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林财
(福建省平和县九峰中心小学,福建 平和)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其本质性的目的还是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而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便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要做的便是采用针对性措施,使学生能够形成有效的数学问题意识,进而使其能够在此种意识的驱使下,根据已知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思维定式得以有效形成。如此,学生便能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更为主动地去思考数学问题,探究数学知识。接下来,本文将以人教版教学内容为例,试着探讨一下应该如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之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因为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一,便是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积极。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有的时候问题意识便充当了这样一种角色。当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后,会想要知道结果,从而推动他们在学习上变得更加主动。其二,便是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当学生产生问题意识,便会自觉地围绕着问题展开思考。而学生在思考的时候,便会有效地调动自身的思维,使得自身的思维一直保持在一种活跃的状态中。其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使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得到提升。在以往的课堂上,学生因为没有太多的想法,所以一般都不喜欢在课堂上发言。但是如果说学生能够培养出有效的问题意识,那么他们便会想要知道结果,而自觉地向教师提出问题。经过这样的提问互答之后,整个课堂效率就会得到提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探知欲,然后让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前进。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在情境中引导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发现情境之中的问题,并且提出问题,这样一来,他们便会结合教学内容,对这个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索。
例如,在教学到有关“影长”的问题时,教师便可以创设出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影子,你们有发现自己的影子在一天之中发生的变化吗?”在提出这样一个情境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来讲述一下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当然,也会有学生对这些现象产生怀疑,这是正常的。而且正是这样的质疑,才会使学生的问题意识被激发出来。然后教师便可以提出问题,如“人在太阳光之下,他的影子是否也是如此?”教师在创设出这样的问题情境之后,便会引发学生对其进行思考,然后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热情被激发出来,如此一来,学生的问题意识便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为了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师除了进行问题情境创设外,还可以采用针对性习题训练的方式,通过让学生做一些针对性的习题,来使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自身的问题意识便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例如,以“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个小节的内容为例。在这个小节中,主要的目的便是让学生对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的推导公式有更为正确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应用这一公式进行实际计算。因为要使设计出来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所以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此,教师可以先用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来进行导入,如“同学们,如果用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应该如何摆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应该如何计算?”借用这个训练题,来引发学生思考“在所摆出来的长方形中,每排的个数、排数同长方形的长与宽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长与宽与长方形的面积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在引发学生进行这样的思考后,教师便可以再进一步设计出问题,如“已知一张长方形餐桌的长为14分米,宽为9分米,要给其配置一块相同大小的玻璃,请求出这块玻璃的面积。”设计出这个习题后,便可以让学生先自行解决,然后与小组的成员进行探究,探讨自己的思维过程。经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培养。
总的来说,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借助问题情境创设有效启发学生问题意识,或者是有效提升数学练习,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意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