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体质危机的致因与现实选择

2018-02-24 15:36杨春艳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体质大学生体育

杨春艳

(新乡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于2016年19日至20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1]。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和优秀群体,这一群体的身体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的素质和健康水平。然而,我国当代大学生却成为体质虚弱者的代名词,大学生军训猝死和长跑猝死等事件屡见报端。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危机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反思。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造成大学生体质危机的原因,构建了“形”“神”兼备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以开创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新格局,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体质危机的局面。

1 我国大学生体质危机致因剖析

1.1 “智育至上”导致体育本位缺失

从《体育法》到《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2007年中央7号文件到2016年国办发27号文件,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广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体育教学指导性文件、学校体育法规和政令。单从下发的文件、法规和政令数量和频度看,青少年体质健康领域是下发的高密集区,但这些文件、法规和政令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2]。

在应试教育冲击下,体育文件、法规和政令失去了落实的空间,出现了体育教育呼声高而贯彻不力的尴尬局面。随意停止、挤占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侵占学生体育活动场地等现象屡禁不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作为教育部督促学生和学校重视体育锻炼的一项重要举措,却在落实过程中充满了形式主义色彩,一些院校形式化的学生体质测试已成常态。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作出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3]的硬性规定。但到目前为止也未曾见一起因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不达标而受到 “一票否决”的相关报道。同样,《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自2014年颁布至今,由于监管不力,实施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1.2 “技术至上”导致体育文化育人缺失

受技术育人思想的长期影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只注重体育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而不注重文化意识形态的培养,更不注重对学生体育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致使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持久性,部分学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纵观当今大学校园,看似轰轰烈烈的体育文化节,实则“有形无神”,貌似“高大上”的体育系列讲座,实际上只是走走过场而已,而真正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精彩讲座却寥寥无几,体育教育健康育人的作用也仅仅体现在各种口号上。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学习技术化知识,学校就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4]。

清华大学体育教育闻名于全国,“无体育不清华”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清华大学的体育传统延续百年,从“强迫运动”“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号召变成了“游泳不及格不得毕业”的校规,清华大学教育文化理念中重视体育、崇尚体育的重要思想无疑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清华学子进行体育锻炼的精神源泉。技术和技巧是有限的,而文化却是无限的。无论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还是《高等院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落实,都只能是学校体育文化繁荣、体育精神传承、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路标,指向的永远是育人成才的下一站。

1.3 “网络生活”方式致使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育失位

在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影响下,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越来越淡薄,随处可见的“低头族”成为当前大学校园“别样的风景”。“早上起不了床,晚上下不了线”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常态。2015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在7岁到19岁的学生群体中,大学生体质的下滑最为严重。

毋庸置疑,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的网络教育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征,它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宽了教育途径,帮助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知识,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发展和形成个性。然而,因过度沉迷网络,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身心健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因上网时间长,一些大学生睡眠严重不足,不按时就餐和上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业,甚至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4 教育观念的偏差致使“智”“体”教育失衡

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南京青奥会上说:“在很多国家,体育在教育体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没有受到重视,体育的作用被很多教师和家长所低估,其中就包括中国,甚至可以说,这种状况在中国更为严重。”[5]“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国家长对子女的普遍希望,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多数家长让孩子参加校外各种培训,学习英语、数学、音乐和美术等课程,购买各种学习资料,但送孩子参加业余体育训练或带孩子锻炼身体的家长少之又少。

体育教育的作用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体育运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能产生重要影响,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要受到各种体育规范的约束,这些约束不仅规范了他们的行为,而且培养了他们遵守法规、履行义务的意识,有利于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理解公平竞争的含义。当中国孩子在背唐诗、背英语单词的时候,美国的孩子已开始在运动场上疯跑了。人生不是短跑,跑到最后的人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人,但一定是耐力最好的[6]。

2 解决大学生体质危机的现实选择

2.1 从教育视角确立学校体育目标扭转体育本位缺失的局面

我国的学校体育始终将“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这一生物学意义上的“身体教育”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体育的人文价值未能得到应有的体现,导致在体育中功利主义教育取向的出现[7]。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战略高度看待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然而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和强化学校体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意见》提出“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8]。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体,强体必须从青少年抓起。要扭转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局面,必须调整学校的体育目标,使其与整个学校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严肃查处形式主义和不作为行为,以确保学校的体育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2.2 立足文化本质践行体育文化育人使命

体育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凡涉及体育的意识、观念、习俗、行为、方式和制度等均属于体育文化。现代奥运会就是体育文化的集中体现,从奥林匹克宪章到它的思想体系、组织体系和内容体系的构成,从会徽、吉祥物、服饰到奥运奖牌的独特设计,从圣火的采集传递、同场竞技再到啦啦队的表演助兴等无一不是人类伟大创造性的体现。因此,奥运会不但是体育竞技的舞台,也是人类进取精神文化的竞技舞台。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排精神曾激励整整一代人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08年,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则极大地增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体育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育人的重要环节。在文化育人过程中,要注重体育课程文化建设,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应顺应文化发展规律,引导大学体育文化水平的提高。大学体育文化要包容不同的体育思想,整合各种体育文化形态,不断地传承和创新,逐步形成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体育文化理论体系,还要重视培育大学体育文化精神,增强大学体育精神在校园的影响力。只有文化的体育才能真正融入素质教育的整体中,也只有文化的体育才能真正解决短期效应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9]。

2.3 创新体育教育模式 构建“形”“神”兼备的大学体育

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体育必须有自身的单质纯粹性,一旦另有所图,这种文化活动就会蜕化变质,最终成为其他事项的附庸[10]。在行政化和功利化的影响下,目前的大学体育“虚”的东西越来越多。例如,中看不中用的教材、华而不实的教学内容、看似热闹的课堂教学和有“形”无“神”的体育活动等都是大学体育中“虚”的东西。在这些虚假现象的掩盖下,体育的本质被扭曲。

要改善大学生的体质现状,需要立足现实,抛弃过多的形式主义,构建“形”“神”兼备的大学体育。从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入手,以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着力点,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积极鼓励大学生建立自己的体育社团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大力宣传体育锻炼对身心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定期开展校内外有组织、有影响的课外体育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个人体育锻炼活动。

2.4 整合社会资源开创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新格局

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是一个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综合性社会问题。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师资和技术指导等优势资源,与社区体育紧密结合,为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活动创造条件。家庭要发挥家庭体育的基础作用,强化家庭体育的多元功能,提高家庭体育的教育效益。社会要建立全社会重视和参与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协同机制,统筹、协调解决高校体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3 结束语

政策执行是政策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事实告诫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和文件上,要用战略眼光看待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尽快抛弃过多的形式主义,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好落实问题。

猜你喜欢
体质大学生体育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