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军智
出殡安葬是逝者入土为安、告别人世间的最后行程,这不仅是体现逝者哀荣,也是孝子贤孙寄托哀思和尽孝道的重要形式。虽然随着乡村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农村青壮年劳力的外出务工,农村出殡安葬习俗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仪式也大大简化。但在经济相对落后、信息闭塞、民风淳朴、传统习俗传承较好的关中西部农村,安葬仪式还保留了一些传统形式。在关中西部农村,出殡也叫“出丧”“出灵”或者“发引”,是指将棺材运出丧家灵棚到墓地安葬的仪式和习俗,由相关的起灵、送丧、安葬等内容组成。
亡人与自己一世辛劳的家庭告别,将去往另一个无所知的世界,这是阴阳两隔的重要时刻,家人也会用庄重仪式,体面地、依依不舍地送别。起灵大致分为祭轿、出丧、扫丧等环节。
全国很多地方不用丧轿,而是用四根粗绳从棺材底部的环中穿过,八个人各执绳索的一端,抬起和放下棺材不会太费力,棺材放稳后,再把绳索抽出来。[1]38我们经常从电影里看西方社会的殡葬场景,西方人的棺材在中国人看来是“薄皮棺材”,材质薄而轻,体积也比中国棺材小多了,一般仅能容下一具尸体。而中国人的棺材讲厚重,一般是板厚质密,分量较重。丧轿,关中人称为丧衣架子,俗称龙杠,是可拆卸的丧轿。
关中地区俗称的“龙杠”,男性为龙头龙尾,中间是木制大箱子,用布帷罩住,中间一条大梁,前后各有六到八人来抬,周围布帷上多绘有图案,主要以二十四孝等为题材,以体现孝亲和对亡人的追忆。女性的丧衣架子除了凤头凤尾,其余部分大致相同。而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没有了凤头凤尾的凤杠,而全是龙头龙尾的龙杠,只不过男性用龙杠的龙头带白色胡须,而女性用龙杠则不戴胡须,以示区别。而在东府地区,早已不用龙杠,用现代化灵车取代,仪式性大大减弱。
所谓祭轿,就是由吹鼓手带领孝子们跪拜行礼,吹鼓手吹奏哀伤乐曲,孝子贤孙们列队跪下,然后由执事帮忙将龙杠拆卸,找一平坦地方将底座放平,准备安装棺材,在安装棺材过程中,吹鼓手不停吹奏,孝子贤孙一直跪拜行礼,这个礼仪过程称为祭轿。
将龙杠底座安置稳当后,执事出门,一手端由大盘精肉丝、豆腐丝、粉条、白菜做成的拼盘,另一手握一把筷子,说声“请”,青壮年便蜂拥上前,抓住筷子吃一口,然后一起走进灵棚,将棺材用粗绳绑好,执事喊声“起灵了”,众孝子跪地,痛哭声起。众青壮年将棺材抬起,缓慢移至龙杠底座,放平整,放稳,然后去掉绳子,开始安装四周支架,架上大梁,即龙杠,盖上顶棚,上面用布幔围好,四周也用布幔围住,但四周有时也可以不围,供旁人观看,以显示为老人置办的“丧衣”很上档次。棺材准备好后,将龙杠安装固定结实,前后准备抬轿的人员到位后,出丧环节就结束了。一般“龙杠”都是由十六人来抬,前后各八人,有的时候离墓地太远,还要另外十六人作为预备队,在路上相互替换。
抬棺送葬需要大量人力参与,这就需要亡人与家属平时培养好人缘。乡村是靠宗族关系、邻里情感维系的社会,平时婚丧嫁娶都要相互帮忙,协作完成。当别人家有事时,尽可能出面帮扶,自己家有事自然就会有邻里帮忙。
