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城关第二小学,福建 三明)
作文教学改革在呼唤:“还孩子以童心、童真、童趣,还儿童作文的本来面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段里,“思想性”一直是老师评价学生习作的首要标准,简单地说,就是要求“作文的思想要健康”。当然,我也赞同“作文育人”之说,就是说要通过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学会辨别美与丑、善与恶。但我认为仅有这些是不够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还应充分认识和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愿望和向往;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所以,在他们的习作中只要能表达出学生的真实感受,哪怕在老师看来这些感受幼稚可笑,甚至有悖常理,也应该肯定文章“我手写我心”的优点。这样就可以放开孩子挖掘生活素材的自由度,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反之,若动辄批评文章“没有思想性”,势必会堵死学生寻找写作材料的路子,早早陷入“无话可说”的困境。
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充分珍视学生的童心,让它时刻伴随于他们的左右,撩动他们的天真记忆,时时体验在教学实践中。切莫用“思想性”的教学模式约束学生,谨防学生因此而患上“思维窒息症”。
让他们多写童话体作文,可以搞活作文教学,增添学生作文的童趣,同样可以收到提高认识事物水平和发展语言的双重效果。当然,写童话体作文也是需要指导的,实践表明这类习作需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把准动物角色的特点;二是通过动物角色的特点来表现某种品质。这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困难的事。例如说袋鼠,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几乎都知道它腹部有个“口袋”。那么该怎么利用这个特点来表现它的品质呢?学生展开的联想层出不穷、千奇百怪。有的说,利用口袋藏秘密文件,表现它的机智;有的说,替人装运东西,说明它助人为乐;还有的说,它自觉拾起野炊后遗留的垃圾,赞扬它的环保意识。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想象是多么的纯真。所以,每当老师说要写童话体文章时,学生总会发出一阵欢呼声。
这也是学生喜爱的一种练习形式。在这种练习中,角色是既定的,而延伸部分让学生自由发挥。例如,读了《狐狸和乌鸦》之后,让学生续写狐狸与乌鸦再次相遇时会发生什么事;学习了《陶罐和铁罐》一文后,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形式,试编一个《鲜花和塑料花》的故事;教完《高大的皂荚树》之后创设一个这样的情境:由于要建新校舍,学校决定要砍掉这棵皂荚树。消息传开后,同学们会有什么想法?会做些什么?试以“砍树风波”为题,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可以想见,这样的练习能给学生自由驰骋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想象力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
记得前不久,我指导学生对人物进行写作时,要求学生写外貌特点时不能写成“体检表”,也不能写成“寻人启事”,而应紧扣人物特点(品质)有选择来写。随后,“有意”让学生先谈谈我的外貌特点,考一考谁说得最棒!话音刚落,课堂变得热闹起来,许多双瞪大眼睛紧盯着老师,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同时,在争论中不断改变着自己对老师的看法。有的说:“老师中等身材,穿着整洁,戴一副金丝眼镜,颇有学者的风度。”有的说:“老师瓜子脸,两条柳眉下嵌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目光中充满融融爱意。”有的说:“老师一头乌黑靓丽的头发,弯弯的眉毛下,长着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镶着一张樱桃般的小嘴,笑起来总会露出一个迷人的酒窝,美丽极了。”
从回答中可以看出,在学生“说说吵吵”的过程中老师的外貌特点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随后,我就学生的发言加以评点,对学生的认真交流和准确表述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对容易忽视的地方作了强调,并要求他们以《我心中的老师》为题进行写作。正所谓:“我笔写我口”,此时,学生已胸有成竹,当然下笔如有神,连平时怕写作的学生也能很快将老师外貌特点跃然纸上。接着,我又鼓励学生将写好的作文读给自己或其他同学听,修改认为不够好的地方……
由此可见,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展“珍视童心、放飞想象以及口语支持”的尝试,收到了激发学生兴趣和自信、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写作能力的效果。古人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使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发展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使学生在老师的启迪下能够乐于作文、善于作文、作出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