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硕士生就读体验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2018-02-23 02:11高耀王立杨佳乐
高教探索 2018年12期

高耀 王立 杨佳乐

摘要:学术型硕士生由于其培养目标、职业定位的模糊性和学术训练的预备性,在研究生教育领域中是一个相对特殊且在相关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就读体验满意度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直接反映,基于2016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從“以学生为中心”的内部视角,对学术型硕士生就读体验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发现:学硕对国际学术交流机会、导师求职指导和课程教学的满意度相对较低。通过进一步的学科差异分析发现:总体而言,农学硕士的培养单位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学科,但人文硕士和医学硕士分别对属于研究基础支撑的文献资料与实验设施的满意度评价较低;人文社科硕士的导师指导和课程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自科类和管理类学科;管理学硕士的科研参与满意度则显著低于其他学科。这些发现对提升学术型硕士就读体验满意度,促进研究生教育向“增质提效”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具有重要的政策性启示。

关键词:学术型硕士生;离校调查;就读体验满意度;研究生教育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强国的建设归根结底依赖于人才培养。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宏观战略决策部署下,由规模扩张型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提升型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并进行质量治理成为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而言,秉持不同的质量观则可能会形成截然不同的认识。陈洪捷教授的研究认为,博士生教育的质量观主要可以归纳为学术成果导向的质量观、学术训练导向的质量观、职业导向的质量观和效益导向的质量观[1],而对主要以培养学术研究“后备力量”为目标的学术型硕士生教育而言,这样的质量观划分标准也基本适用。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发现,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呈现出如下几个鲜明的特征和趋势:其一,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需要树立新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观①;其二,从结果视角到过程视角是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新趋势;其三,基于学生追踪和反馈的调查研究是发达国家和经济体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新做法。因此,我国在未来的研究生培养和评价过程中,亟需根据这些新趋势、新特点进行专门跟踪研究。

在研究生教育领域中,介于本科生和博士生之间且作为“过渡性学位教育”的学术型硕士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与专业型硕士生相比,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相对模糊;另一方面,与博士生相比,学术型硕士生的科研训练和科研参与又属于“预备阶段”或“准备阶段”,且从实际毕业去向来看,绝大部分学术型硕士生不会选择读博继而从事学术性职业[2],这也会导致培养目标、培养定位与职业发展之间产生一定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在大部分三级学位制国家中,硕士生教育似乎总是处于一种尴尬的“三明治”地位,沦为博士生教育的过渡阶段或是提供给无法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者的“安慰奖”性质的终结学位。20世纪90年代,一项由美国研究生院协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CGS)发起、皮尤慈善基金会资助的历时两年的全美调查对11个学科领域、47个硕士点的781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访谈,研究论证了硕士生教育在支撑和引领美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美国国内高层次人才需求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为美国硕士生教育日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学理基础,研究生教育的“美国模式”所取得的成功使其成为世界各国积极效仿的榜样,被誉为“无声的胜利”[3]。通过赋予硕士生有益的学习经历、专业训练经历和领导力发展经历,硕士生教育已然成为联结高校和社会的重要桥梁之一。[4]那么,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内部视角来看,目前我国学术型硕士生的就读体验如何?不同学科之间在就读体验满意度方面又存在哪些差异性?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和过程中,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这些问题是政府、培养单位及学术界均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也是本文力图回答的主要问题。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术型硕士生就读体验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目前学术界对高校学生就读体验的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本科生层面,其中,清华大学实施的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China)[5]、北京大学实施的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6]、中国人民大学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7]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的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项目[8]最具代表性。在研究生教育层面,北京理工大学自2012年开展的全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年度系列研究项目最具代表性[9]。除此之外,其他单位和研究团队也逐渐展开了对研究生就读体验的相关调查研究工作,其中袁本涛教授团队开展的博士生科研体验调查[10],马永红教授团队开展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11]和罗英姿教授团队开展的涉农学科博士生调查[12]对本研究具有重要启发。通过对既有代表性文献的系统梳理发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继续进行拓展研究:其一,从研究对象来看,一方面,既有研究并未严格区分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生群体,导致人们对两种不同类型硕士生的就读体验缺乏清晰的了解;另一方面,既有研究并未严格区分在读生和毕业生这两种不同时间截点的研究生群体,导致相关研究的可信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二,从研究内容来看,既有相关调查对研究生就读体验的测度较为笼统,且未能严谨清晰的区分满意度这一数值型概念和满意率这一比率型概念,导致人们对到底是什么原因、什么因素导致就读体验满意度的高低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其三,从研究视角来看,外部视角、结果视角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而“以学生为主”的内部视角、过程视角方面的成果较少。为了弥补既有研究中的不足,本文基于2016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内部视角对学术型硕士生就读体验满意度进行细致研究,并着重从学科差异展开论述,冀望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经验支持及相关政策建议。