当棺材装进丧轿以后,灵棚的使命就完成了。遗像、灵牌由长子、次子等搂抱,供饭也由人用木盘端着,一同前往墓地。吊唁使用过的草蒲已经在前一晚“起草”①起草,是将灵棚四周用于跪拜的装满麦草的草蒲拉出去烧掉。为什么要“起草”,据传以前父母养育孩子不容易,生孩子又叫“落草”,从草蒲出生,含辛茹苦养育孩子成人,在老人去世后,将跪拜过的草蒲烧掉,以回报和感念老人的养育之恩,也是尽一份孝心的意思。时烧掉了。烧纸盆也由重要孝子端着同往,后面重要仪式要用。东西收拾完后,执事很快将灵棚拆掉,将死者生前用过的旧衣烂衫等,连同其他已无所用之物装到架子车上,当送葬队伍行至十字路口时,一把火烧完。此时燃烧物势必冒烟,若青烟直上天空或烟朝西飘,说明死者已乘鹤西去,若烟飘不起来,在低空缭绕,则被认为是死者阴魂不散。[2]46
作为人生最后历程,送丧仪式的隆重程度和队伍阵势是亡人的哀荣呈现,一方面体现亡人生前是否德高望重,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儿女的人缘和事业的成功程度。比如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父亲一生桃李满天下,送葬时不少学生不远万里赶回来为老师抬棺,送老师最后一程。
由于送葬队伍很庞大,因而得提前安排好次序。一般队伍顺序是:最前面是吹鼓手,主要由长号和唢呐组成,长号在最前面,朝天吹奏丧号,发出“呜呜”的哀鸣声。紧跟其后的是仪仗队,即由小孩子挑引魂幡,即铭旌,还有花圈、金山银山、金斗银斗、童男童女等各式各样的纸货。仪仗队后是灵柩,先是由长子、次子等抱灵牌、画像、纸盘等,同时还与孝媳、侄子及孙辈等用白色孝布牵拉丧轿,称之为扯牵,目的在于显示人丁兴旺儿孙满堂。同族人和近亲陪同护送丧轿,主要是女儿,一边走一边大声哭喊,尤其是在出村时和快到墓地时,丧子丧女都要大声哭丧,让路旁围观的村民感受到孝子贤孙的悲哀之情。队伍的最后面是其他村民,大多一人扛一把铁揪,好为墓道填土。
关中地区当下的葬丧礼俗中,与招魂活动相关的遗存主要表现为铭旌。所谓铭旌,是宽约四十公分,长约一米半左右的一条红布,上面写死者籍贯和姓氏,作为象征以供凭吊,表示敬重死者的同时,也有招魂之意。《礼》曰:“死者不可别,已故,以其旗识之。”古人施于柩侧,近俗多用竹悬出于室外。阴阳家从而附会之,以为死之魂,悠扬于太空,认此以归。[3]442主要意思是说人死后,灵魂会脱离肉体而在外游荡,找不到重新回来的方向,而在外插上铭旌的目的就是引领灵魂归还到家里。关中地区的铭旌主要是由子女、女婿、外甥等人提供。古人注重多子多福、人丁兴旺,老人去世后,从室外所插铭旌的数量就可以看出世系的大小,这样看来招魂的功能在淡化,而展示死者哀荣的成份更多一些。
当送葬队伍行进至村口第一个十字路口,也就是前一天晚上“起草”的地方,整个队伍要停下来,有两项重要的仪式要进行。
摔纸盆。就是将死者咽气时就开始在里面烧纸钱、并已经积满纸灰的瓦盆摔碎,而且是由长子或者长孙来完成。至于为什么一定要摔烂的讲究,已经很难说清,但这个仪式却一直存在,而且在关中地区被广泛认可。民间有一句俗语:“你死了连个摔瓦盆的人都没有。”这是一句很伤人的话,即笑话这一家没有男嗣。一般要有一个石头,可以保证瓦盆一次性摔破,纸灰散落一地,一边摔一边哭喊:“老父(母)亲,一路走好啊!”
