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007)山东省青岛市新昌路小学四(3)班 杨蕊蔓
我是“吓大”的,你可别以为我是厦门大学毕业的,“吓”是害怕、恐惧的“吓”。我从小参加过很多比赛,每次比赛前却都非常紧张和害怕。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参加声乐比赛。比赛前好几天我都睡不踏实,就连我平时最喜欢吃的大虾都不那么鲜美了。比赛那天,我早早就起床了,不停地喝水、咽唾沫。到了比赛现场,更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两只手不由自主地拽着衣角,鼻子尖儿冒出了细细的汗珠,小心脏都要跳出来了。不管看到妈妈还是老师,我嘴巴里就会说三个字:“好紧张!”当主持人念到我的名字时,我心里一惊,“这么快?”我哆哆嗦嗦地走上台,眼皮向下耷拉着,都不敢直视观众。音乐响起来,我刚唱出第一句,就被自己的声音给惊着了,颤抖的声音就像一只小绵羊的叫声。完了完了,这回可演砸了!我尽力调整呼吸,安慰自己:既然砸了,索性放开唱吧!没想到,我一放松,声音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自然流畅,“紧张”这只害虫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当我忐忑不安地走下台时,身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竟然成功了?简直太意外了!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我经历的“惊吓”不断。就像那次朗诵比赛,开始几句我还勉强保持正常状态,可不知怎么了,大脑突然短路,一句词也想不起来。我像一截木头似的站在那里,脑袋里像飞进了蜜蜂,“嗡嗡”直响。只能豁出去了,我心一横,慷慨激昂地自由发挥起来,没想到,说着说着,后面的演讲内容又都想起来了。评委们为我勇敢的举动鼓起掌来。其实,我连自己在台上说了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这时,妈妈走过来对我说:“臭丫头,你自由发挥的这段,很精彩嘛!”我仰起脸看着妈妈,她一脸的认真劲儿,看起来不像是故意哄我的。
经过了一次次“惊吓”的考验,我好像明白了——到底在害怕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其实,我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去做,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心理”小贴士
心理活动往往都伴随着相应的动作、神态、语言,所以在心理描写时,小星星们可以像小作者一样联合动作、神态、语言一起描写。现在就请小星星们把文中这样的句子画出来,细细体会一下吧。(葵花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