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娟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新区仁桥小学)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艺苑中的一颗瑰宝。它如明珠般璀璨,如星辰般不朽。当下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不少优秀、脍炙人口的诗篇,孩子们或吟或诵,经典在孩子们心间流淌,文化植根在心灵的沃土。古诗词是美的,美在音韵,美在意境,美在意象……那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我们在确立阅读教学策略之前首先要有文体意识,文体不同,教学的策略也就不一样。同样是散文,有叙事与抒情之别;同样是古诗,也有的叙事,有的抒情,有的说理。不同的文体,它们的文学性和审美性是有差异的;不同的诗,不同的词,其品味是有高低的;不同的文体,在朝代的大背景下去品味,其文学鉴赏的价值也是有区别的。例如,张志和的《渔歌子》是一篇文学性很强的词,如一杯香浓的茶,有很强的审美性;《墨梅》是一首元代的诗,语言较直白,其文学性和审美性相对就弱一些。
中国母语的声音就是一首诗,要读出层次,要关注韵律,读出声音,达到悦耳的境界。在语文教学中,“读”占据着首要的地位,特别是古诗词教学,一定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朗读要与内容结合起来,因为文字本身就表现了这样的一个画面,这就叫审美。西蒙奈底斯也说:“诗是有声画。”《渔歌子》的作者是张志和,它不仅善于歌词,在书画上也有很深的造诣。《渔歌子》就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写意山水画:青绿的西塞山,高飞的白鹭鸟,粉红的桃花,肥美的鳜鱼,还有斜斜的风,细细的雨,怡然自得的渔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无形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再现诗歌的画面美。在教学《渔歌子》时,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三个教学环节:(1)品读全词,寻找美景(意象);(2)描声绘色,赏读美景;(3)用心想象,描摹美景。教学中,他引导学生边读边寻找词中景物、颜色;创设情境范读,引领学生补白想象,在这画面中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景色,似乎还听见了哪些声音?学生不断丰富想象,将景物赋予了生命力。学生似乎看到了远处青翠的西塞山、飞翔的白鹭鸟,又看到了近处飘飘悠悠的粉红桃花、慢慢流淌的清清江水、黄白相间的肥美鳜鱼,还看到了更近处斜风细雨中那个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的渔翁……一幅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展现在眼前,而这种美也水到渠成地在孩子们的笔端倾泻而出。
在学生品味词中美景后,老师通过个别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合唱、全班吟诵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景之美。学生着实“见到”了诗词的生动意境,他们徜徉其间,恍入其境,忘乎所以。这样的朗读就达到了悦目的境界。
“诗缘情”“诗言志”,喜怒哀乐,诗之情也。“情”是古诗的根源,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诗词中一些特定文化符号往往已不是文字本身所蕴含的意味,她能引人联想,引人遐思,在不同的地方焕发出不同的光彩。西塞山前的桃花浪漫而美好,那是春天的象征,是作者流连的地方;西塞山前的流水清澈而温柔,它不会匆匆流走,亦不会掀起风波,它就这样缓缓地流着,流着,流出一方美好的天地……此情此景,怎须归呢?渔翁仅是因为此而不须归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立马展开了讨论。教者相机引出词人的生平简介以及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又补充阅读了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这两首词,所表达的情感正好相反,教者通过角色扮演,师生和唱,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学生读懂了张志和追求的这份“淡泊超然”的心境,这其实也是一种归,是词人真正的精神家园,生命的归属。读懂词人心灵深处的情感更重要,这样的阅读达到了悦心、悦意的境界。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学生们在四年级时曾学过一首古诗《江雪》,柳宗元也给我们塑造了一位渔翁形象,这两个“渔翁”形象一样吗?
教者引导学生从画面色调、感情基调等方面对《渔歌子》和《江雪》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比较阅读,学生从中认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渔翁形象,一个“怡然自得”,一个“千万孤独”;一个寄情山水,不愿为官,一个官场失意,幽愤不平。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学生对词人张志和心境的感悟更上了新的台阶。只有这两首诗中有“渔翁”吗?还有哪些诗词中有?它又有怎样的意象呢?课虽结束,但思考并未终止,它将带领学生在审美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倾贞.初中古诗词有效教学方法的初探[J].农家参谋,2017(12).
[2]赵福楼.“见形”与“得意”古诗词教学中发展核心素养的着力点[J].语文建设,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