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平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获得丰富、正确的表象,加强学生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选择更科学、恰当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进而为其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形象思维;培养策略
形象思维是人在头脑中运用表象进行的思维。加强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不僅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特点相符,学生也能够运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简单清晰、易学易懂的内容,进而大幅度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为此,教师应基于对高年级小学生认知特点的分析把握,积极探索更新颖多样化的形象思维的培养策略方法。
一、丰富表象,培养形象思维
首先,通过观察操作来引导学生感知表象。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学具、教具等方式来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创造观察、操作的机会,以此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充分参与其中,进而使得学生可以从不同层面、角度来感知、观察事物,并通过比较、概括将客观事物、现象的直观特征充分反映出来,进而获得正确表象。例如,分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就可以先运用具体事物来让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将一个圆形硬纸板平均分成2份、将一根绳子分成3份、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分成4份,之后再将其中的1份分别涂上不同颜色,再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能够获得“所有东西都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这样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学生便能够自然地将分数概念总结出来,并对所学知识产生透彻理解与牢固掌握[1]。
其次,通过直观演示来不断丰富表象。为了快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教具以及电教手段的科学引用来优化授课环节,更形象、直观地呈现原本抽象复杂的知识信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感触。比如,在讲解长方体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呈现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长方体实物,一边观看模型,一边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通过模型的平放、侧放与直立三种形态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其实长、宽、高相对来讲是固定不变的,真正将知识讲“活”,这样学生在动手、动口和动脑过程中,不仅能够建立清晰的表象,也能够为形象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外,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将原本静止、抽象的知识更形象、生动且直观地呈现出来,进而取得更理想的授课效果。
二、引发联想,拓展形象思维
数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系统性,且前后知识具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在学习探究中,强调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记忆力,而良好记忆力的形成与发展通常都需要联想的支持,基于此,能够产生想象表象,以此来为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恰当教学情境的创设,如,图示情境、语言情境,以此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积极性,将其想象力、创新力充分发挥出来。比如,某教师在讲解完梯形方面的相关知识之后,就引导学生想象“当梯形的一个底逐渐缩短,直到为0,梯形会变成什么形?当梯形短底延长,直到与另一底边相等时,它又变成什么形?”基于这一联想,能够引导学生自然地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的大幅度提升,也能够进一步优化授课环节与成果,从整体上培养、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2]。
三、数形结合,完善形象思维
数是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而形则是具体实物、学具和模型。且数与形拥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学习探究中,学生只有先从形的层面入手,加强形象思维,才能够在观察、操作,以及比较、分析等环节中获得数的知识。比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其题目可以说是事理、文理和算理的有机整合,因此,应用题的原型一般都是比较复杂抽象的,学生在刚接触时,很难在大脑中形成较为形象的表象。而线段图则可以将各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清晰呈现出来,实现数形之间的恰当转化,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已知、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激活学生的解题思路,这样即使是较为隐蔽的数量关系,学生都能够清晰掌握,而在加强数形结合的过程中,学生的再造性想象也能够得到全面激发,在进一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形象与抽象思维的互补[3]。
综上所述,广大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设计、组织各项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到加强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不论是对课堂教学环节与成果的优化,还是对学生学习兴趣、效果的不断增强,以及今后的数学学习发展来讲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从不同层面给予科学培养。
参考文献:
[1]曹英芳.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962.
[2]苏虹.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同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概念教学的一些做法[J].中国教育学刊,2004(5):36-39.
[3]安君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J].教育实践与研究,1999(7):34-35.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