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武汉一中 湖北武汉 430000)
古人说:“大道至简。”同样,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也该是极简约的课堂。而我们有些老师喜欢把课文讲“胖”教“肿”。因此,要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低耗,为当前的语文课堂“瘦身”,变繁琐为简约当是必由之路。简约率真不是简单粗糙,而是举重若轻、删繁就简,把非课堂的因素、非学科的本质彻底摒除,是“返于自然、归于纯净”的艺术境界,有“体素储洁,乘月返真”的洗炼之美。
教学目标简明是实现“简约”课堂的关键。教学目标是课堂的“心脏”,它就是方向,就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手段的运用和课堂问题的设计,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等。一堂课设定的目标太多,每个目标都想抓,什么也舍不得丢掉,那么你的课只能是什么都抓不了,什么都抓不好。一堂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标是制定不完的。这时就需要智慧教学,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制定最简明有效的目标,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目标要因课而异,因学生而异,这样学生才能把握文本脉搏 。
有位老师教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把欣赏王羲之的书法美作为目标之一。一开始就出示书法作品并展开讨论,既有书法章法的分析,又有20 多个“之”字写法不同的比较,对其书法地位更是竭尽赞美。尽管书法的确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的确是书中圣品,但作为语文课,目标还是应该集中在序文的阅读欣赏上。目标多了,必然影响主要目标的实现。鱼和熊掌难以兼得,书法欣赏多了,结果使文章的阅读和学习失去了保证。
教学环节的简要,是实现“简约”课堂的支撑。教学环节从三方面分析:导入、提问、拓展。
1.导入简捷:简约有效,快速引导新知探究。在优质课,公开课上,老师们为了有个非同寻常的开头,对于课堂的导入总是绞尽脑汁,花样百出。有些甚至不惜花费多时来调节气氛,或是拐弯抹角地创设一些情境,这完全没必要。课堂导入应简洁明了些,抓紧课堂时间,用短短几分钟就抓住学生心理和情感,设疑,激趣,深深吸引住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切不可在导入上花费大量时间,影响新知识教学。
2.提问简化:精简问题,给学生以探究的广袤天空。“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被摒弃,可“满堂问”的语文课堂却依然充斥着我们的日常语文教学。好的提问有启发学生思考作用,但一堂课如果出现几十个问题,大问题又被支解成许多的小问题,学生忙于应付老师的问题,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问题转,这样一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在这不停的“问”与“答”中消耗掉,反而使学生没法进行读书与思考。因此教师就应该注意自己提问准确精炼,一语中的,问题既符合文本特点,更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推进。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巧设疑点,彰显特点,凸显亮点,填补空白点,即所谓“问在点子上了”。
3.拓展简练:正确处理课文与补充材料之间的关系。恰当地补充课外阅读材料,能够帮助学生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反之,则会浪费教学时间,增加教学负担。有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公开课,设计五个环节: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用时3分钟)第二环节学生介绍作家作品,教师出示幻灯片补充。(用时3分钟)第三环节理清思路,学生分析并概括,教师点拨第8段归于第三部分的理由。(用时8分钟)第四环节诵读感知,文本探究。(用时18分钟)第五环节拓展延伸:谈谈你对现实中父爱和母爱的感受(用时12分钟)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如何实践者两种爱。(用时5分钟)课例想当然的从课文某处内容、某点“由头”---父爱与母爱随意生发开去,轻文本重拓展,本末倒置,淡化了文中语言本身的哲思,转移了教学重心,削弱了文本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如此学生爱父母的人文情怀的养成也成了无本之木。
教学语言的简洁,是实现“简约”课堂的基石。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一位优秀教师来说,具有渊博的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传授知识的教学语言也同等重要,而这一点一些教师没有花很多的工夫去研究,教学语言要么无力,要么啰嗦,缺少美感。在笔者所听之课,从新课到作文课,从作文课到复习课,很多老师包括青年教师,课上总是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尽显自己的语文功底与口才,而学生表达机会少,被动参与多。这样培养学生的“说”的能力何以体现?要构建简约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做到简明生动流畅,又富有感染力。
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在导入这篇课文时,有位老师用“一位有着民族脊梁的知识分子、一位才情如水的作家学者,一位在大革命低潮时苦闷压抑的文人志士,当他走过一片荷塘,也走过自己内心的纷乱搅扰,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也走进他的美丽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体会一下朱先生文笔和情怀”在这个导语中,他将朱自清先生的人品、文品,教学中的情感、文字学习要求,都表达了出来,同时,一组排比,也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也符合《荷塘月色》的语言特点,内容不多,却简约有致。
教学方法的简易,是实现“简约”课堂的“润滑剂”。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选择教学方法应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哪种方法简便、有效,利于学生亲密接触文本,利于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我们就采用哪种方法。
1.简化多媒体。多媒体课件以其声、形色的统一,形象直观地展示教材内容,显示了现代科技的巨大魅力。然而,在平常教学中,教师虽然在行为上操纵着媒体,但精神却被媒体所操纵,学生视听显然是被媒体所吸引,思维被媒体所束缚,师生共同成为“被媒体牵着鼻子走的人”。一位高中老师教学戴望舒的《雨巷》,要求学生根据诗句想象诗歌意境。可是同时却用PPT 一幕幕展现出他自己想象的故事情景,还深情地配上旁白。这样的手段和形式实在是煞风景,把一个好端端的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彻底破坏了。有的老师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做8 张之多的图片,有的文言文达20多张ppt。备课不能说不用心,但效果恰恰适得其反。诸如此类意图不明、效果不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都在该减可减之列。
2.简化分组讨论。《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于是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中出现了不少看似“热烈的讨论”和“热闹的探究”,一节课让学生“讨论”不止,老师乐此不疲。但细细品来,却存在一些问题:①在大多数学生都比较明了的知识点上设置“讨论”、“探究”环节,这是形式主义的的讨论和探究,虚无实效。②一堂课中设置的合作探究活动过多,导致每一个探究活动都缺乏深度和广度,没有取到探究的效果,也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③设置的“讨论”、“探究”活动不切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因此,高中语文简约课堂要求合作探究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仔细摸清“合作探究点”,使探究的深度、探究内容的广度、探究对象的参与度都有所提高,要讲究高效。
在朴实简约而有效的语文课堂里,也许没有热热闹闹的场面,也许没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设计,却流淌着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保持一种简约之美,达到“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色”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