二、框架与数据

(一)分析框架

学术型硕士生的就读体验和两大类因素有关。其一为自身因素,如性别、年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科背景等;其二为支撑因素,如培养单位支持与服务、导师指导与帮助、课程教学与科研参与等。对于前者,院校所能发挥的作用很有限,但却可以在收集硕士生就读体验反馈的基础上,通过提升支撑因素满意度来保障硕士生培养质量[13]。本研究从学术型硕士生自身主观体验的“内部视角”,实证考察这一群体对培养单位、导师指导、课程教学和科研参与四个方面的就读体验满意度的学科差异,在问卷设计中,就读体验问题采用最常用的李克特五点量表进行测量。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委托项目“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调查” 2016年度中的“全国学术型硕士生离校调查数据”②,本次调查以院校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具體的抽样原则为:(1)覆盖C9高校、985高校、211高校、其他院校四个层次;(2)覆盖教育部高校、其他部委高校、地方院校三种类型;(3)覆盖东、中、西三大地区;(4)兼顾综合性大学、有行业特色大学;(5)兼顾研究生培养的不同规模。按照抽样原则确定出30所院校为本轮问卷调查的样本院校,最终反馈问卷的高校一共有15所③。本次调查共计回收学术型硕士有效问卷11329份,回收样本在学科门类上的分布比例与全国比例对比情况如下④:哲学(0.94%/1.10%)⑤、经济学(5.44%/4.95%)、法学(7.04%/7.61%)、教育学(1.78%/4.12%)、文学(10.53%/6.45%)、艺术学(1.48%/3.14%)、历史学(1.46%/1.31%)、理学(15.01%/14.48%)、工学(39.96%/36.22%)、农学(3.32%/3.64%)、医学(3.64%/8.86%)和管理学(9.39%/8.12%)。从上述比例对比情况可知,本次调查在学科门类上具有非常好的代表性,由此数据情况推断全国整体的学术型硕士生就读体验满意度状况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

三、研究结果

(一)培养单位满意度

1.培养单位满意度总体情况

学校与院系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载体,其学科水平、学术氛围等软硬件环境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那么,在毕业离校之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对所就读的学校与院系的满意程度如何?我们选取了观察学校与院系满意度的几个主要观测点,包括学科整体水平、学术氛围、文献资料、实验设施及学术交流机会等不同方面,开展对培养单位满意度总体情况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学术型硕士生对培养单位提供的图书及电子文献资料满足学术研究需要方面的满意度最高(均值=4.38,标准差=0.83),而对培养单位提供的国际学术交流机会的满意程度最低(均值为3.72,标准差为1.17),见表1所示。这表明,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培养单位应为硕士生的培养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2.培养单位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1)培养单位学科水平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学科水平是培养单位办学实力的集中体现。从表2中可知,学术型硕士生对培养单位学科水平的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F=6.97,p<0.01)。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明,人文类硕士生对学科水平的满意度显著高于社科、管理、理学和医学类,且工学和农学类硕士生的学科水平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医学类。

(2)培养单位学术氛围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学术氛围是培养单位人才培养软实力的重要来源。从表3中可知,学术型硕士生对培养单位学术氛围的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F=5.18,p<0.01)。根据多重比较检验结果,农学类硕士生的学术氛围满意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类学科。

(3)培养单位文献资料或实验设施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文献资料和实验设施是培养单位人才培养硬实力的关键支撑。从表4可知,不同学科学术型硕士生对于培养单位提供的文献资料或实验设施满足学习科研需要程度的评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27.27;F=5.82,p<0.01)。具体而言,农学类硕士生对文献资料和实验设施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类学科,人文类在文献资料方面的满意度水平则显著低于管理和理工类学生。

