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济用:喀什棉纺织厂维汉劳工经济交往调查

2018-02-24 02:09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巴扎喀什维吾尔族

刘 明

(新疆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强调了“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在新疆的具体呈现就是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中国梦”与每一个新疆人的梦想紧密相连。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加强民族团结对于实现“中国梦”而言,事关大局,意义重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以来,新疆各族人民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发展和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这既是新疆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也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一直大力倡导“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讲民族团结,人人都懂民族政策,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新疆各族人民在实践中提出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1982年新疆在全国各省市中率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本项研究以喀什棉纺织厂为例,以维吾尔族与汉族劳工经济交往作为切入点,进行了较为扎实的田野调查和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民族团结是新疆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人把民族团结比喻成眼睛,比喻成阳光,比喻成空气,但任何的美誉都抵不上它本身的价值。维系社会机体健康有序、蓬勃发展的前提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民族团结。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用,这些微小而惯常的生活场景,最能撮合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切真诚的交往都依靠日常的积累而萌发。一个小事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温度和暖意,表达出的民族团结的愿望和心力,才是茫茫戈壁中的绿色。它看起来不惊艳,却给人以信心和希望。总而言之,如何在生活中强化民族团结?正如自来水从水厂流入千家万户,每户人家的进水系统都是通畅的,彼此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日常生活中不刻意又须臾难离的民族团结关系。

一、引言

作为一项人类学的基础性调查和研究,田野点的选择可以是一个村落,抑或是一个社区,还可以是一个工厂。重要的是,这不仅仅做工厂研究,是要将局部区域里的维汉劳工交往状况描述出来,这是此研究作为一项基础性田野工作的所在。进一步不但要关注是什么样的状况,还要讨论是怎么变化出现的这种状况。

2000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就“新疆喀什棉纺织厂与新疆南疆煤电工业公司喀什供电公司拖欠电费纠纷案”下了民事裁定书。这是1999年10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产后,喀什棉纺织厂又一次与法庭打交道。裁定写道:准予新疆喀什棉纺织厂撤回上诉,原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新疆喀什棉纺织厂预交的二审案件受理费68 025.13元,减半收取34 012.56元。该裁定为终审裁定。[1]

在20世纪80年代末厂里有这样的说法:即使工厂不开工,以当时的企业经济效益也完全可以支撑全厂一万多名职工生活两三年。怎么工厂工人加班加点地工作,反倒企业破产倒闭,实行资产重组?仿佛一夜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工厂的辉煌与荣耀可以不再,但令厂里各族职工没有想到的是竟然会官司缠身,一时间职工们纷纷想办法能退休则退休:要么采取工龄退休的方式,要么根据年龄退休的政策,要么依照病退的有关规定,要么工龄买断一次性付款另谋生路,要么继续坚守岗位等待未知。

“风雨满征程,喀纺人无悔”,这句话既道出了喀纺人的艰辛,又道出了喀纺人的骄傲。过去四十余年的历史既是一串五彩缤纷的花絮,更是新老喀纺人用汗水、青春、热血铺洒铸就的颂歌。随着光阴的流变、生产的发展,职工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从建厂初期年人均收入480元(每月40元),到1999年10月年人均收入增长到5 000元(每月417元)。职工的福利设施也得到改善。生活区鳞次栉比的现代楼房,已经替代了建厂初期的土坯房。整齐的绿化林带、硬化的路面,给职工提供了良好的休息、生活环境。医疗设施逐步齐全的职工医院,新建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职工餐厅、浴池,厂农贸公司办的奶牛场、养鸡场、蔬菜基地,都为职工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厂子弟学校,多年来为社会培养出有用人才近万人。条件优越的厂幼儿园,使职工能够安心生产,无后顾之忧。这些都是国有企业曾经给予工人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措施,也深刻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显然,国企的优越性对于调节族际关系发挥着重要的制度性作用。

