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对当代乡村民众文化的启示

2018-02-24 11:37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梁漱溟民众农村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乡村城镇化政策的大力推行,我们国家正一步一步地走向世界的前列。但也正是在这种进步中,社会上出现了系列的问题,互联网即是揭示这些问题的媒介,将问题曝光在人们的视线中,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通过媒介可以看到,在当今的乡村社会中,存在着邻里不和、打架斗殴、以贫为荣等的现象,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引起乡风不良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到底是社会的问题还是人本身的问题。回顾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乡村改革家——梁漱溟,他的乡村教育理论源于他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反思,他认为中国社会的根在农村,所以国家的建设和恢复离不开乡村建设,而乡村建设需要从文化修护和改造开始,他利用儒家的伦理思想及其乡约传统,意图建设乡村文化秩序,其中就强调人和文化的重要性,对提高乡村民众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众所周知践行文化的行动主体是人,因此发展人的文化水平、提高人文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国家各级政府正大力地进行精准扶贫。梁漱溟先生曾提出扶贫先扶智,把扶持的重点放在了对人的教育上,这就为提高乡村民众智识,纠正民风提供了文化基础,他的乡村教育理论为我们当今在建设美丽新农村的事业中提供了有利的借鉴价值。

一、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价值指向

梁漱溟于1893年出生于北京,其祖先是元朝宗室后裔,或曰正宗的书香门第世家,从小就被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所熏陶,这也就奠定了他后来被称为新儒学开山鼻祖的基础。梁漱溟一生致力于乡村救国的道路中,他的乡村教育思想意在以乡村为主要阵地,通过建立乡农学校的方式对乡村的广大民众进行儒家伦理的教化和文化知识的熏陶,使每一位乡村民众都参与到建设中来。

(一)以乡村为主要阵地,建“乡农学校”

在梁漱溟看来,中国社会崩溃的原因不在其它,而在于中国文化的失败,社会崩溃是中国文化严重失调的后果。梁漱溟首次站在世界的全局观上,结合印度和西方文化来思考中国的文化问题,他认为中国在引进他国文化之时,只是单纯地借鉴了他国文化而没有考虑到与自己本国文化进行融合,从而导致了文化失调及其中国面临的一切问题。中国幅员辽阔,其农民群众占绝大多数,也就是说中国的根在农村,唯有从中国的乡村入手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整个大局面。梁漱溟根据中国当时内忧外患的局面,认真地分析了社会崩溃原因之后,提出了乡村建设理论。“乡农学校”便是他提出了乡村建设的一大创举,意图从儒家的伦理思想出发,通过“乡农学校”这一机构的设立,继承乡约的传统,在中国培育个人和团体的新伦理,来达到发展民众文化、建设乡村、建设国家的目的。

(二)“以教统政,政教合一”的乡农学校

梁漱溟认为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教化、礼俗、自立是社会秩序所赖以维持的要点,中国旧社会秩序的维持就在于不靠他力而靠自立,不靠强力而靠理性。他提出士人就是读书人,“读书明理”,理就是指理性,理性就是儒家学说中的“三纲五常”之伦理情谊,读书人在这其中就是一个自己明理,主持教化从而启发他人理性的作用。这里就突出了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知识分子的作用。在战争的水深火热之际,他提出了乡村建设“以教统政,政教合一”的思想,并于1931年至1937年间在山东邹县进行了历时7年的乡村建设实验,通过“乡农学校”的途径对乡村进行改造和建设。乡农学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乡学或者村学,而是借西方文化中“科学及其团体组织”这一文化特点融合进中国古代的“乡约”中进行改造和创造,以乡村改造的名义将领袖和农民组织起来,以谋乡村之建设、社会之进步,在其中他倡导以学包事,把人生向上之意放在前面,力求乡村每个民众的积极参与和文化水平的提升。

二、梁漱溟的中国问题路径:乡村教育下的文化改造

梁漱溟认为中国的根在乡村,要想解决中国的问题需要从中国的乡村入手。乡村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更需要本土广大民众的付出和践行。面对乡村民众如何为建设美丽新农村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上,文化素质的作用举足轻重。通常在社会交往中,总会听到“某某没有文化、某某没有素质、某某文化水平不高”的话语,可见文化水平已经作为日常生活中评判一个人行为是否符合伦理道德的一个准则。

