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网络普及与电子图书等互联网信息的出现,我国的图书出版行业出版品类逐渐增多,图书销售却逐年下滑,无形之中造成了不同出版社之间的激烈角逐,图书编辑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了自身出版社的图书出版行业的市场前景。所以本文将从认识图书编辑的主要职责方面阐述其对出版行业市场前景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图书编辑;主要职责;市场前景
对于出版社的市场前景,毫无疑问,编辑是推动出版社出版行业的主力军。编辑能否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直接决定了出版社图书的质量,也影响着出版社的行业口碑与竞争力。所以,出版社编辑应明确职责所在,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在选题策划、组稿、审稿、装帧等各个流程上把好关,并在逆境中开拓创新,为出版社的行业发展担负重责。
1提高选题策划的主体意识
选题策划是进行图书编辑的第一步,占据领头羊的地位,其重要性也在整个出版刊物中获得体现,牵扯着刊物的中心。通常是通过编辑对当前社会的政治敏感度进行选定,或者是通过作者投稿的方式进行,它的得来比较复杂:或从时事热点中得来,或从党政中得来,或从热门网站中得来,或从作者投稿中得来。
对于选题策划,最应该强调的一点是它的主体意识,它的关键作用一一体现出版社的文学方向,关系出版社的生死存亡,决定着出版社必须注重它的主体意识。编辑作为出版刊物的负责人,必须具有掌握市场先机的超前意识,以创新的内容抓住读者的心,带给人们不同于别家出版社的独特感受。
2集思广益,完成组稿
组稿,字面意思就是将稿子组织在一起。这也是考验出版社编辑的人脉与选稿能力的时候。在得到完美策划后,组稿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项职责。一个具有强大组稿能力的图书编辑可以带动图书刊物的销量,为什么这么说?一个优秀的图书编辑在组稿方面一定会下足功夫,廣泛地搜罗各种符合当下潮流与发展的信息,不仅要新颖还要有影响力;对于搜罗起来的各类信息要有果断决绝的处理能力,信息的真假、是否切题都要进行甄别,以确保内容符合选题策划,符合当下时政;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对于组稿工作同样很重要,能够摆脱虚无缥缈,正视自己,具有正常逻辑思维的同时不缺乏想象力;在选题策划上图书编辑要有超前意识,在组稿上同样要有掌握全局的前瞻性,用前瞻的眼光才能把握好整个图书刊物的基本走向,从而避免在组稿的道路上走弯路。
完成了撰稿人的找寻、签订好合同、收集好稿件并做好最后的稿件确认这一系列的组稿工作,才算是真正完成了编辑组稿职责,可以看出,整个组稿工作需要图书编辑具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
3掌握出版方向,把好审稿关
审稿是图书编辑的日常工作,也是图书出版的中心环节。对于一份书稿的审阅,首先要不带有感情色彩地通读,这里的不带感情色彩指的是对于名家大师不能盲目推崇,对于无名作者不能产生轻视,对于奇闻轶事不加入自己感情,对于庞大工程切忌漫不经心。通读过后就能将稿件过滤一遍,将不符合主题的、缺乏创新性的、发表价值低的等全部淘汰掉,然后进行一审,即按照出版规范进行审阅,在政治方向、语言文字水平等方面进行审阅修改后连带审阅意见一起提交二审、三审,通过后才能进行反复校稿,最后审稿各个环节都合格都才能进行付印。
对于出版社来说,稿件有时候是来自许许许多多不同的撰稿人手里,用审时度势的眼光审阅稿件,不仅需要图书编辑对于学术上要有高深的功底,还要在对待审稿上发挥自己的敬业精神,掌握出版方向,把好审稿关,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责所在。
4提高艺术素养,关注装帧设计
正所谓“人靠衣裳,马靠鞍”,一本图书刊物的内容表现与装帧设计是分不开的。但是图书装帧编辑也不能一味追求华而不实,美术编辑在进行图书装帧设计的时候,必须要遵守的一定的规范:图书封面符合全书主旋律,符合大众审美,图书类型不同,购买图书的群体也就相对不同,针对不同读者设计不同封面;图书内容装帧设计与封面相呼应,图书内容的装帧编辑也是考验编辑综合水平的,抓住读者心理,贴近读者内心,将图书内容完美呈现都需要很高的设计水平和学术水平的。
除此之外,出版社图书编辑的付印、营销等等方面都是编辑的职责所在,应充分发挥图书编辑的语言文学功底,政治敏感度,审时度势的综合能力,为出版社图书出版拓宽市场,抢占先机。
综上所述,仅仅拥有高水平的编辑能力还是不够的,只有在飞速发展的今天,赋予自己挑战机遇的勇气,担负所有作为出版社图书编辑的职责,才能创新出高质量的图书,抵抗行业竞争压力,成为出版行业的隐形冠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