曾经与工厂命运交织在一起的工人在面对商品经济的浪潮时,在契约型社会的市场中,又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呢?虽说契约无情而人有情,但法制社会与人情社会如何结合、和谐共处?尤其是在旧工厂社会中,工人们如何交往?带着疑惑笔者再次回到喀什棉纺织厂。在经济交往场所方面,厂区内的超市、饭店、喀什市政府纺织厂平价蔬菜市场和巴扎形成第一层经济文化圈。建设路和艾尔斯兰汗南路的诸多商店、移动摊点等形成第二层经济文化圈。汇城小区、东巴扎、喀什市中心等地形成了第三层经济文化圈。从经济价格来看,第一层经济文化圈的物价要低于第二层经济文化圈,第二层经济文化圈的物价要低于第三层的经济文化圈。以2012年拉面的价格为例,喀什棉纺织厂厂区内普通拉面的价格是8元/份,到第三层经济文化圈拉面的价格则可以卖到14元至15元/份。

二、交往场景一:巴扎-市场

由于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城乡结合部,加之生产区和生活区重合,喀什棉纺织厂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所以,在经济交往方面也体现出自身的特点:熟人社会导致价格低廉、传统文化延续经济伦理、足不出厂能够自给自足。20世纪90年代以前,喀什棉纺织厂工人的收入和福利在整个喀什地区还属于中上水平。2000年以后,随着国际国内棉花市场不景气,加之喀什棉纺织厂又经历了一系列破产、重组、改制、收购、租赁,工人的工资在喀什地区属于中下水平。2000年左右,喀什棉纺织厂工人的工资在400元至500元。2012年,棉纺织厂工人主要根据按劳分配、以计件方式获得相应的工资,也就是说干得多拿得多,工资在1 000元至2 000元。经济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棉纺织厂工人的购买力以及经济交往发生的场所,在现实生活交往中也往往对其社会地位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位老工人这样说道:我是1960年进厂的,是第二批工人。第一批是1958年从上海、山东青岛过来的。1991年我退的休。我在织布车间带过三四个徒弟,最短的跟我学了3个月,长的五六个月也学不会就一直跟着学,直到自己能单独挡车、独立完成工作为止。他们(指徒弟)一进厂先要学习适应生活、厂里的纪律什么的,然后才跟我们学技术。少的要挡24台车,多的挡48台车,由一个人独自来完成。徒弟跟我的关系不错,过年过节什么的都来家里拜年。现在我退休了,人家(指徒弟们)也单独工作很久了,就慢慢走动得少了。1960年,那时我的工资是每个月28元。现在(指2012年)我的工资是2 200多元。但是,以前的东西便宜,现在的物价贵。比如,以前(指20世纪60年代)山羊肉1.04元/公斤,绵羊肉1.3元/公斤,现在(指2012年)羊肉60元/公斤。

喀什棉纺织厂工人的购买行为相对较为封闭,主要是在生活区的巴扎市场上,由于工作较为忙碌,他们很少外出上街。巴扎市场的小摊贩主要来自工厂附近的农民,他们将采摘下的果蔬每天凌晨五六点就拉到纺织厂市场吆喝买卖。对于商业场所的称呼,维吾尔语有明晰的区分,市场、商店、商场等。在我们2012年调研时,厂区内仍保留有一个喀什市政府纺织厂平价蔬菜市场。一共有14家店面,仅有两家汉族开的店:一个是绿色大肉店(产销结合),一个是小罗凉皮店(凉面、擀面皮、牛筋面、饮料等)。其余12家店均是维吾尔族老板开的蔬菜店、粮油店,如喀什市放心粮油店、艾斯卡尔肉孜粮油便利店等。

喀什棉纺织厂院内的维吾尔族老板有自身独特的经济文化理念。据笔者观察:在厂平价蔬菜市场,一位维吾尔族女摊主在挑拣芹菜和韭菜。菜整体上看还是绿的,有些许叶子泛黄。只见女老板一边清理摆菜的台子,一边用右手拿起芹菜,然后翻过来看一看,再闻一闻,就将一把芹菜扔到地上,连着扔了五六把。在她看来,芹菜已经不能食用了。摆台子卖菜的维吾尔族老板很爱干净,将台子前面撒上水,这样地上的土就不会因上扬而污染蔬菜。维汉摊主们的买卖行为就发生在一个密闭的铁皮空间内。四周是固定的店面,中间则是卖菜的台子。卖家长期较为固定,买家虽然是流动的,但主要是厂院生活区里的工人。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往往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维吾尔族商人在城乡结合部仍旧保持着传统价值观:他们对有害于健康的食材所采取的态度并不是降价销售,而是扔掉,不进行商品货币交易。对于厂院里巴扎上的维吾尔族商人来说,文化的因素会大于谋利的需求。

