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校服更舒适更漂亮

2018-02-23 19:28王博洋侯东昱
中小学管理 2017年4期

王博洋 侯东昱

摘要 通过设计中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众三类调查问卷,采集832份数据样本,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调研河北省中学生校服的现状与改良方向。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众认可校服的重要作用。但对目前的校服款式和面料工艺满意度较差。期待穿着合体、款式大方、凸显校园文化的校服出现。从挖掘校服的文化价值、注重款式设计、改进色彩面料、提升工艺水平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校服管理:中学生校服:校服标准:制式校服:运动式校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2-2384(2017)04-0045-03

舒适合体、美观大方的校服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传播平等精神的有益方式。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曾于2015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5]3号),指出“校服是中小学生的‘第二层皮肤,其质量关系学生的健康成长,款式影响学生的形象和气质养成”。

为深入了解目前中学生校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河北省中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众三大群体近千人的问卷调研。及对相关学校领导和校服厂商的走访座谈,从对校服的认知、评价和需求三个方面分析出学生和家长的需求点和社会群众的关注点,希望为今后的中学生校服设计与工艺改进提供参考数据。并且为其他地区的校服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与思路。

一、研究设计:调研三类社会群体,采集近千份数据样本

据初步调查。河北省全省范围内有将近90.0%的学校会为学生定做校服。省内中学生校服主要以运动式校服为主,且款式类似,只有个别学校出现定制的制服套装。此外为控制成本,企业在校服面料选取方面较少考虑学生穿着的舒适度,导致学生对当前的校服满意度不高。

基于对现状的初步了解。我们在调研问卷的设计中主要考虑几方面内容:—方面要了解中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众对校服的重视度及满意度,并详细了解他们不满意的原因;另一方面了解三大群体对校服的主要需求,尤其在校服款式方面的意见倾向。此外,对中学生问卷另设一道主观题。主要了解中学生如何看待校服及对未来校服改良的期待方向。用于弥补前面客观题的不足。

在调研对象的选取和数量方面。针对河北省中学层次差异。样本选择包括省重点中学2所和市重点中学3所。共发放中学生群体调查问卷440份。回收有效问卷424份,其中男生占44.9%,女生占55.1%;共发放家长群体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18份,其中男性家长占35.7%。女性家长占64.3%。另外。通过在市区内对社会群众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社会群体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社会群体包括工人、白领、机关人员等多个职业,年龄跨度从16岁到70岁,涉及范围广泛。全部问卷共发放870份,回收有效问卷832份。回收率达95.6%。

问卷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用绝对数和相对数(%)表示,采用R×C列联表的X2检验。多个独立样本的两两比较采用卡方分割法;有序变量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分析:校服受到普遍重视,但总体满意度较低

结合对调研问卷的汇总分析,目前河北省中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众在对校服的认知、评价和需求三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认知方面:校服重要性得到普遍认可,首要作用是“减少学生攀比心理”

在对“中学生穿着校服是否必要”的调研结果分析中,中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众三组群体选项倾向一致。在832份问卷里,有570份问卷认为穿着校服有必要,占68.5%;有168份问卷认为穿着校服没有必要,占20.2%:有94份问卷持无所谓态度,占11.3%。

通过表1可知,在选择“穿校服是必要的”这570人中,中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众都把“穿着校服可以减少学生的攀比心理”“穿着校服能够约束学生的行为举止”排在前两位。某中学校长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也认为。学生穿着校服非常必要。可以使他们减少在穿衣打扮上花费的时间,更加专注于学业发展。通过表2可知,在168份认为“穿着校服不必要”的问卷中。三个群体主要考虑几方面因素:一是现在的校服款式不美观,设计感差;二是校服限制了学生的穿衣风格,无法表达中学生个性;三是现在的校服没有体现学校文化。

通过对中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众对校服的重视度调查。说明人们普遍认可校服的重要性,但由于目前的校服整体设计不美观,缺乏能够引导学生行为的文化内涵。让一部分中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众对校服持观望态度。

2.评价方面:仅占13.3%的人对校服满意,主要对款式和面料不满意

在“对校服是否满意”的832份问卷调研分析中。表示不满意的有253人,占比30.4%:表示满意的只有111人,占比13.3%;还有468人对校服持一般态度,占比56.3%。另外,在对校服改良方面的调研分析中,三组群体对校服中最需要改良的方面倾向不同:社会群众(48.9%)和中学生(43.6%)都认为当前校服款式重复单一,不能体现学校特点和中学生应有的精神面貌:而中学生家长(45.9%)主要认为目前校服面料不够天然,穿着不舒适。结合学生的主观题。中学生认为当前的校服穿着不舒适:一是服装不合体,过于肥大:二是校服面料易产生静电。吸汗吸湿性差。夏天穿着闷热不透气。此外,中学生还认为校服应区分男女款式。