(4)培养单位国际学术交流机会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国际学术交流机会是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促进研究生专业社会化过程的有效途径。从表5可知,不同学科学术型硕士生对于培养单位提供的国际学术交流机会的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17.13,p<0.01),满意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农学、工学、人文、理学、管理、医学及社科。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明,农学类国际学术交流机会满意度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类学科,工学类国际学术交流机会满意度水平显著高于社科类。

课题组进一步设置了“您在读期间参加学术会议的次数为”这一道选择题对参与会议交流的次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平均近35%的学术型硕士生在读期间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术会议。分学科来看,未参加学术会议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管理(42.54%)、工学(38.78%)、人文(32.71%)、理学(31.57%)、社科(30.06%)、农学(23.38%)和医学(20%),具体见图1所示。

图1学术型硕士生就读期间参加学术交流机会的学科差异

(二)导师指导满意度

1.导师指导满意度总体情况

导师指导方式是影响研究生学业成就和就读体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14],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生科研体验调查中均包含研究生对于导师指导情况的回溯性评价。在本次离校调查中,我们主要考察了学术型硕士生对于导师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训练、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指导、学术道德养成和求职指导方面的满意度情况。从表6中可知,在衡量导师指导满意度的四个方面,学术型硕士生对导师在求职指导方面的满意度相对较低。这从侧面表明,在就业压力持续增加的现实情况下,研究生更期待导师能够对自己的求职和就业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2.导师指导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1)对导师在研究方法指导与思维方式训练方面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表7显示,不同学科学术型硕士生对导师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训练方面的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12.98,p<0.01),人文、社科和管理学科的满意度较高,其次为工学、农学及医学,理学的满意度最低。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明,人文社科类学生对导师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训练方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学科。

(2)对导师在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过程中指导方面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表8显示,不同学科学术型硕士生对导师在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指导方面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F=23.78,p<0.01),满意度由高到低分别为人文、社科、管理、农学、工学、医学及理学。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明,和理工类、医学类等自然科学学科相比,人文社科类学生对导师在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过程中的指导更为满意。

(3)对导师在学术道德养成指导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表9显示,不同学科学术型硕士生对导师在学术道德养成指导方面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F=17.10,p<0.01),按学科划分,满意度由高到低分别为人文、社科、管理、农学、工学及医学,理学的满意度最低。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明,在学术道德养成方面,自然科学类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显著低于人文社科类。

(4)对导师求职指导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表10显示,不同学科学术型硕士生对导师在求职指导方面的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16.72,p<0.01),按学科划分,满意度由高到低分别为人文、社科、医学、农学、管理、工学及理学。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明,人文社科类学生对导师在求职指导方面的满意度要显著高于管理和理工类学科。

(三)课程教学满意度

1.课程教学满意度总体情况

教学是高校的核心职能之一,课程的数量与质量与学生体验和课程教学满意水平之间密切相关[15]。本部分选取公共英语课程、可供选择的专业课程、专业课程的实际效果和授课教师的教学态度四个维度呈现学术型硕士生的课程教学满意度。从表11中可知,学术型硕士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普遍较低,其中,对公共英语课程的满意度最低,满意度均值仅为3.66。

2.课程教学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1)公共英语课程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根据F检验结果,学术型硕士生在公共英语课程方面的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满意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农学、人文、医学、工学、社科、管理及理学。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明,农学类学生对公共英语课程的满意度显著高于除人文和医学以外的其他学科(见表12)。

(2)可供选择的专业课程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根据F检验结果,学术型硕士生在可供选择的专业课程的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满意度由高到低分别为人文、农学、社科、医学、工学、理学及管理。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明,人文类学生对可供选择的专业课程的满意度要显著高于除农学和医学以外的其他学科(见表13)。

(3)专业课程实际效果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根据F检验结果,学术型硕士生对专业课程实际效果的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满意度由高到低分别为人文、社科、农学、工学、管理、理学及医学。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明,人文类学生对专业课程实际效果的满意度要显著高于除农学以外的其他学科,而社科类学生的专业课程实际效果满意水平也明显高于理工类学生(见表14)。