维吾尔人具有重商、崇商、经商的传统,新疆各地的巴扎(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就是维吾尔人长期从事商贸活动的场所。这里平时有若干店铺,供售日杂百货。巴扎有时候是根据地方轮流举行的,每星期一次,多在星期五或星期日,相邻的几个巴扎可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开市。喀什棉纺织厂的巴扎与此不同,它们是经年累月形成的固定摊点,每天都摆摊,如同上班,有固定的时间作息,具有“铁打的老板、铁打的货摊点、铁打的顾客、流水的商品”这样一种独特的经营特征。因此,摊主与买主都很熟悉,有些甚至是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老朋友,在物价方面相较于厂院外都要便宜不少。不同民族间在巴扎上的交往互动频繁,商家与顾客之间的买卖诚信度也很高。如果厂院里有人忘带钱包,摊主也会很放心地赊账,过后购物的工人再把钱补上。

三、交往场景二:商店-超市

纺织厂生活区内有汉族和维吾尔族商人开的超市,这就形成了维吾尔族和汉族在经济场景中互相交往的条件和场所。纺织厂维吾尔族和汉族工人在经济生活中是彼此有交往的。在维汉经济交往过程中,语言不通成为交流的障碍。

在纺织厂院内的维吾尔族商人相较于汉族商人还保持着一些做生意的传统伦理观念。在喀什市十九中(原纺织厂子弟学校)的斜对面有一家黑豆文具店,很有地缘优势。店里摆放的东西有便宜的零食、小学生日记本、算术本、文具等琳琅满目的商品。店里来了四位维吾尔族顾客。

第一次来了一对年轻夫妻,一进门就径直到了要买的物品那里,用汉语问这个多少钱。老板娘报了8块,然后维吾尔族夫妇开始笑着讨价还价,最终没有成功,买了一个其他的物品。

第二次来了一个小姑娘,大概十七八岁,没有进门,在门口的冰箱里拿了两个酸奶和吸管,然后付钱。老板娘见了说:“不要拿那种吸管,那种吸管是五块钱的酸奶用的,都是配好的,你拿了别人买五块钱的酸奶就没的用了。”小姑娘似懂非懂就放回去了,然后拿了吃盒装雪糕的扁木条(拿错用具了)。老板娘不说话,摇了摇头(知道自己说的话,对方没有听明白)。

第三次来了一个小巴郎,一进门之后,不问价格,只管自己拿东西,然后把手上的五毛钱给老板娘,老板娘说:“比也块!”(意思是:一块钱)小巴郎仰视着老板娘发出一声疑问:“啊?”然后放下刚拿的东西,又去拿另一个东西。老板娘又开始摇头说“每次都要拿两样。”(看来很熟悉这位小顾客了)最后,小巴郎子拿了口香糖一类的零食,付完钱到门口,问挂着的糖多少钱。老板娘没跟出来,不知道他问的哪一个,说了句“尼没?”(意思是:什么)后面小巴郎子走了。

由此可见,经济交往时常与语言交往相伴随。值得引起注意和思考的是,大多数少数民族工人文化程度较低,加之工作时间长、强度大,他们的语言学习环境不容乐观。少数民族汉语习得的机会少、能力弱,长此以往,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势必受语言的影响。

1966年,喀什市建设路(纺织厂)与胜利路(机场)的两个综合商店建成营业[2]。这一重大事件曾被写进喀什历史大事记。超市是以顾客自选方式经营的大型综合性零售商场。在喀什棉纺织厂厂院里及周边的超市其实并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超市,因为店铺的规模很小,也不可能备有手提篮或手推车供顾客使用。简言之,它们还是商店的一种衍生物,但是品种相较一般小卖部商品种类多且齐全。在喀什城郊这样一个工厂生活区域,超市的存在与本土的巴扎相呼应,本身就是文化上、理念上的一种对应与融合。

