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疏浚船舶和GPS监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2018-02-23 19:39朱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年4期
关键词:开发

朱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航道疏浚工程不断增多,为了对疏浚船舶实施有效的监管,研发了一套GPS监管系统。本文首先对GPS技术进行了概述,接着重点研究了该监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通过GPS与GIS的有机结合,改进了疏浚船舶的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疏浚船舶;GPS监管系统;开发

中图分类号:P228 文献标志码: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GPS定位系统逐渐成为各行业广泛应用的定位技术,具有全天候、可靠性高等特点。当前来说,随着我国港口建设的加快,疏浚工程不断增多,对于疏浚船舶的管理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船舶数量众多,施工环境复杂,单靠工作人员的现场监督,难度太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疏浚船舶和GPS监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1 GPS概述

1.1 GPS的基本概念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通过接收GPS卫星信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可以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准确定位,可以说,GPS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导航与定位问题,在相关工程领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创造了极高的经济、社会效益。

以往的定位技术存在各种不足,比如准确度低,可用距离短,受环境影响大,在能见度较低的恶劣天气状况下难以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GPS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总的来说,GPS定位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准确度高。实践表明,在300m~1500m的精密定位中,一小时以上探测的定位误差低于lmm。二是全天候作业。当前的GPS技术能够在全天24小时内使用,且不会受到大风、雨雪等天气的影响。并且极短时间内就能完成一次定位,实用性强。三是操作方便。随着GPS技术的创新发展,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逐渐实现了“傻瓜式”操作,且探测装置的体积非常小,携带方便,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

1.2 GPS定位原理

GPS技术的定位原理是通过探测已知位置的卫星到信号接收机的间距,接着结合多个卫星的探测数据即可得到信号接收机的具体方位。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是得到卫星的位置,其可以依据星载时钟所提供的时间在星历中查找到;二是得到接收机到卫星的距离,其可以通过将信号传送到接收机所用的时间与光速相乘得到,因为电离层造成的影响,计算得到的数值并不是两者之间实际的距离,而是伪距。当导航卫星正常运行时,会持续发送1和0二进制码元构成的伪随机码(可称之为伪码)。GPS采用的伪码有两种,包括民用的C/A码、军用的P(Y)码。前者的频率为1.023MHz,重复时间1ms,码间距1μs,即300m;P码的频率为10.23MHz,重复时间266.4天,码间距0.1μs,即30m,Y码是基于P码而得到的,安全性更高。导航电文,涉及卫星星历、运行状况、时钟校正、时延修正等等信息。它是从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中解调得到的,以50b/s调制予以发射。其每个主帧中包括5个子帧,每帧长6s。前三帧各有10个字码;每30s时间重复一次,60min更新一次。后两帧共15000b。当使用者收到导航电文后,取得卫星时间并将其与对应的时钟进行比较,便可得到卫星与使用者的距离,再应用导航电文中的卫星星历推测出卫星的具体位置,使用者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也可得知。

2 需求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航道疏浚工程不断增多,且工程量非常大,工期紧张,进行航道疏浚的船舶数量众多,对于船舶是否到了预期的抛泥区,在哪个位置开始抛泥,相应时间内各艘船的工作量(也就是抛泥次数以及不到位次数的统计)等都是施工单位必须加以控制的。单单依靠数量有限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监督,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尽可能地精简管理程序,对船舶开展远程监管及控制,是施工单位在疏浚船舶管理中非常重视的问题。以往的监管系统,易于通过断电等方式作假,监管效果不佳。后来又采用租赁渔船观察作业船舶,防止违规抛泥;使用望远镜远距离检查;在抛泥点蹲守,确认实际抛泥情况等方式,这些都需要依靠现场监管,成本较高,效果也不理想。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发现,原先的操作系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要想确认疏浚船舶是否在预期位置抛泥,需要通过以下操作才能实现:单击船舶,在分隔框里单击“回放”按键,设置起止时间、单击“查询”就会弹出有关这艘船的观测窗口。其中显示了所选择船舶在相应时间段运行的路径及相关信息,检查完成一艘船全天之内的作业情况要花费15 min的时间,如果当时的网络速度较慢,时间还会延长,最多需要1个多小时。此外,还发现疏浚船舶在相应时间内到抛泥区时的具体违规情况,需要将疏浚船舶依次通过上述步骤回放才可以发现,最多时会达到40艘,假如每一艘船舶都要进行查询就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这样在人力、物力上的消耗巨大,统计数据还会存在偏差。对于上述问题,进行技术上的革新,基于已有的监管系统,通过实践对其不完善之处进行改进,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3 基于疏浚船舶和GPS监管系统的开发

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对系统的创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软件标题栏里设置违规船舶显示按键,右侧工具栏设置告警标识,为了杜绝疏浚船舶私自抛泥,在船舶的抛泥按键处装设感应设备,如果其未到指定区域抛泥,而是私自在途中抛泥,电脑监控端就会予以显示,使得监管人员及时的予以发现,并能够方便、快捷地查看违规船舶的统计情况。下面进行详细阐述。

其一,通过进一步的开发,在标题栏里设置一栏专门用来展示违规船舶,并在相应的工具栏设置告警标识,一旦出现违规就会及时告警。

其二,在工具栏新设“数据查询”/“报警查询”功能,点击弹出相应的窗口,在其中输入所要查看的时间、船舶,就可以查询到相应船舶的報警次数,如此一来就能有效解决船舶违规抛泥的问题。

其三,还可以解决抛泥次数到位情况的统计问题,在标题栏里设置“数据查询”/“抛泥次数统计”功能,点击弹出相应窗口,在其中输入所要查看的时间、船舶,就可以查询到相应船舶的“抛泥次数”以及“不到位”违规记录以及违规的形式,简洁明了。这样一来,有效地节省了时间成本,操作也更加方便。

其四,安装感应设备。考虑到疏浚船舶在工作途中,有的会打开舱门,边走边抛泥,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在各艘疏浚船舶的抛泥按键处装设感应设备,假如该艘船在途中擅自抛泥,远端的监控界面上就会显示告警,通知监管人员。

结语

疏浚船舶GPS监管系统是GPS与GIS技术的有机结合,在使用过程中对其功能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对违规船舶进行及时的告警与统计,并通过安装感应设备,监控船舶是否存在私自抛泥的情况,及时的通知监管人员予以处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加强对疏浚船舶的监管与控制,防止船舶违规抛泥情况的出现,改进了疏浚船舶的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海洋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萍,刘立圆.基于GPS-GSM船舶监控系统服务器设计与实现[J]. 舰船科学技术,2017(16):160-162.

[2]贾海波.GPS技术在航道疏浚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5):53-54.

[3]李仲发, 李东升, 龚龑.基于澜沧江船舶安全监管的北斗/GPS数据特征分析研究[J].信息通信,2015(6):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发
浅谈动力总成骡子车开发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