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云昆
少时家贫,几乎没有习字看书的地方,直至有了属于自己的一间书房。
书房仅五平米开外,自己虽没“笔底吞吐天下事,小屋笼尽济世心”的宏宕胸怀,但却也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箴言铭记于心,周末不逛书店,心下几天都是空落落的,久而久之,自己也成了书蠹,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世间没有什么比读书更快乐的事!每每踏进书海这个世界,自己仿佛在进门的刹那就卸掉了无形的生活枷锁,心多了一份恬淡和超然。在书海中咀嚼着一段段唯美的文字,如同坐在微风和煦的三月阳光下,暖暖的感觉从心间慢慢荡漾,笑弯了嘴角,温柔了双眸;也如同炎炎夏日收到的一份清意,触手冰凉,却能让清爽在唇齿间回荡,仿佛那如火的骄阳业已收敛了炙热的光芒,灵魂早已飘然于云际之外。
我非常喜欢杨绛先生的《读书苦乐》,被先生“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的妙论所深深折服。扎进书堆里,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就可以参见仰慕许久的名家或者拜谒古今异代相距千百年的学人。一卷书在手,如同跟作者简单寒暄后对座,没有任何语言隔阂,也没有半丝拘谨,轻轻松松就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原先对欧阳文忠公自诩“醉翁”、“六一居士”百思不得其解,在串门《欧阳文忠公文集》跟欧阳公促膝长谈时,长年困扰心头的谜团一下子就解开了。欧阳公早年嗜酒,不醉不休,才有了“醉翁”之称;致仕后安闲终老,自得其乐,欧阳公以有一万卷藏书、一千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为傲,加之他这个白发翁老于五物间,遂以“六一居士”自诩。自此,追本溯源便成了自己读书不可或缺的习惯。
在串门《陶渊明文集》之际,我读懂,也读透了陶渊明及其外祖父孟嘉祖孙二人文化的一脉相承。西方有“一个贵族的产生需三代人的培养”之说,用在陶渊明身上最为恰当不过。陶渊明的曾祖父系东晋时修身不可不诚、法度不可不守的大文学家陶侃,曾外祖父系三国初期吴国的宰相、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竹”的主人公孟宗,陶、孟两大世家家风端肃严明,家教源远流长,至第三代联姻而诞生了狂放不羁、性格豁达、蔑视权贵、淡泊名利的旷世奇才陶渊明。陶渊明继承了陶、孟两大世家家教遗风,仕路蹉跎却洁身自好的人生历程处处映射着外祖父温雅平旷、冲默远量、行不苟合、言无夸衿、任怀得意、融然远寄、风流倜傥的影子,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辞》及为其外祖父撰写的《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每每读《孟传》犹如读陶渊明,通过孟嘉对晋穆帝司马聃“以脚疾为由不受任命不行跪拜礼”,参与宴会时“神情独得顾景酣宴”,放松身心时“渐进自然的丝竹之声”、开怀畅饮时“好酣饮逾多不乱的酒中趣”等场景,自己仿佛看见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仿佛看见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享受自然意趣的陶渊明,也仿佛看见了“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得酒中趣的陶渊明。
摊开高雅、清新、华美和蕴藉的《兰亭集序》书卷,欹正开合的结构、疏密有致的章法、提按顿挫的点画、不激不厉的行笔让我的思绪随着师承钟繇的书法大家卫铄(世称“卫夫人”)手把手教授王羲之“横当如‘千里阵云、点当如‘高峰堕石,撇当如‘陆短犀象、竖当如‘万岁枯藤、横折钩当如‘劲弩筋节”的笔锋游走,脑海中满是卫夫人手持戒尺督促王羲之凝神静气练字的情景和深情满目的她扶着门框凝视王羲之池塘洗笔时那种惬意而又满足的表情。卫夫人的倾囊相授让王羲之领悟到“夫欲书者,先干研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的书法精髓所在,滴水石穿般的意志和心无旁骛的苦练让王羲之恁是把家门前清澈见底的池塘洗成了“墨池”。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名士孙绰、谢安、释之遁等四十一人在兰亭宴集。酒酣谈笑间,损益古法、汲古得新的王羲之便在行云流水般的笔锋间一气呵成,那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顷刻间镌刻在了中华文化厚重的史册上。
富兰克林三岁起就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但他非常喜欢读书,只要书本在手就爱不释卷;更为有趣的是他读书的方式也非常独特,先把书本的头十面读熟,读到二十面时就把头十面写出来,等读到三十面时又把自己的东西写出来,和原文对照后所写的东西就是他自己的文字了,这为他后来成为美国伟大的发明家、文学家、政治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非常赞赏富兰克林的读书方法,养成了边读书边做笔记的习惯,并适时提笔写写文章,尤其每次翻开《兰亭集序》字帖,便有了修习书法的冲动。静心端坐后摊开纸张,研好笔墨,希冀让书房里弥漫的浓郁的墨香味熏陶自己的灵魂。临摹笔帖前我都會刻意观察每一个字的点划质地、线条姿态、字形结构、格式布局、落款用印等诸因素,从而在临摹时找到方向感。古人认为,人的情绪与书法创作有着紧密的关系,自己都会在心情舒畅时练字,方能感觉到意念贯通神经筋脉,眼睛、手指、手腕、臂、腰背等身体的各个部位皆在用力,这也许就是对“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最好的诠释。
李清照提倡兴味到时读书。闲暇之际,自己常禁闭书屋,枕书而卧,信手翻阅书卷,在书海的世界里恣意地挥洒、汲取历史的笔墨。读书无关乎风月,古人书中的“颜如玉、黄金屋、千钟粟”与我无缘亦无关,但书卷让我享受着微风婆娑的清影、皎洁月光洒下的清晖、细雨飘飞平添的清凄、夜幕降临时节晚风的清劲、晴空无云下点点星光的清寂和仲春时节花红柳绿的清翠。每次拿起书本就忘乎所以,如厕拿起书本忘起身,看护年仅七个月的小女儿时看书放任小家伙自己抓东西往嘴中塞,下厨煮菜时看书把汤汁敖干糊了……妻子骂我是“疯子”,女儿笑我老古董。记得有一次我在上班途中边走边大声朗诵经典宋词,引来路人诧异的眼神。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爱谁是谁,我就爱咀嚼书香!
责任编辑:曹景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