3.需求方面:校服要“体现校园文化”,运动式+制服式成“新宠”

在對“校服是否应是校园文化的体现”的调查分析结果中,三组群体选项倾向一致,在832份问卷中,有585份问卷认为校服应是校园文化的体现。占比70.3%。

除了对校服缺点的看法外。社会群众主要关注校服的款式方面(42.6%),期望校服能够得体大方,展现学生的青春活力,在设计上突出校园文化特点:中学生家长(32.1%)最关注校服面料的亲肤度。结合学生的主观题。中学生一是关注校服款式是否美观(37.0%);二是关注校服的面料和功能性(26.9%),期望有穿着舒适、款式新颖的校服出现。endprint

在校服款式选择上,三组群体选项倾向一致,绝大多数人选择运动休闲式校服,或者运动休闲式结合制服套装式。说明在学生的日常锻炼中需要穿着方便舒适的运动式校服。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意识到制式校服的规范与美观,运动式校服结合制服式校服将是未来中学生校服改良的方向。

三、改进建议:应综合考虑穿着体验和文化内涵

结合目前河北省中学生校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改良。

1.转变思想观念,深入挖掘校服的文化价值

目前多数学校和家长、学生对校服的认识观念依然陈旧。学校更多考虑到运动功能和价格因素。对校服的改良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如某中学校长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提到。引进制式校服可能会造成校服价格上涨,学生家长对此又比较敏感。所以学校有所顾虑。正因如此。有些学校虽然也定做了制式校服,但规定只有在对外交流或电视访谈这些特殊场合才能穿着。导致制式校服的利用率非常低。

而學生和家长也仅从美观角度期待制式校服的普及,对其所能承载的文化价值理解不深刻。因此,相关群体需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制式校服的美育作用,及其在培育和凸显校园文化方面的重要价值,在校服设计中充分挖掘本校乃至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元素,凸显学校文化甚至是当地文化的特色。

2.注重款式设计,发挥不同校服的不同功能

目前河北省中学生校服有制式校服和运动式校服两种,运动式校服宽松肥大,上下身服装比例不协调:制式校服舒适度不强,欠缺配饰,缺乏文化含义,且男女款式没有做很好的区分。无法起到良好的教育美化作用。由于缺少专业从事校服设计与制作的团队,校服生产制作企业缺乏对校服市场上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艺的认知能力,对学生的需求了解不深入,因此在校服设计上只追求工艺制作的简单。对此,学校应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引导专业设计人员或学生参与校服款式设计。对校服进行合理分类。例如:常服可以采用制式校服。运动则可以采用运动式校服,同时对男女生校服进行有效区分。对此,某校服厂商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也表示,现在随着校服厂商的增多,以及学校在校服设计理念上的不断更新。能否生产合体美观的制式校服、开发多种校服系列成为厂商的竞争焦点所在,他们也开始聘请专业的服装设计师根据每所学校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3.改进色彩面料,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目前河北省中学生校服的色彩设计没有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经常选用高纯度色彩。色彩搭配也不美观。例如:运动式校服多是大红色、砖红色、蓝紫色配深蓝色或黑色;制式校服不分男女,也大多是深色外套,有的配以红色领结。此外,在校服的面料选择方面,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曾于2015年发布国家标准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要求校服中的甲醛和其他有害物质都要符合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但对面料舒适度没有更详细的要求。目前河北省中学生校服主要是合纤面料和经编面料。虽然色泽多样、易洗快干。但吸湿和透气性差。因此,考虑到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学校在今后的校服设计中应该更加注重色彩搭配和面料的选用。

4.提升工艺水平,提高校服舒适度

通过调查分析,笔者发现,价格并不是制约家长选择校服的重要因素。如果提高面料品质与工艺水平。那么家长可以接受相应提高些的校服价格。在工艺方面。应保证校服在出厂前接受纤维检验,确保穿着安全。此外,在运动式校服上,可以针对领口、袖口进行耐磨设计,在功能上增加内带、安全扣、反光条等设计元素。在制式校服上,可以采用微弹性面料,既能保证穿着舒适性,又能实现良好的外观效果。

(编辑 王淑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