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娟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青年巷小学,甘肃 武威)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小学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潮流渐渐走向生活化,即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教育侧重点放于寓教于乐,将教育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摒弃从前纸上谈兵式的教学。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通过自己的实践理解运用数学。通过遇到的现实的现象与数学的规律、定理结合,学生可以渐渐掌握到数学的思想和逻辑,将教育真正的与生活结合。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学起来困难,害怕数学,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觉数学枯燥无味与抽象,无法与生活进行联系。因此填鸭式教学已经不适合我国现代教学的发展,我们应该让教育更具生活化,尤其是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学,更应该让学生体验到其中的实践性,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其往后更高等数学乃至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备课时,应结合生活,多多留意身边有关数学教学的素材,还可以与其他教师一同研讨,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积累到素材后,教师应该进行拓展和分析,将课堂上需要传授的数学理论与知识融合于这些积累的场景中,让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有趣生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将场景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脑海里,一个场景,代表着几个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不再认为学数学是几个数字和符号结合代表出来的抽象概念,而是代表他们熟悉了解的身边实事。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而且还给学生保留了思考的空间,一举三得。
譬如:在鸡兔同笼问题中,教师一味地讲解概念和理论只会让学生觉得烦躁困难,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玩具小车和玩具小人,模拟街道车水马龙的场景,然后让车替代兔,小人替代鸡。这样使得鸡兔同笼问题更加的具体化,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大大地提升了起来,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了知识还可以作用于生活当中。在涉及到学生没有遇到过的东西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未知的抽象的事物或者概念转化为现实中随处可见的东西,例如齿轮可以转化为小纸条,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数学知识,运用知识。
学校学习只是一个孩子学习的一部分,一个孩子的学习成长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活,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作用于生活当中,数学的生活化互动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更多地是学生、家庭和社会的互动,因此需要家长的配合,多多与孩子做数学小游戏和简单的数学运算,激发孩子们对生活中事物的思考,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这样家校联合孩子们就会得到更大的提升与发展,让孩子对生活化的教学愈来愈感兴趣,同时也学得越来越好。
譬如:在探究学习立体几何时,教师可通过布置学生用卡纸制作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体,在制作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就会渐渐掌握这种几何体的性质,在满足学生对学习的热情的同时,还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学到新的内容。当孩子在家时,家长可以引导学生对日常的数学小问题进行思考,例如到市场买菜时可以让孩子去帮你计算一些简单的问题,久而久之,不仅孩子的思考运算能力提高了,其自信心也会逐渐提高。由此学生会提高将数学运用于生活的意识,养成自我实践探究的习惯,对课堂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学习也更有热情。
生活不仅仅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果一直以这些为素材,学生也会感到乏味,因此我们应该从生活的多元化入手,例如影视、游戏、音乐等等这些孩子们感兴趣的生活话题以及场景。教师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学生,学生就会更加对学习数学感兴趣,同时还丰富了课堂,丰富了孩子们的视野,引导孩子们对新事物的思考,掌握新事物中有关课堂教学当中的知识。
譬如:在教学过程中,不免遇到抽象、晦涩、难懂的理论,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够以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这样孩子就能有兴趣地去接受理论。在探究几何关系时,我们不妨运用近年来热门的3D技术,让学生自主的去思考几何问题。这样通过一些生活有趣的场景的切入,多方面结合,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地做到生活化的教学。
不能脱离教材,不能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泛泛而谈,要在生活的现象下切入知识点,让孩子们感受到场景后能够学习到课堂所需要传授的知识点。做到数学教学生活化,生活数学话。对于教材与生活,教师应该用心改造融合,才能呈现出一个孩子们真正能学习到东西,感受到乐趣的课堂。
随着教学的改革与政策的推动,生活化的教学正在不断地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也从这样的教学中得到提升。在这样的教育下,学生无论是思维,知识还是实践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不再是从前死板的死读书。教师也要花心思去备课,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在今后的生活化教学中,一定会越做越好,课堂效率越来越高,学生也会越学越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