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阜南县许堂乡中心学校 张婵媛
新课程的改革正在课改区蓬勃的开展,课堂教学是改革的重中之重,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就成为了评价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美术是一门以视觉与感受为主的艺术学科,美术的学科特点将决定美术教育的方法。如何实现美术教育的教学变革,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我们广大美术教师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
美术学科对多媒体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这每一项内容都离不开人的视觉,而多媒体课件所呈现出的大量视觉信息就显得尤为适合美术这个学科。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其图文并茂的优点在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师的教学效果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结合这一年来,我使用班班通多媒体系统中积累的经验谈一点我的认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好这个“开头”,使学生从新课一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手段促使学生想主动学习,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多媒体呈现出的美丽的色彩,优美的音乐,可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
导入的方式可以有故事导入法、实验教学导入法、情境教学导入法等,比如在学习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先通过多媒体了解毕加索的艺术之路,用画家各个时期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让学生经过合作研讨,自己得出表现性作品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样一个结论。正是多媒体课件的正确运用,才使得课堂既生动活泼,又使学生便于观察和思考,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师“一言堂”,课堂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
音频、动画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更为生动有趣,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和学生的思维融在一起,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开拓了学生的思路,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了基础,达成对事物的深刻理解,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在给学生上我们阜南本地校本课程《剪纸》课时,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民间剪纸图样的欣赏,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了解不同的剪纸方法和纹样变化,又通过老艺人的剪纸影片,把剪纸的步骤详细地展示给学生。我通过课件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由感性的认知到思维的发散再到学生的独自创新,最终学生自己剪出了五花八门的剪纸纹样,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创新的乐趣。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个性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千方百计地使学生自学习得。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和学生协调一致、相互默契、积极配合,才能使教与学理想的进行。在课堂教学中,我有目的地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规律并认识规律。课件的介入,逼着老师把“教学”改成“引学”,使学生主动动脑,思考,攻克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使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了出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动手绘画、设计或制作,我则用数码相机拍摄他们的学习图片或短片,随时导入多媒体系统进行现场播放和点评,学生每每看到自己的影像出现在大屏幕上都会异常兴奋与合作,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与传统教学相比,利用多媒体的信息反馈可以使学生认清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及时调节学习的步伐,提高学习的效率,其优势是方便、快捷、清晰地反馈了学生的学习现状,使教师和学生都能进行有效的调控。
综上所述,我认为一节有效的美术课,应当是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让每个学生用心去体悟和感受并主动参与美术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所学到的能力运用到生活中、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去。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使美术课堂更快地与新课程改革同行,只要我们不断加强电教多媒体的组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能优化我们的美术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视野,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