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占刚
摘 要 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充分利用团田乡得天独厚的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土地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地处腾冲南大门的地理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优化,促使团田乡的农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确保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优化,促进团田乡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3.049
1 农业产业现状
1.1 基本情况
团田乡位于腾冲市南部,东、南面沿龙川江与龙陵县相邻。辖区内地势西高东低,最底海拔1 010 m,最高海拔2 020 m,年均气温17.5 ℃,年降雨量为1 712.6 mm,立体气候显著,是龙川江沿岸较为突出的低热河谷区。腾龙二级路穿越境内,交通方便,距县城58 km,距龙陵县城仅18 km,距德宏州政府駐地芒市为48 km,是腾冲通往龙陵、德宏的南大门。
全乡辖区8个村民委员会,73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傣、佤、回、傈僳等9个民族,全乡人口19 300人;耕地面积953.7 hm2(习惯面积),其中水田490.5 hm2(习惯面积),旱地462.7 hm2(习惯面积);低海拔坝区和具有低热河谷气候的耕地面积占85%左右,有丰富的热区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1.2 生产现状
团田乡是以种植业收入为主的乡镇,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包谷、薯类,经济作物有茶叶、烤烟、柑橘、蔬菜、食用菌和石斛等。粮食产量中,水稻所占的比重较大,经济作物以茶叶为主;在种植模式上主要是分户小规模种植经营,种植大户、上规模的种植专业户寥寥无几;农产品的加工、储藏、销售等方面的发展滞后。2015年,全乡水稻606.7 hm2,总产4641 t;茶园间作玉米333.3 hm2,总产2050t;薯类193.3 hm2,总产780.1t;蔬菜种植166.7 hm2,总产2 250 t;茶叶采摘面积1520 hm2,总产量3159t;茶叶总产值达11430万元,茶农收入7 400万元;烤烟种植330.3 hm2,总产57万kg,实现烟农收入1 964万余元。
2 农业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思想观念落后,现代农业意识淡薄
1)生产者思想还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意识束缚之中,创新意识不强;2)落后的传统生产观念,只注重粮食作物的种植,对经济作物的种植、特色产业开发重视程度不高;3)商品意识不强、竞争意识差,对农产品的提质增效认识、开发不足;4)农业机械化应用程度低,农业生产绝大部分还处在牛耕马驮的状况。
2.2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的能力不强
团田乡地处山区,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在投资建设上困难较大,近年来虽投资建设了一些有所改善,但只解决了少部分地区生产条件,农田水利配套设施还很不健全,大部分田块遇到旱时无水灌溉,遇涝不能排的现象时有发生。乡村公路、生产区道路交通简陋,许多地方还靠人背马驼,人行走都还困难,更谈不上交通工具的应用,给生产生活都带来了不便,严重地制约了生产生活。
2.3 农业产业化程度仍较低,特色农业发展滞后
目前的生产经营模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户耕作,生产规模较小,上规模的种植户少之甚少,即便个别规模稍微大一点的农户,其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也跟不上;农户存在单打独斗现象,种植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一哄而上、盲目跟从,与市场需求脱节,致使产品销售不畅,效益不高,挫伤积极性。
2.4 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
近年来,团田乡农业科技推广虽有所成就,但长期以来只偏重数量型的增加,而放松了产品的质量、科技含量等方面的要求[1]。例如,水稻产业的面积、产量虽然都不小,但所产的普通型稻谷比例较大,优质稻、受市场青睐水稻产品却很少;茶叶产业虽是全县生产大乡之一,但上档次、有品牌的产品却很少,大部分的产品只是低劣烘青毛茶,并且基本上都没有进行精加工就作为毛茶原料出售,产品效益不佳。由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品质差,参与市场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难与大市场接轨,部分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下滑,导致产业结构调整效益不高,农产品增产不增收,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致使产业发展步伐缓慢。
2.5 涉农企业规模小,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弱
涉农企业只有单一的茶叶加工业,全乡有65个初制所和1个规模稍大的精制企业,这些加工企业多为小规模的生产作坊,其设备简陋、生产技术落后,产品的升值空间不大,所生产的产品多为初制毛茶出售到省外,产品附加值提升不高;加工企业多数还抱着传统的落后理念去经营管理企业,不注重产品的开发,缺乏市场营销理念。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与对策的建议
3.1 加强领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思想
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跳出传统落后的思维方式,以开放思维、创新思维和系统思维抓农业结构调整;以适应市场多样性需求、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工作方式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单纯抓生产转向生产、加工、市场一起抓,发挥区域优势,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深刻认识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走产业化经营路子,必须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经营,营造出一种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使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从而自觉地把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加工和农产品流通等各个环节。
3.2 加大农业投入,改善生产环境
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水,水是农业的命脉,要争取项目资金,兴建小型水库坝塘、灌溉沟渠,加固原有库塘沟渠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水利灌溉条件,实施综合治理,夯实农业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抓住新农村建设、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机遇,建设升级乡村交通运输道路、机耕路,普及农业机械应用,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3 利用资源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
根据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开发区域性特色农业,大力发展优质稻、无公害蔬菜、茶叶、亚热带水果等具有一定商品优势和市场潜力主导产业。利用热区资源着力打造优质稻生产基地和优质米品牌,提升粮食商品化程度;发挥秋冬季节团田乡低热河谷气候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加大冬早蔬菜开发力度,打造无公害、特色蔬菜品牌及市场[2]。要立足本地资源,发挥优势,科学规划,相对集中,合理布局,確定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把潜在资源优势变成现实的产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户,拓宽消费市场,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3.4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增产增效。农业科技推广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探索一条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高品质、高回报的种植之路。重点加大高产、优质、特色品种、农业机械化应用的推广力度;按照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探索农产品深加工、贮藏、保鲜等提质增效技术。当前必须做好热区优质水稻优良品种引种试验示范,开发面临灭迹的黄板所、老冬谷、金裹银等地方性优质水稻老品种,培植出具有团田乡特色的稻米品牌;茶叶是团田乡经济支柱产业也是优势产业之一,要加强茶园管理新技术普及应用,提高良种化比例;改善加工企业的生产条件,提升茶叶加工工艺,促使团田乡茶叶产品向中高端产品方向迈进,提高茶农收入,推进产业发展。
3.5 培植加工企业,狠抓农产品营销
1)在茶叶产业上,通过招商引资和加大扶持部分有实力、有技术、有市场前景、有一定加工能力的企业,淘汰哪些规模小、设备简陋、思想陈旧和缺乏经营管理的加工作坊,有利于对加工企业管理和培植;2)政府部门应积极鼓励、正确引导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有机联结起来,促进产品深加工,走上产业规模化之路,为团田乡农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及活力;3)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强化信息引导,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价格、生产、库存等信息;4)充分应用现代营销策略,研究市场、分析市场、开拓市场,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建立和发展营销组织,培育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使团田乡的产品有品牌、有销路、有效益,推动全乡农业产业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莹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与财富,2015(5):237.
[2] 寸待菊,瞿发达,孙兴侃.腾冲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J].云南农业,2013(6):50-52.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