打土。这也是一个古老习俗,是由女儿尤其是小女儿来做的一个仪式,将前一天去打扫墓道时“迎土”①迎土:在吊唁大礼的当天下午四五点以后,由吹鼓手带领一到两名女性孝子(儿媳或女儿),拿上一个袋子,有的地方是围裙,到墓地取一些土回来,称为“迎土”。实质上也是孝子们为第二天老人灵柩下葬去打扫墓室,就像生前为老人打扫房舍一样,也是孝顺的象征。带回来的土,除了一部分供奉于灶神、土地神之外,将剩余的土带到十字路口,等儿子完成摔瓦盆仪式后,由女儿将土洒到送葬人的身上,就完成了“打土”。关于打土,倒有一个民间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位年轻女子,十七八岁,未婚嫁,还住在娘家。等父母去世后,就无人再照看她了。所以,在送葬路上,她用扬土的方式撒进送葬人的眼睛,使送葬人看不见去墓地的路,这就是打土的由来。意思是不忍离开双亲,是一种孝亲的仪式。待摔盆、打土的仪式完成后,送葬队伍继续前行,一直到达墓地。
古人讲只有将死者肉体葬于土里,灵魂才能得以安宁。因而安葬仪式是活人与死者灵柩的告别。《大清通礼》中讲:“仪仗鼓吹至墓门止,陈布于门外;铭旌至,入墓门,绕过灵幄,植立圹北,南向;灵轿至灵幄前止,祝奉魂帛及椟主供几上正中;柩礜至墓门外暂止,去帏盖,乃入停圹南墓道正中。丧主以下送者,丈夫到礜先入,立墓道东,西向;妇人从礜后入,立墓道西,东向,皆止哭。”[4]186
将棺材下到墓道的过程,也称“下材”或者“落葬”。关中地区的俗话说:“有钱难买下材雨”,意思是在落葬下材的当口如果下雨,并将雨滴落到棺材盖上,被视为大吉,预示着后辈儿孙会做官或发大财,“下材”谐音“下财”。也有人认为下葬时若下雨,则天地同悲,是大吉祥。当然,这种认识属于封建迷信,是民众的一种心意寄托而已。
下葬前孝子要先下到墓道和墓室查看,看打墓和箍墓是否结实,有无塌方情况,墓道墓室是否平整,棺材移动时是否会出现牵绊等情况。关键是查看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按理说,墓打好后,要派人看守,防止有人破坏。比如平时邻里不和,和人结有仇怨,破坏墓室就成为一种报复行为。比如关中地区流传一个故事,一家人平时横行乡里,与人结怨无数,当老父亲亡故后,准备下葬时才发现,墓室里面扔着一条死狗。这在丧葬礼俗中被认为大凶,非常不吉利,象征这家祖先象死狗一样被埋葬,对后辈儿孙不利。关中地区有一句骂人的话:“你家祖坟埋死狗了,才会出你这样的败家子。”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麻烦就大了。讲究的人家就要重新打墓,或是请阴阳先生“做法”去除晦气,将就着将人埋掉算了。在农村出现这样的事情,是非常不好的。可见搞好乡邻关系、和睦乡里是非常重要的。
当孝子下去检查无误后,就要开始落材了。一般流程是将“龙杠”的大梁取下来,两头用三角架子支起来,将棺材绑稳,悬挂到大梁上,这时需要十几个青壮年劳力,站立两面拉住绳头,慢慢往下放。一定要保证棺材平衡下落,如果棺材不能平稳下放到墓道,而是一头向下“倒栽葱”,那就是倒棺材,这可是一件令丧家懊丧、乡人倒运的恶性事故,古人深信棺材带有煞气,倒棺材的“棺材煞”是极难躲避的。