(一)何为民众的文化水平

文化的定义虽然含混,但客观标准是存在的,好的文化对于物质、行为及文明制度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文化水平本身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通常我们所说的文化水平是指3R,即简单的读写算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民众即使目不识丁,但基本的生活算术能力是具备的,他的这种能力受益于日常生活所需,也就说明人的生活经验同样有着教育的作用,同时也说明民众的文化水平,不应该只是以识字度来衡量。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的内涵,虽包有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而实则是一个文化问题。”因而他倡导的乡村建设涵盖了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借以乡村教育的方式进行。通过“乡农学校”这一乡农组织帮助乡村的广大民众识字,通过宣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增强民众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的同时推进农民合作、农业发展,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乡村文化的培育以乡村教育为方式

梁漱溟指出,中国社会的病在于散漫,今将如何促进社会关系是第一大事。要想增进社会关系那就必须避免以他人为手段的个人营利;必须避免彼此竞争,造成偏颇集中之势;必须避免阶级分化,增加社会间的矛盾。同时他强调中国的工业也应该适当地向农村转移,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本。可以看出乡村建设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哪一方面的落后都会影响整个发展的失衡,而这些方面都是跟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乡村民众的言行举止都决定这乡村建设的进程,这归根结底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文化水平决定着人的素质,决定着乡村建设的进程。因此乡村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发展乡村民众文化的过程,进而由民众文化的提高促进物质与精神共建的和谐过程。

三、当代乡村民众文化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相对的满足,国家一系列的惠民政策的颁布执行,使得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群众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但随之而并生的是另外一些与民众文化欠缺有关的问题。

(一)团体意识薄弱

古往今来,我们的中国社会传承着儒家的礼仪文化,民间到处充斥着孝悌勤俭之风,但如今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那种大公无私的精神极为罕见,无论是在新闻媒体还是在切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人与人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互不和睦,经常为一点点小矛盾而大打出手,老人无人赡养,邻里不愿合作共赢等问题。张赫莹2010年在太原市北张村、西吴村、许西村做的《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情况调查问卷》发现,半数的农民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集体精神,仍有近五分之一的农民认为农村建设不是个人的私事,抱有与己无关的态度。这一系列的自私自利的现象在农村地区很是普遍,究其根源与乡村民众文化欠缺而造成的,如果民众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且三观正确,便会是随处可见的和谐场面。

(二)爱浮夸、好赌博

在这个普遍宣扬男女平等的社会里,男耕女织的社会似乎已经不复存在,我们能想象的那幅和谐的家庭图只是偶尔能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以至于走在乡村的路上,只见老者与小孩,不见青壮年,每到春节前后,便是乡村最热闹之时,房车变成了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也成为了很多乡村民众炫富的标志,在乡上所谓繁华的地段看到的树立起来的一栋栋高楼别院,看起来气派非凡,实质上不过是一栋空巢,在里留守的不过是老人小孩罢了,人们只是想着趁年轻走出去挣钱,而很少顾及老人的孤独和孩子的成长。人与人见面聊天,很少再是农业收成,取而代之的要么是对自己家事的炫耀,要么是聚众赌博。此番景象在中国当前偏远的农村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上海一位博士在2015年的返乡日记里,把当前农村所展现出来的这种怪象描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表达了博士看到自己家乡此番景象所产生的愤懑与担忧,同时也显现出当前乡村建设过程中更应该重视的问题。

(三)农业科学知识浅薄

国家的政策福泽着国家的每一寸土地。当家电以及机械化的农业设备进入乡村以后,为乡村民众带来了相当的便利,省事又省时,农村的农业劳动本来就分农闲和农忙时节,这样一来的话乡村民众基本上只需要借助机械农具忙过一段时间就会闲下来,那么就有更多的时间去休闲,从劳逸结合的角度而言,农忙之后农闲是正当的,农闲时间完全可以用来做其它农副业以致富提高生活水平,或者做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但是从广大媒介中,或去乡下走一走就能看到很多人聚在一起用牌和麻将来消磨时间。2015年严雪文在对四川仁寿县的部分村镇的农民道德素质的调查报告显示:农民群众不重视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娱乐休闲方式的改善,且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整体较低,农民对文化认识上,缺乏积极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精神,不思进取。类似于这样的调查报告和报道有很多,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四)环保意识欠缺