(4)授课教师教学态度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根据F检验结果,学术型硕士生对授课教师教学态度的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满意度由高到低分别为人文、社科、农学、管理、医学、理学及工学。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明,人文类学生对授课教师教学态度的满意度要显著高于除农学以外的其他学科,而社科类学生对授课教师教学态度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理工类学生(见表15)。

(四)科研参与满意度

1.科研参与满意度总体情况

科研训练是学术型硕士生就读期间的核心任务,科研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仅影响着硕士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和学术旨趣的养成,而且与未来的职业路径选择紧密相关。本部分将学术型硕士生对科研参与的满意度解构为参与课题对科研能力的提升与帮助(均值=4.37,标准差=0.81)、参与课题符合个人学术兴趣与意愿(均值=4.15,标准差=0.92)两个方面,满意度得分结果表明,学术型硕士生对科研参与满意度的评价比较高。

2.科研参与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1)參与课题对科研能力提升帮助程度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表16表明,不同学科学术型硕士生对所参与课题提升科研能力方面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F=5.19,p<0.01),农学的满意度最高,其次分别为医学、工学、理学、人文、社科及管理。由多重比较检验结果可知,农学类硕士生对参与课题带来的科研能力提升的满意水平显著高于管理类。

(2)参与课题符合学术兴趣与意愿满意度的学科差异

表17表明,不同学科学术型硕士生对所参与课题符合学术兴趣与意愿方面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F=5.19,p<0.01),人文类的满意度最高,其次分别为农学、社科、医学、理学、工学及管理。由多重比较检验结果可知,总体而言,人文类硕士生在参与课题符合学术兴趣与意愿方面的满意水平显著高于管理类和理工类学科。

四、研究发现与启示

本文基于2016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对学术型硕士生的就读体验满意度及其学科差异进行了细致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研究发现和启示:

第一,从培养单位方面来看,学术型硕士对就读期间国际学术交流机会的满意度最低,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甚至表示未参加过任何学术会议。参与会议、聆听报告等学术交流活动有助于加强学术共同体联系、加快专业融入和身份认同,国际学术交流更成为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协作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未来培养单位应为硕士生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特别是加大国际学术交流的支持力度。在学科层面,农学硕士的满意度普遍高于其他学科,而人文硕士的文献资料满意度,医学硕士的实验设施满意度则相对较低。文献资料和实验设施分别为人文和医学学科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依托和核心要素,这两方面满意度不高反映出目前对学术型硕士科研训练的基础设施投入不够。为对接这一群体培养目标的“学术性”,培养单位需重视保障各学科的基础研究条件,从而激发学术硕士的科研潜力和科研贡献。

第二,从导师指导方面来看,和自然科学类学科相比,人文社科类硕士生对导师指导更为满意,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可能的原因在于,理工科硕士生的培养模式通常基于实验室文化,较大的培养规模使得导师无暇顾及每个学生的言传身教;而在人文社科类学科中,师生之间更多承袭传统的“师带徒”模式,从而更有利于导师在科研方法训练、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学术道德养成等关键培养环节的“因材施教”。我们此前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国际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还是国内学生期望调查都表明,进一步推行联合指导制度是大势所趋。[16]因此,在自科类学科中,可以探索通过创新指导方式,如采取小组指导制、双导师制等联合指导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切实的指导与帮助。此外,经济新常态下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减弱,以及学术硕士培养定位与职业定位的脱节导致这一群体面临严峻的就业困境。本文研究结论也支持了这一判断,即学硕对导师在求职指导方面的满意度最低。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也鼓励导师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道路选择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从课程教学方面来看,学术型硕士对专业课的满意程度高于公共英语课。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专业课的学习主要服务于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本研究发现,管理类和理工类学生对专业课的多样性、实际的授课效果、以及授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更为不满意。高校中开设各类公共课程的初衷在于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但现实中却沦为出勤率低、“低头族”频现的“水课”,公共英语课较低的满意度评价也从侧面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迫在眉睫。根据《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需立足能力培养,为研究生提供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同时激励授课教师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实际倾向,平衡好二者的关系。

第四,从科研参与方面来看,扎实的科研训练是学术型硕士未来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坚实基础,也是其与专业型硕士的典型区别之一。研究发现,学硕对参与课题提升科研能力和符合研究兴趣的满意度总体较高,但管理类学生的满意度评价显著低于其他学科。这一研究发现的启示是:对于管理学这类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而言,需在吸纳学生参与研究团队,分担研究任务时给予其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参与符合学术兴趣与意愿的研究课题,切实提升自身科研能力。