四、交往场景三:银行-机构

在生活区院外邻街处有中国工商银行(班超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艾尔斯兰汗南路)和中国银行(慕士塔格东路)等金融机构。笔者对银行所在道路两旁的店铺名进行了收集和整理:(1)班超路上,以中国邮政银行为起点至喀什少勋商贸利民农贸市场路;(2)艾尔斯兰汗南路,左边是以中国邮政银行为起点至慕士塔格路,右边是以加油站为起点至慕士塔格东路;(3)慕士塔格东路。

通过对喀什棉纺织厂周边商铺名的收集和整理(共计16项69家店铺),笔者发现以下几点。第一,生活区周围的商铺以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和服务为主,这主要体现在商铺的分类上,如饮食店、超市便利店、五金店、小吃点心店、药店、门诊等较多。第二,少数民族所开商铺的店铺名特征较为明显,主要以姓名作为店铺的名称,如阿布都热依木江烤鸡、罕扎德特色美食大盘鸡、买合木提照相馆打字复印店、迪力热木裁缝店等。第三,从中国工商银行向西是花苑小区(棉纺织厂生活社区)、雅戈尔企业生产区,再向西曾经是以维吾尔族群体为中心居住的农村(有农田),现在新修了马路、装了路灯。从中国银行向北是艾尔斯兰汗南路和慕士塔格东路,是以汉族群体为主的新隆花苑小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周边恰好是维吾尔族和汉族经济生活交汇的结合部,以喀什少勋商贸利民农贸市场为中心。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作为透视维汉交往的一个研究视点。

通过观察发现以下几点。第一,喀什棉纺织厂周围的公共事务也是极具“熟人社会”的办事方法和规则。如银行人员可以很大方地看客户手中的银行账单、号码以及身份证等,办理业务的人员受制于银行的规则,在不明白的状态下,只能信任且毫无保留地拿出各种单据以供银行工作人员检查、询问以及“被帮助”等。第二,从过去传统的站立式排队办理业务到如今的取号、叫号办理业务,从传统的柜台前办理业务到现在柜员机办理业务,需要一段时间来使当地老百姓适应新的交往互动模式,如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大娘、老大爷不敢使用柜员机,怕钱取不出来或是银行卡卡在取款机,或是眼花看不清屏幕,或是担心自身反应慢来不及按键等各种情形发生。由于缺乏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而是代之以人与机器的沟通,人们无法充分享受所谓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更多的是一种缺乏以人为主体交际对象的局促和不安。更重要的是,需要考虑在使用新机器、开发新产品时,注意新疆客户群的实际情况,如语言问题,在机器、散发的传单、叫号的仪器(仅有汉语和阿拉伯数字)、柜台前的标语是否可以使用双语文字和语音提示,以方便大众办理业务,从而使当地老百姓更便利地生活。

五、思考和讨论

对于中国西北角又偏于一隅的喀什城郊经济而言,实际上巴扎-市场、商店-超市和银行-机构划分得并没有那么清晰,但是细心的人们也许会注意到:在谈及巴扎经济时,其是与收入相关的,体现了经济生存的交往;在论述商店时,其是与语言相联系的,展现了经济生活的交往;在讨论银行时,其是与信任交织在一起的,代表了经济伦理的交往。重要的是,当我们要言说商店时,离不开巴扎。在我们要谈到银行时,也绕不开巴扎。巴扎的空间和文化存在无疑是喀什棉纺织厂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的中心,它浓缩了新疆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的空间场景与文化氛围,这其中蕴含了生存智慧、经济收入、语言习得和伦理价值等观念。

围绕着花苑小区(棉纺织厂生活区)居住的维吾尔族(发展中的农村)和汉族(发展中的都市)在巴扎空间中相遇,在这样一种生活环境中,社会是有秩序的,经济是有规则的,不同群体的交往看似杂乱无章,但也有其文化逻辑和运作机制。只有不带偏见地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才能真实反映人们交往中的点滴细节。这个世界并非仅有经济上的谋利与奸猾,还有经济上的交换与互惠。

