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志有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高楼镇泄兵小学,甘肃 天水)
数学这一门课程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思维性凸出,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都在强调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希望能够借助于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保障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良好的思维能力下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进而也就能进一步形成较为良好的数学素养,真正提高数学能力。可是,究竟要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也对其进行了以下具体的综述。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具备较为良好的思维能力,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也会更加容易。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有着较为显著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促进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的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必然会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数学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提高自身数学理解能力[1]。(2)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知识点都十分抽象,对于学生逻辑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参与到体验以及计算之中才能真正理解。而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大多会让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获得思维发展与进步,所以说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提升。(3)突破学生学习各种限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个体差异性较大,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个体学习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学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也会产生影响,可是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则能让学生数学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得以提升,这样就能进一步突破学生学习中所存在的各种限制,确保数学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形结合法来对学生展开教学,通过这一方式来将数学教学中抽象的知识点转化成具象的结构图形,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的掌握和理解,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以提升,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目的[2]。为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善于借助于各种思维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应用数形结合来更好地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具象,这样就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将一根绳子对折4次之后,现在绳子的长度是之前的几分之几?”这一问题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应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借助于画图的方式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提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教师不仅要加强数学知识点教学,还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探究与分析,这样学生思维能力也就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体积”这一知识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乌鸦喝水这一故事为学生设计出一个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使用水、瓶子以及石头来进行实践操作演示,同时在演示过程中观察水位上升的情况,借助于这一方式来引入体积这一知识点,这样学生就能在活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并且也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数学本身就源于生活,所以和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要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还需要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实际生活例子来对学生展开教学,借助于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引出具体的数学概念以及知识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还能促使学生思维能力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3]。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实例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购物”例子来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然后让学生扮演超市不同角色,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在情境演示除展开计算,这样就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意识到学生思维能力对于教学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然后再借助于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养成较为良好的思维能力,最终也就能够真正保障小学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