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国景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得到了重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科学素养,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学习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怎样在科学课程教学中确保有效性,制定可行性方案,成为小学教育教学重要研究课题。着重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发展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发展对策
小学科学课程不同于语文、数学课程,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基础课程。对此,还需要教师给予高度重视,注重科学课程教学有效性,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根据现阶段科学教学效果看,尚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有效性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引导作用,以教学活动基本规律为切入点,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科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小学课程课程有效性集中体现于教学效果、效率、教学过程的集中统一,因此,科学课程教学有效性也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二、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尽管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但受应试教育影响,现阶段小学教学多重视理论讲解、轻视实践教学使得学生缺少对科学课程的重视。第二,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因为小学科学课程学时较少并且缺少专业教师,多由其他专业教师任职,使得科学教学质量低,影响教学有效性。第三,教学设施不完善。由于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课程,实验课程较多,但是目前一些学校由于缺少资金投入,各项实验设备设施不完善,教师资源配备影响科学操作,影响科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第四,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受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影响,多数学生对科学课程学习缺少认知,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展对策
(一)丰富教学内容
受应试教育影响,多数教师教学照本宣科,没有因材施教,缺少对教材的开发与利用。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注意丰富教学内容,保证教材内容发挥作用。对此,教学前,结合教学内容重点整理教材,与学生生活结合,比如: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季节变化调整教学顺序,将《花的构造》与《各种各样的花》内容结合,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花。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
小学阶段,学生所积累的知识较少、认识事物较少,学生对科学知识了解较少。加之,科学教学较为单一、枯燥,学生兴趣不高。因此,教师还应从学生兴趣调动入手,结合学生个性特点与喜好展开教学,激发学生主观意识。此外,教师也要重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将黑色的沙装入一个试管中,白色的沙装入另外一个试管中,把两个试管等距地放在白炽灯的旁边,打开开关,观察、测量它们的升温情况,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吸引其学习兴趣。
(三)创新教学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科学课程强调以科学素养为教学目标,教师作为科学教学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决定着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对学生科学知识学习也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创新教学理念是必然,是教学有效性的根本。第一,教师应深入理解科学课程,学校应重视科学教师专业水平的培养与培训。第二,学校应为科学教师提供系统培训、讲座,帮助学生积累更多教学方法与教学经验,从而保证教学有效性。
(四)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也要重视课外实践活动,扩大学生视野与学习空间。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秉承着开放性原则,重视课内外科学教学,将教学延伸到课外,详细分析教材内容,组织学生主动参与科学课外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学习的神奇魅力。同时,组织课外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助于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
(五)重视教学评价
新课程科学教学与学习相互影响、相互连接,包含教育过程、学习实践、教学评价等多个环节。尽管教学评价是教学的独立部分,但却贯穿教学始终,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还应重视双向评价,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存在的教学问题与学习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时,也有助于對学生的鼓励表扬,在评价反馈中科学引导,控制教学节奏,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有效性。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组成部分,对学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保证科学教学有效性。基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立足于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方法,从而确保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彩霞.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8(2).
[2]郭梅清.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
[3]肖会亮.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6).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