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一中 广西桂林 541001)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改革学生地理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实质效果的首要标志,是本轮课改区别于以往课改的显著特征。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本次课改力图逐步改变这种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不同的学者对自主学习概念持有不同的观点,但其本质涵义基本是一致的,笔者认为:可以把自主学习理解为一种学习方式,是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强度、学习结果评价的学习方式;但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与习惯,学生能够指导、控制、调节自己学习行为的能力与习惯。
自主学习方式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体,它有三方面的规定性:学习的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因此,要求学生要逐步确立主体意识和观念,不断增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利用独特性,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状况和实际需要,选择和采用自己喜欢并有效的学习方式;要指引学生敢于认识和研究自己所不知道的问题,善于将新的学习内容灵活变通地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
基于自主的学习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的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主动去学习来完成。
自主学习的目的和实践意义表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任务之一,有了自学能力,无论知识周期如何缩短,科学技术综合化的洪流如何奔腾,仍能用自学能力迎头赶上,教育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自主学习的价值与目的,总的来说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人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出愿学、能学、乐学、善学的学习者,以改进教育现状,改变学生今后的生活命运,使学生能为了自己的命运去学习,并成为终身爱好学习的学习者;实施自主学习的另一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人格,自主性人格是现代人应具备的道德特征,是人的主体性最核心的规定,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发展培养人的自主性,使教育的主体能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改革的起点和依据。
①急中生“懒”
地理新教材“合作与发展”一章提到很多国际组织,我结合2001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这一热点新闻,准备搞一次有关国际组织的学习——“WTO与中国”。为了上好这一节课,我在课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由于个人时间、能力所限,直到上课前一周还没理出个头绪,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于是我决定搞一次全班大分工。设立问题为课题:A.什么WTO,他的功能是什么?B.中国是什么时候加入WTO的,当天的盛况如何?C.中国加入WTO经过了哪些历程?D.加入WTO对中国老百姓意味着什么?E.当地的老百姓对WTO的认识程度如何?F.加入WTO对中国有何影响?G.加入WTO后,对我们学生会有什么影响?H.加入WTO后,中国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呢?I.加入WTO后,哪些人才将成为竞争的焦点?
分组研究:将全班学生分成九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各组设组长,负责组内分工与合作,并随时向我汇报研究进展,三天后汇报研究结果。出现的问题:有的小组反映,在网上查不到自己想要得资料。还有的小组由于电脑方面的知识贫乏,不会上网和下载存盘等等。
而我这则利用这“偷懒”得来的时间抓紧充电,学习有关WTO的知识。当然,对各小组的监督、检察、指导,一刻也没放松。
②课上开花
到了汇报结果的那天,学生们都异常兴奋。
好戏上演了:由演讲、小品表演、资料展示……一个小组把本组社会调查的情况进行了录像,在教室里演播,而更精彩的是两个小组在汇报完各自的研究成果后,还自发的就加入WTO的利弊进行了一番唇枪舌战的辩论。课后分析时,我发现学生们汇报的材料来源多样,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等。有的材料上的生僻字都用汉语拼音标上了,还有的论文竟然前有摘要后又索引。可以说,这节课是一学期来同学们上的最认真的一节课。
在“中国的行政区划”中,怎样能够使学生迅速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轮廓和位置,是该节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五种活动:
①学生把课本上的一幅中国行政区划图快速制作成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的28份卡片,其中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合为一份,上海、江苏省合为一份,四川省、重庆市和为一份,竞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②学生先照着地图拼一遍,看谁先拼好,然后不看地图拼,反复拼,要求时间短,获胜者当众表演。③轮廓形象比较。将某省级行政区的轮廓与某一现象的物体对应起来记忆。④猜车牌。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教学中的又一个难点,而现成使用比较广泛的领域是汽车的车牌,让学生猜车牌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还能帮助学生记住各省的简称。⑤编顺口溜。对于大量记忆的省级行政区知识点,用了下面的顺口溜来让学生对34个省级行政区进行记忆: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福吉安;云贵川蒙青藏新,陕甘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学生再发现的一个个小阶梯,营造一个个学习情景的台阶,使课本知识由“静态”变为再发现的“动态”过程。学生展开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了学生对知识材料学习的强烈愿望和对所学知识的兴趣,领略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