农村的土地、山林、水源是农村人生活的根基,但是日前农村的根基发生了严重的破坏。一方面,农村主要以农作物的耕种生产为主,许多民众因缺乏科学农业的专业知识,误以为化肥的投入与农作物的产出能够形成正比,因此造成了农作物肥力过剩而亡,甚至是农耕地、水质等也因为化学肥料的过多使用而严重污染。另一方面,自经济快速发展以后,农村的公路基本上算是户户通了,交通方便之后亦为乡村民众节省了劳力和时间,想去集镇办事、购物都是分分钟的事情,商店布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大多数乡村民众只知道享受物质而忽略了垃圾食品对人身体健康带来的损坏,基本上每一种商品都有防腐包装,而乡村民众在享受的同时都是在公共场合随手乱扔,从来都没有顾及自身给环境带来的负重。这就说明农户的生产生活行为是农村面临污染的根本原因。2017年胡宏对重庆万州区的农村进行调查发现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万州区农户在生产生活行为存在着大量的错误或者不合理行为,比如: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不充分,大量秸秆就地焚烧;畜禽粪便储存设施落后,畜禽粪便随意现象比较普遍;垃圾围村现象比较突出,大雨暴雨成为了快速清运垃圾的“有效”“便捷”方式。但有一点值得提及的是,虽然民众会乱扔垃圾,但绝不会把垃圾扔在自己的领土上,这一点又能说明什么呢?

以上诸多由于广大民众文化素质所引发的问题都影响了新农村建设,严重制约了乡村民众整体素质的提升,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民众文化的提升有重要的启示。

四、梁漱溟乡村教育理论对当今民众文化的启示

我国现在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刻,文化在提高民族凝聚力及其创造力方面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并发展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民众对精神文化方面的呼声随之上升。虽然梁漱溟所处的战乱的时代背景与我们当前和平发展的生活背景已大相径庭,但他所提倡的“乡村教育思想”仍然渗透于当今的乡村建设之中。针对乡村民众文化日前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为我们发展乡村民众文化指出了正确的思路。

(一)高度重视乡村的文化建设

近年来,中央对乡村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曾明确指出乡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乡村民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还明确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但是国家的大政策在具体的村落建设过程中,并没有结合村落所属的实际情况来落实,从而导致政府在实施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民众间矛盾丛生。

我国是一个提倡民主自由的社会,如何排解困难,化解民众的疑虑和矛盾,还需要从发展乡村民众的文化着手。农村的文化建设和民众文化的提高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引领和乡村其它社会组织的共同合作,离不开乡村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知识分子的参与也不是盲目的,而是回乡之前需要先联系乡村组织,联系政府,通过与组织的沟通,有目的有计划的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正如梁漱溟说提倡的“以教统政、政教合一”的方法,将中央的指示精神落实到行动中去,按照先进文化在乡村发展的要求,吸纳更多的有为青年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的事业中去,为乡村传播更多的优秀文化,通过教育的方式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乡村民众文化。

(二)鼓励和吸纳知识分子下乡、回乡,参与乡村建设

梁漱溟曾指出:“乡村问题的解决,一定要靠乡村里的人;如果乡村里的人自己不动,等待人家替他来解决问题,是没有这回事情的。乡村问题的解决天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但是乡村大部分的民众文化程度不高,即使有广大媒体作为知识传播的媒介,但是因为乡村人被赌博等不良之风所影响,使得民众文化浅薄,对较为复杂的问题及其先进的科学技术不甚了解。这就需要读书明理、眼界开拓之人去引导和教化民众,通过教育的作用以正不良之风,宣传更多积极正面的道理和科学农业知识,发展民众文化,促进整个乡村文化发展。

当今社会,随着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大学生布满全国各地,随之而来的便是严峻的就业形势。梁漱溟对相似的局势有过这样的说法:“在都市过剩的知识分子,好像没得用处;然而挪到乡村来,其作用自现。即最无多知识能力的,在乡间至少也有两种伟大的作用:1.用其一知半解,为乡村开知;2.以文为乡村人的利益代言。”可见,知识分子在发展民众文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乡村文化的建设亦急切需要知识分子的积极关注,尤其是本土知识分子的参与,需要有识之士送科技、送文化下乡,积极同民众参与到乡村文化的建设中去。以梁漱溟为代表的广大知识分子都是放弃了国外优渥的待遇,下到最偏远的乡村,通过兴办教育、改良农业、移风易俗等系列工作,把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传授给农民,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他们都是知识分子下乡、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的典型模范。

基于我国今天的新农村建设,民众文化的提高仍然需要广大知识分子的热切关注和深度参与。积极地参与到新农村文化的建设中去,既是时代的呼吁,亦是知识分子自身成长的需要。积极参与需要政府的吸纳与优待,需要更多知识分子的爱国、爱民、爱乡的自觉。

