和你相仿的人做你的朋友。能如此,友谊才能稳固地成长。”“真正的友谊总是预见对方的需要,而不是宣布自己需要什么。”……在各组展示完自己搜集到的友情名言之后,我让各组派一个代表来说一说自己对友情和对所选取名言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语文课堂各种观点丛生,可谓百家争鸣。此时,我再引入课文内容讲解,在听到阮恒对待朋友无私的做法时,学生纷纷流露出钦佩之情,这种预先铺垫的方法,为后续的德育渗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学生甚至还能联系自身经验,提出如果自己朋友遇到困难,也要向阮恒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远超我的预期,使我坚定了一个信念,只要找到恰当的方法,德育渗透并不难实现。
俗话说:“得法于课上,得益于课下。”诚如此言,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应重视课堂教学外,也不应忽视第二课堂,通过多种形式的课下实践,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使他们感受到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例如,教师教授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一时,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两个人,在课下完成对身边爱读书人的采访。采访提纲、采访笔记等需要两个人合作制定,通过巧妙配合来完成采访任务。配合最默契、提纲和采访心得整理最科学的小组将为获胜小组,并获得相应的奖励。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是对自己的合作伙伴进行评价。这样的形式,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身边人的评价,也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取长补短。这样的德育渗透,虽然无声无息,却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来采取科学的策略,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从而使德育之花在语文教学中落地,并得到持续灌溉,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