关中地区的殉葬品放置流程大致如下:将棺材移至墓室后,先是阴阳先生进到墓室,用罗盘调整棺材的方位,这个形式主要是为了子孙后代都能顺利平安发大财,方位调整完成后,就可以摆放明器了。先是将铭旌即引魂幡从竹竿上取下来,折叠平整,放在棺材盖上,再将童男童女、金斗银斗等精致纸货放置在棺材两旁,其他就大多是死者生前用过的生活日用器,比如陶罐、农具等,有的老人生前喜欢喝牛奶、可乐等,也有孝子贤孙专程买来放置到里面的,还有的就是烟酒等生活品了。摆放完成后,就在墓室口点上白色蜡烛。其中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殉葬品——铜香炉,必须要摆放进去,一则为了插香祭奠,二则是象征一件礼器——鼎。古代天子、贵族、士大夫阶层墓葬里面都有重要礼器——鼎来殉葬,有七鼎、五鼎、三鼎不等,是一种身份与等级的象征。现在考古发掘,有时就以鼎的规格和数量来判断死者的身份与等级。而普通百姓用不起鼎,当然礼制也不允许,就以铜香炉来代替了。所以,这个习俗现在依然在传承,不论家庭贫困还是富裕,都会有个香炉陪葬。
殉葬品摆放完成后,就要封堂口了。在封堂口前还有一个小仪式,在关中西部地区较为盛行,称作“擦材”,也就是擦拭棺材的意思。擦材谐音“擦财”,有带财运的象征。司礼执事高喊:“孝子擦材了。”众孝子就会陆续下去,象征性擦拭一下棺材,当然,由于孝子众多,不可能都有机会去擦,只有丧主和儿子们才行,一般不希望女儿下去擦材,是因为女儿是嫁出去的,擦材会把财运带到夫家去,而对娘家财运不利,因而只让儿子下去擦材。
擦材结束后,就是封堂口了。是用一块石板,俗称砌堂石,或者用青砖一层层砌起来,总之,就是将墓室口严密封死。为什么叫封堂口,因为关中地区民众将墓室称作“客堂”,大概意思是死者的肉身客居于此吧,当然灵魂是要上天的。因而封客堂就是封堂口了。[5]51
墓室封好后,就要填土封住墓道并形成一个隆起的山丘,叫冢。按照习俗,丧主或者长子要先自己铲三揪土,填在墓道,完后其他人才一起动手,用铁揪铲土,一直到冢的完成。在这期间,孝子贤孙要跪在墓前,一边痛哭,一边燃烧纸钱,同时将没有放进墓室的纸货,类似于花圈、摇钱树、纸鹤、纸马、纸电视机、纸汽车等一把火烧完。当然,得挑拣几个造型好一点的花圈,等墓冢形成后,插在上面,标识这是一座新坟。
在墓冢完成后,丧主要为帮忙填土埋人的乡民赠送礼品。当然,现在也是简单化了,一般就是递一根烟,送一两个“墓馒头”。所谓的“墓馒头”其实就是主家为答谢填墓人而提前定做的,一般只有拳头大小,白面发酵蒸成的馒头。当然,填墓人也不会在乎馒头的大小,而是讨个吉利,据说吃了“墓馒头”就不害病了。
埋人结束后,大家就都回去了。在回去的时候,一切声响都没有,唢呐声没有,哭喊声没有。送葬的孝子捧着牌位和遗像,回到丧主家中。孝子抱牌位到大门口,会有家族其他人手端小盘,内放菜碟、筷子和小馍,单腿跪地,接过牌位与遗像,迎回家中摆在灵堂内。
关中地区民众一般在埋人归来的中午举行安神的虞祭,这一点与古人相同。虞祭完后还有最后的答谢宴会,将几日来一直为丧事忙碌的阴阳先生、各方面执事、送葬人员及女婿外甥等亲戚进行最后的宴请活动,以对他们的付出与帮助表示感谢。宴会结束,执事人员还得最后帮忙拆大棚、拆灶台、归还桌椅板凳和锅碗瓢盆,一切归还完毕,院落打扫干净以后,执事的工作才算结束,丧主一家的丧事活动就完全结束了。
总而言之,关中西部地区是周秦文化发祥地,民众重农耕,重礼仪,好面子,对于婚丧这样的人生大礼尤其看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繁复的丧葬习俗,一直传承至今。但是,随着社会转型与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加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传统丧葬习俗出现难以为继的状况,改变在所难免。一方面,需要对传统进行引导,以适应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尊重传统习俗,给乡村文化自我调节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