(三)开展多样化的农村教育

1.设乡农学校、乡学、村学的图书馆

梁漱溟在乡村建设中,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途径发展和提高民众文化。他认为教育的好处即在能以他力引生自力,以他为主而不是以自己为主,引生社会民众自己的力量。因此他在农村设立乡学、村学,用教育力量代替行政力量,化社会为学校,使村里的每个人都成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培养新的社会风气。除了开设各种与基础教育有关的之外,还开设了成人教育、妇女教育教授识字、农业知识、卫生常识等内容,另外,他还专门开设了公民学,讲授时事,并通过“朝会”等等方式对乡村民众进行精神陶冶,以训练乡民对公共事物的注意力和活动力,培养民众的新思维和新习惯;还经常安排一些小活动,例如送戏下乡、自排文明戏、冬季运动会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纠正农村民众的陋习,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规范道德行为,对于提升乡村民众的文化水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就当今社会现实而言,可能大多数地方的乡农学校、村学、乡学已不复存在,即使县图书馆的存在也只是为极少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服务。但是我们可以借鉴梁漱溟对于实行民众教育采取的措施,在乡村设立图书馆,使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服务于每个有需要的农民群众;在村设置读书点,放置各类书籍,定时派遣知识分子到图书馆或者读书点讲解时事和农业科技知识等,农民总是会关注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是事情,那么就从与之相关的农业科学和技术开始着手,发展民众文化,促成民众间凝聚力的生成。乡图书馆设置思路如下:(1)图书室分别放置学生用书,包括幼儿到高中不等。(2)在图书室设置自习桌椅,容纳各种阅读爱好者看书自习,学生亦可在其中做作业自习。当学生和成人在一块儿学习的时候可互为榜样。(3)旁边设置小答疑室,为所有有疑问者答疑解惑。(4)设置讲习所,定期开展时事和农业知识的讲解,亦可在平时根据民众的要求开展讲习的。(5)吸纳知识分子为图书馆配置图书管理员。(6)设置谏言本。乡村民众可在谏言本上留下自己对于乡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图书馆的讲习所,重新宣讲中国的传统道德以融通农民的心里感情,然后再输入新的知识道理来改革从前不适用的一切,以适应现在的社会;通过图书馆图书的陈设及其自习室的配备,逐渐养成民众自己寻知、求理的好习惯,使民众的精神复苏而发动其自取心,当民众自己认识到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利己利民利于乡村建设时,他们的热情就会高涨,积极性会更强,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在就更愿意主动地发挥自身的力量,并对当地的和谐稳定有一定的保证作用,有利于乡村的快速发展。正如梁漱溟所倡导的“建教合作”——“物待人兴,乡村必寓于教育,”只要乡村民众文化得到了发展,那么一切存在于乡村中的不良风气便会靠着民众自己的自觉迎刃而解。

2.引入互联网+文化

互联网联通了世界,增加了人们了解各种资讯的途径,同时也为生活在边远乡村的广大民众们提供了新的机遇。网上购物逐渐走进了交通较为便利的集镇上,既然外面的东西可以通过互联网走进来,何不让本土的物资走出去呢!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便利和面授的形势教给村里的年轻人如何做电商,鼓励更多的本土人积极投入的本土的建设中去,借以电商的形式,乡村土产、诚信经营、质量上乘为特色的口碑,为自己的家乡建设做宣传,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及其商机为自己所在的美丽新农村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针对乡风不纯的弊病,通过文化下乡等活动革除乡村民众的不良陋习,引导乡村民众向善,营造积极、淳朴的乡村气息,重建乡村文化。

梁漱溟的乡教思想强调民众文化的提升,强调整个乡村文化秩序的重建,强调儒家伦理道德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强调人的文化自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乡村民众个体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文化素养的不断增强,温良淳朴的乡村文化定会重新树立起一片新的风帆,人人向往而学之,建设美丽新农村的愿景指日可待。

[1] 崔效辉.现代化视野中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

[3] 赵芳.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科学版),2012,(4).

[4] 张赫莹.关于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0.

[5] 博士返乡日记.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04/06 /2010258_626359037.shtml.

[6] 严雪文.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5.

[7] 胡宏.万州区农村面源污染调查研究[D].重庆:重庆三峡学院,2017.

[8] 梁漱溟.民众教育何以能救中国[J].乡村建设旬刊, 1934,(4).

[9] 鲍芬.改善与丰富基层民众文化生活研究——以江西YH县城居民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梁漱溟民众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梁漱溟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