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艳华+史晓敏
摘要: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其经济社会发展潜力空间的可控极限。伴随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能力需发力深度探索,为国土资源管理,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借鉴、能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为研究区域,通过优选影响本地区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特色评价指标,综合考量巴彦淖尔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能力。研究发现:运用模糊评价法,按照主成分选取适合区域特点的评价指标并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是较为理想的研究路径之一。同时,通过评价及分析研究知,研究区域巴彦淖尔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通过各种资源的空间合理匹配,加之不同土地开发利用方式在时间上的合理引导和政策管控,巴彦淖尔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能力空间及可调剂空间潜力巨大。为进一步提高巴彦淖尔市土地资源承载能力,需尽快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为加快巴彦淖尔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尽早作出研判。
关键词: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已提上议事日程,其中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及其监测预警机制建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土地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和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各项因子进行筛选,结合巴彦淖尔市的实际情况,运用模糊评价法对巴彦淖尔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可为加快巴彦淖尔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1.研究方法
1.1评价指标的初选
通过对研究区域的深入调研和成果资料分析,发掘影响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包括人口、经济以及社会等众多方面在内的因素。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需要考虑的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土地对经济社会的承载以及土地与人口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匹配协调程度[1]等,根据可控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层次性等原则初选巴彦淖尔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13项,并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在指标筛选前先对初选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1.2评价指标的优选
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初选的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3],借助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的再次筛选。因子分析结果如表2和表3。
借助上述因子分析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形成了三大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9.70%,能够较全面的反映出指标特征。通过分析旋转后载荷矩阵,从三大主成分中提取出7个理想的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拟定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標为:人口密度、人均耕地、土地利用率、人均粮食占有量、单位土地从业人员、禁建区比例和建设用地新增率。
1.3评价指标分级
参考相关文献,结合全国土地利用水平、内蒙古自治区实际用地情况、巴彦淖尔市的土地开发利用水平以及地区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定巴彦淖尔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各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按照上述7个评价指标对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将其划分为3个等级,即V1、V2和V3。V1级表示情况较好,该区域土地资源还有较大的承载能力;V3级表示情况较差,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已经趋于饱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潜力较小,应采取相应对策;V2级表示土地承载情况介于V1级和V2级之间,有一定开发利用潜力,但潜力有限。如表4所示:
1.4综合承载力模糊评价
结合资源环境综合评价的特点,为了使隶属函数在各级之间平滑过渡,消除各等级之间数值相差不大,而评价等级相差一级的跳跃现象,将其进行模糊处理,得出模糊隶属函数评判矩阵R(详见表5)。
根据各评价指标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影响程度的大小,综合运用特尔菲法确定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其权重矩阵为A=[0.165,0.177,0.181,0.134,0.114,0.096,0.133]。进而通过模糊变换,计算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处于0~1之间,越接近于1,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潜力就越大,则该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较高;越接近于0,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潜力就越小,则该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越低。
2.结果及分析
2.1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
评价结果见表6。由此可见,巴彦淖尔市区域整体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对V2的隶属度最大,为0.6727,对V1的隶属度次之,为0.3079,对V3的隶属度最小,仅为0.0194。根据V1、V2、V3评价结果计算得出巴彦淖尔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值为0.6298,表明巴彦淖尔市区域整体土地资源承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综合承载能力总体较好,并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为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根据巴彦淖尔市各旗县区的土地承载力评价分值的大小,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巴彦淖尔市各旗县区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分级,分级结果见表7。
根据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分值,对各旗县区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分级区划,将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五级分区(见图1):
一级区为乌拉特中旗,综合评分值为0.8022,该区内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在巴彦淖尔市区域内相对最强,开发利用潜力最大,对人口和经济都有较大的承载潜力。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承载力角度来看,能够在今后的发展用地方面给予充足的保障,有较大的继续发展的潜力空间。二级区为乌拉特前旗,综合评分值为0.6815,该区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还未达到饱和,且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在巴彦淖尔市相对较强,开发利用潜力也较大,对经济社会和人口均有较高的承载潜力,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提供较为充足的用地保障。三级区为土地承载力一般的区域,包括五原县和磴口县,综合评价分值分别为0.5622和0.6068,该区域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虽未达到饱和,但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土地承载能力强度相对于乌拉特前旗而言较为一般,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对经济社会以及人口也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但承載潜力有限,已不适于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活动,仅能为今后的发展提供较为有限的用地。四级区为土地资源承载力较弱的区域,包括乌拉特后旗和杭锦后旗,综合评价分值分别为0.5450和0.5097,该区内土地承载能力较弱,土地的开发利用潜力也较小,对人口和经济社会的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导致该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有:对于乌拉特后旗而言,虽然占地面积大,但大部分土地处于山后高平原区,目前很难被开发利用;而对于杭锦后旗而言,杭锦后旗的占地面积较小,由于邻近临河区且靠近黄河,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该区域内需要控制用地扩张,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五级区为临河区,综合评价分值为0.4229,是土地资源承载力薄弱区域,该区内土地开发利用已达到相当规模,土地承载已趋于饱和。导致该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有:临河区占地面积较小,由于是巴彦淖尔市政府所在地,其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也较快,导致用地需求不断增加。针对这一现状,需要加大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力度,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进一步控制土地利用强度。
4.结论与对策建议
基于详实基础数据和大量实证研究基础上建立的具有区域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可得出理想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结果,符合地区实际。同时,若真正实现评价结果的价值,尚需实现评价的常态化并建立监测预警机制。通过评价得出,巴彦淖尔市的综合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区域间差异大,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前旗的土地承载能力最强,五原县、磴口县、乌拉特后旗和杭锦后旗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次之,临河区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最弱。为进一步增强巴彦淖尔市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耕地的生态功能作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撑。巴彦淖尔市应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抓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同时,应发挥地区优势,大力保护河套平原的耕地资源,严格控制耕地流失,加大补充耕地力度,保证耕地数量,统筹利用其他农用地,充分发挥耕地的生态功能作用。
(2)合理利用水资源。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区域综合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巴彦淖尔市靠近黄河,水资源丰富,但其工农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对水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多,合理、节约利用水资源也必将成为巴彦淖尔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3)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为实现巴彦淖尔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在不影响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市域内未利用土地,稳定农用地面积,逐步提高土地开发利用强度,保障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同时,按照“逐级管理、规模统筹、空间管制”的原则,统筹管理城乡建设用地,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按照优先布设土地生态屏障网络用地,集中连片保护基本农田,协调基础设施用地,优化城镇村用地布局,拓展农业生产和城乡绿色空间,构建土地利用景观风貌的原则,构建生态良好的土地利用总体格局。
(4)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巴彦淖尔市需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审查调整各类相关规划和用地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大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积极引导利用其他土地和废弃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的长效机制。
(5)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用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是制约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绊脚石。巴彦淖尔市应利用地区优势,倡导绿色低碳、勤俭节约生态文明意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用地,努力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与空间格局,避免造成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不良局面,促使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土地利用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张霞,石宁卓,王树东,等.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5, 35(02):280-287.
[2]李光,吴祈宗.基于结论一致的综合评价数据标准化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1, 41(03):72-77.
[3]刘芊,蓝国赈.基于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法及实证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8(36):111-112+114.
[4]刘瑞亮.模糊综合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武汉市为例[J].特区经济, 2007(12):299-300.
[5]袁丽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综述[J].西部资源, 2013(3):179-181.
[6]向鑫锋.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进展分析[J].西部资源, 2015(05):123-123.
[7]包银花.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西部资源, 2005(05):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