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琳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第五小学,宁夏 银川)
语文是小学阶段课程体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体现在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上,还体现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方面。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性,结合小学生的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真正达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意识较为薄弱,在学习方面,教师对其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自控能力较弱,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能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当中,从而共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幽默的语句,或者用一些肢体动作进行一些简单的模仿等。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游戏是学生普遍喜欢参与的一种活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更加提倡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讲解环节占据着大部分课堂时间,这样的课堂氛围比较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要想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配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课堂小游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还能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1]。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群小动物在雪地里行走,留下的脚印像是一幅幅图画。针对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你画我猜”的游戏。学生分别走到讲台上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个动物的脚印,由其他学生来猜这个脚印属于哪种动物。类似的课堂小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新课改政策的提出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良好的课堂秩序并不代表学生不能说话,而是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一定的讨论空间和思考空间。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都能在小组中积极发表自己对语文知识的看法,从而共同营造轻松、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到《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为班级的学生分组,并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作者想通过本篇课文表达什么样的感情。每个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角度都不同,有的学生认为作者想要表达人们应该珍惜劳动成果,有的学生认为作者想要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感激之情。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参与讨论能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和谐。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语文是一门理论性课程,其实这样的观念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包含一些能用于实践教学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其好动的特点发挥到实践教学活动当中。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局限性,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3]。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讲台上准备一个装有半瓶水的饮料瓶,在旁边准备一些小石子。很多学生学习过课文内容后,仅仅知道乌鸦将小石子放入瓶中就喝到了里面的水,却不了解其中的原理。教师讲解完故事的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扮演小乌鸦的角色,连续在瓶子中放入石子,直观地观察瓶子中的水位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综上所述,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对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营造课堂氛围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课堂气氛对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并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积极开展合作教学活动以及加入动手实践教学内容的方式为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通过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相关内容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