西部工业的创建、发展、辉煌、改制从始至终是依托于地理空间(现实中被称为“边疆生产”)和文化空间(实践中被理解为民汉群体)而真实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发源于从计划经济(国有企业)到市场经济(私营企业)经济体制的转轨。不同民族文化群体的接触空间不再局限于有建筑物围绕的场地(如生产区和生活区),而在更为丰富的经济交往中有所展现。这也从一个侧面使我们在整体性上看到了汉族和维吾尔族在同一时空下(城市和郊区)是如何进入单位体制的发展史的。

本项研究对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现代文化等有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劳动力就业问题是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制度性结果。如果能够有效地解决新疆就业问题,社会的发展也许就更能有所保障。这既是现代化和社会转型的深刻体现,也是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喀什棉纺织厂在过去60多年来所积累的社会经验和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值得关注的是,劳动力就业中的制度、机制问题如何解决将是今后新疆稳定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因为少数民族产业工人经历了从农业、牧业到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进入到工厂和城市,由于生产技术所带来的身份转变,语言学习、生活节奏、生产技能、思想观念等发生巨大变化。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和劳工社会学视域中,以喀什棉纺织厂为个案和田野调查点,以企业劳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民族志描述汉族劳工与维吾尔族在经济情境中的交往情况,在当前提倡各民族交往交流实现交融的国家和社会背景下,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一方面,喀什棉纺织厂的历史经历了从国企到民企的历程,企业改制中无论是管理模式,还是人际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汉族劳工和维吾尔族劳工在经济交往等方面也出现了变化。这些变迁是历时性的,也是共时性的,其变迁的原因虽然复杂,但是社会转型的这种变迁,无论成败得失,都是不可避免的。

透过翔实的田野调查个案,我们对这种变迁的发生动因、发生过程、形成机制、影响结果等方面都应当进行深入探索。尤其是本项研究旨在阐释在一个南疆多民族工业社会,在利益问题凸显时,如何进行两种文化的协调,并对现代工业文化形成认同,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加强民族团结、实现社会稳定的需要,而且是建立新型的劳工关系、实现新疆各民族文化多元交融的需要。应当说,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喀什棉纺织厂这个个案,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南疆、员工包括八个民族、历经企业改制,在新疆工业社会是比较典型的,所反映的问题也具有代表性,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族际关系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建设新疆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深刻的警示作用和发人深省的启迪。

以往的田野调查研究大多是以他者的立足点切入,较少将自己放入进去,虽然较为客观但难免有隔岸观火和隔靴搔痒之感。笔者自小就在喀什棉纺织厂生长,兼顾我者的立场观察和分析问题,因此就调查对象来说,无论从情感上,还是从熟悉程度上,都具有内观的自觉性。与此同时,笔者本身就是新疆人,长期生活在喀什,熟悉喀什这个多民族社会,因此文化相对主义意识较浓。我们在对调查对象的思维方式、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等文化深层结构进行深入调查时,是以平等身份推心置腹、虚心求教,由此众多纺织工人才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需要强调的是,调查对象尽管包括企业管理层、知识分子等,但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还是普通工人,包括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工种、不同区域的工人,而且对调查对象也没有厚此薄彼的刻意挑选,而是以调查问题为引领,随机选取的成分比较多,从而保证了调查材料的全面、准确。与此同时,田野调查研究方法不是简单地参与观察和访谈,研究还需要采借运用多种方法。在研究方法上,尽可能地集历时性研究、共时性研究、经验性研究和发展研究等为一体,具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特点。特别是,跨文化研究的特点也比较显著。在汉族和维吾尔族两个民族员工经济交往中两种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在日常交往中、思想观念上、价值取向上、社会心理上都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

猜你喜欢
巴扎喀什维吾尔族
喀什城是座大巴扎
伊朗逛巴扎,体验平民生活
拉卜楞寺曼巴扎仓夏季采药活动的调查研究
今非昔比的新疆“巴扎”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喀什,鲜艳的名片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帕米尔高原的精灵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