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评价策略初探

2018-02-24 14:4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动作技能目标

叶 伟

(浙江省庆元县蔚文小学 浙江庆元 323800)

《课程标准》指出,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教学经历几番沉浮,再次成为体育教学的重点与基点。因此,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成为今后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注重激励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评价时机,运用充满热情的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技能,使学生树立掌握运动技能的自信心。

1.允许滞后,真诚鼓舞。由于学生体育基础及能力的不同,其掌握运动持能的状况也不同。同一技能用同样的教法,有的学生掌握快,有的却较慢。对于掌握较快的学生自然大力表扬,而对于掌握相对滞后的学生则要首先肯定其正确的同时,还应诚恳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帮助其改进方法。如在一次“跪跳起”教学,两人小组互练互评时,有一位学生突然跑到我面前大声说:“老师,王同学他动作错得一塌糊涂,怎么改就改不过来。”我走上前去,说:“没关系,刚开始学掌握不好是正常的。你做给老师看看,我帮你分析下原因。”王同学憋红了脸,但还是认真地练了几遍。说实在的,他的动作协调性极差,手臂摆动与展髋、压垫动作脱节。对此,我首先肯定他脚背和小腿压垫正确,但连贯性需加强,随后我对他进行了单独指导,并鼓励他“相信你肯定能学会这个动作,老师很期待噢。”亲切、鼓励的语言,使王同学随后处于积极认真的学习状态,在下课时基本能连贯完成整个动作。可见,真诚和鼓励能填满师生间的鸿沟,使学生对体育技能学习有着良好的心理体验,让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促使运动技能学习的深入。[1]

2.允许“越轨”,恰当引导。课堂教学中,特别是技能学习的开始阶段学生都能中规中矩的按教师的要求,甚至非常听话地完成运动技能的学习。但随着学生对该技能的逐步了解与熟练,小部分学生自然会出现“越轨”现象,也就是不按教师的要求去学练。对于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越轨”行为,我们应抱以宽容态度,给以生存的土壤,不能一棍子打死,并进行恰当引导。正确的,积极鼓励,给学生以施展才华的舞台;错误的,甚至是“野动作”,则应明确指出,引导他们回到基础动作的学习与积累上来。

二、注重过程评价,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能概念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随时观察、评价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了解学习过程中的突出特点,进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做出积极反馈,鼓励和强化学生的正确学习行为,指导和矫正错误的学习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能概念。

1.每个练习环节都要有即时评价。课堂中每一个技术练习环节的设计都是有目的的,要促进学生有效掌握运动技能,必须在每个练习环节都要有即时评价。如课的准备部分中的队列队形与准备活动练习,基本部分各个教学环节的技能学习与练习巩固,结束部分的放松整理活动等,都要对学生的技能学习情况进行即时评价。但在评价时,要依据学习内容的主次、技能的重难点进行有详略得当的评价,不能面面俱到。

2.抓住动作要领的关键词进行评价。运动技能目标是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主线,教材分析就是对课堂教学运动项目技术的详细化分析,教学重难点就是对课堂教学运动项目技术的提炼。因而教学中对学生运动技能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抓住动作要领的关键词,及时指出存在问题、解决方案或努力方向,而且要根椐学生实际将关键词用最合理的语言或方式表达出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有效学习与掌握。

3.善于观察,抓共性问题进行评价。我们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般都注重基础性,面向全体,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认知水平。故而在技能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会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学习问题,抓住这些学生技能的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评价,可为学生明确改进的方向与努力的目标,是技能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重要保障。如“原地侧向投掷”教学中,学生直臂投、出手角度过低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就应重点抓住这两个问题进行针对性评价,并通过讲解、示范、改进教学方法等形式去纠错、改进。

三、重视课后评价,对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成效进行定性评价

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学生运动技能的评价是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的,而且某一项运动技能是以单元教学的形式进行编排,在一节课中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并不代表该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单元教学结束之后的课后评价,以此检验目标预设的有效性。然而,课后评价往往是许多老师忽略的,或简单的以体质健康测试的方法对学生运动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如学习“上两步侧向投掷”后就以掷垒球的远度进行等级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虽然不无道理,但忽视了学生体质差异,是一种量化而非定性的评价。也有的教师运用主观判断法,观察学生学习之后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有的则根据运动技能“会能度”标准来评价学习效果等。这些方法虽然从定性的角度去评价,但评价标准不清晰。要界定每个学生“会不会”某项运动技能,必须要考虑到其中的所指,即指某个运动项目还是某个运动项目中的每个具体技术。因此,我们需要转换视角,对体育课堂运动技能评价标准与方法进行重新思考,运用“运动技能掌握等级制”作为评价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比较合理。

运动技能的教学始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主线,体育课堂四个领域目标中运动技能目标是主体,其他目标都通过这个主体目标而展开。相应的,体育课堂的教学评价也应该以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评价为主体展开,我们不但要善于运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技能学习的兴趣,更要不断探索能有效改进学生技能学习、客观反应学生体育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策略及标准,全面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

[1]《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动作技能目标
劳动技能up up!
动作描写要具体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