最后,从学生自身方面来看,作为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学术型硕士生自身无疑是影响就读体验的核心内因,外部支撑因素只有在调动主体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上,才能根本提升就读体验满意度,保障硕士生教育质量。这就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利用好培养单位提供的多元的学术资源,增进与导师或导师组的沟通联系,合理分配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时间,树立严谨学风,加强质量自律。

注释:

①根据吉本斯(Gibbons,1994)等人的研究,可以将传统的以学科和大学为中心的知识生产模式称为知识生产模式Ⅰ,而将当下知识生产方式展现出的一些新特点,包括知识生产更多的置身于应用的情境中,具有跨学科性质,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生产者和生产单位都具有异质性等所代表的新模式称为知识生产模式Ⅱ。具体参见:[英]迈克尔·吉本斯,等著.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M].陈洪捷,沈文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②本次质量调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和北京大学共同组成课题组负责完成,此次调查是全国第一次面向硕士毕业生的大规模调查,所调查的内容涵盖研究生的求学动机、课程学习、导师指导、课题参与、实习经历、国际化经验、经济资助、升学及毕业去向等各个方面,可以全面反映我国研究生的就读体验情况。

③本次调查根据研究需要分别设计了《博士毕业生调查》、《学术型硕士毕业生调查》和《专业型硕士毕业生调查》三套问卷,最终反馈问卷的高校有17所。其中,反馈学术型硕士调查数据的高校有15所,这15所高校分别为(按照反馈问卷量由高到低排序):武汉大学(1803份)、华南理工大学(1206份)、湖南大学(1111份)、重庆大学(1106份)、安徽大学(848份)、辽宁大学(825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744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4份)、兰州大学(673份)、北京工业大学(554份)、浙江工商大学(497份)、上海外国语大学(366份)、三峡大学(328份)、安徽工业大学(304份)和西北师范大学(230份)。

④本次调查中,97%的样本群体均于2013年入学。因此,全国比例的相关数据均为2013年的入学相关数据,这样能够确保进行比对的是同一批研究生群体。

⑤学科门类(X1%/X2%)中,X1%代表某一学科门类中本次调查样本比例,X2%代表某一学科门类占全国比例,下同。

参考文献:

[1]陈洪捷,等著.博士质量:概念、评价与趋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研究生培养質量反馈调查课题组.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调查报告——基于17所高校的问卷分析(内部报告)[R].北京,2017.

[3][美]克利夫顿·康拉德,等著.美国如何培养硕士研究生[M].袁本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Conrad C.F.,Duren K.M.,Haworth J.G.Students Perspectives on Their Masters Degree Experiences:Disturbing the Conventional Wisdom[J].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1998(101):65-76.

[5]史静寰,罗燕,赵琳,文雯,等著.本科教育:质量与评价(2009-2011)[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6]鲍威.未完成的转型:高等教育影响力与学生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7]李路路.中国大学生成长报告(2015)[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8]田慧生.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7-05-17(004).

[9]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编研组.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10]袁本涛,李莞荷.博士生培养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基于博士生科研体验调查的实证分析[J].江苏高教,2017(2):1-6.

[11]马永红,张乐,李开宇,于苗苗.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基于部分全国重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5(12):89-98.

[12]罗英姿,刘泽文,张佳乐,顾剑秀.基于IPOD框架的博士生教育质量研究——以涉农学科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7(5):55-63.

[13]Mountfordzimdars A,Sanders J,Moore J,et al.What Can Universities do to Support All Their Students to Progress Successfully Throughout Their Time at University?[J].Perspectives Policy &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2016(21):1-10.

[14]Grebennikov Leonid,Shah Mahsood.Monitoring Trends in Research Student Experi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2017,31(2):118-130.

[15]Abrar Y.K.,Mussie T.T.,Mohamad S.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urses Availability,Student Experience and College Management which Affecting 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 Major Curriculum:The Applic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C].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owards Global Peace,2016.

[16]沈文欽,高耀,赵世奎.单一导师制抑或联合指导制——博士生对不同指导方式的偏好及其满意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7):54-59.

(责任编辑赖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