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分析

2018-02-24 00:02:56
新课程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德育

肖 婧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西固城第一小学,甘肃 兰州)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家长及社会的强烈关注,现阶段小学教育教学仍存在问题,因此,教育机构要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措施将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推动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下为笔者对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相关意见。

一、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的各个阶段中,高段教育尤为重要,其不仅是初中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但如今,由于小学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内容有所不同,所以要想实现教育之间的整合就要切合实际,从学科内容出发,找到两者共同点与差异,从而有目标、有方向地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整合工作[1]。第一,学科整合人员数量不足。有些学校中德育工作者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这会导致德育工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减弱,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有些心理教育工作者不能够充分理解德育内容,不能给予学生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同时,许多德育工作者都为刚走进工作岗位的青年人,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仅仅掌握德育知识,而不能从心理方面教授学生。第二,整合环境不够优越。只有少数教育工作者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影响知识迁移和实际应用,阻碍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基于此,要想真正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就要从教育长期发展目标来制订更为完善的整合方法。

二、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策略

1.加强情感教育,整合学生发展方向

和以往的处在低段、中段学习的小学生相比,高段的小学生性格和行为都已逐步形成,小学高段的小学生具有对一切事物的基本认知及判断能力。在进行德育工作中,若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但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还会使学生对教学产生厌烦,这样就失去了教育教学的意义。因此,教师要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出发,切实联系实际,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进而关注小学生的内心世界[2]。同时,对小学生的某种想法或行为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增强小学生自信心,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此外,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都要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耐心与学生谈论内心想法,做到全方面了解学生,遇到问题时给学生指导和提示,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开展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加强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2.借助信息技术,整合教育教学内容

现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走进各行各业,其中在教育教学中引进信息技术,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通过信息技术找到有关教学活动的相关材料,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在课堂中,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走进知识的世界[3]。同时,教师需对学生的心理及思想有一定的认识,播放课件后,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学生对知识加以理解和应用。此外,教师可以通过举行“高尚品质在心中”的班会加强学生德育和心理教育,首先提问学生、喜欢哪些人?为什么喜欢?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品质?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内心的想法及意见。基于此,增强小学生德育和心理教育。

3.教师与家长沟通,整合学生学习氛围

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想要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学校和家长应该达成共识,共同帮助学生成长。教师通过和家长沟通交流,能够了解学生成长的环境及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情况等,从而找到合适的教育目标。例如,在校内开展以“我的幸福生活”为题的谈论活动,让每个学生讲出自己的幸福生活,增强学生对现在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以此提升学生思想水平,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教师和家长交流时,教师需不断找出自身的不足加以改正,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利用业余时间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开展家长会及家长座谈会来实现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对家长不正确的思想及教育方法,给出合理的建议,进而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氛围,为小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对小学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合理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有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知识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发展成社会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8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华人时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