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中如何去行政化

2018-02-23 20:47:39
关键词:行政化权力学术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云南昆明 650228)

近几年各大高校的管理活动中逐渐暴露中行政化色彩浓厚的问题,在这种管理体制中,行政人员不仅承担着学校的教学工作,还是学校的重要管理人员,多重角色的安排使得高校的管理质量有所下降。2010年国家针对高校教育工作出台了发展纲要,其中明确指出高校应当坚持政校分开,重新调整政府、学校以及企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办学的质量。近几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在改革管理方面都做出了许多的尝试和创新,但是始终没有质的突破。从目前建立起来的现代高校制度来看,很多的制度理念都没有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因此高校的管理工作应当尽快走出这些误区,以去行政化作为高校改革的目标,创新高校的管理模式。[1]

一、高校管理工作行政化的概述

1.高校去行政化的概念

对于高校去行政化的概念,学术界一直都未达成一致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高校行政化就是指高校的管理工作完全沿袭了政府的行政化管理模式,采用科层制的管理办法,行政权力完全干涉了校内各项事物活动。有的学者认为高校行政化完全忽略了教育规律,过多地以来行政权力来管理学校,采用行政化的运行机制。笔者认为高校行政化是指高校作为重要的社会服务组织,但是却与其它服务组织发展规律相背离;高校并不是政府行政机关,但是各项活动却又都受到上级行政机关的干预,使其没有自主管理的权力。因此高校去行政化就是要改变现有的高校管理模式,提高高效管理的自主性,从而提升高校管理的质量。

2.高校行政化的表现

(1)外部体现

高校管理中行政化从外部表现来看,就是不考虑正常的教学规律,而是完全借助于行政手段来管理学校,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一是在高校的行政机构设置中,高校受到教育部的管理控制太严重,每个机构的人员配置都是由该行政机关直接安排,教师的职称评比、年终考核、学校学位点的设置等等也都完全交由行政机关来制定,表现出了行政机关对高校管理工作的掌控。同时从高校的教学经费来看,这些教学经费是由行政部门直接划拨,高校的经济受到了行政部门的控制;二是从等级划分上来看,高校根据是否直接隶属于教育部,可以分为“211”“985”和普通学校;根据行政等级可以划分为重点与非重点两种。这种等级划分的方式无形中拉开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同时这种划分方式并不是按照每个学校的学术发展情况,而是完全根据行政等级,显得尤为不公。

(2)内部体现

从外部上来看,行政化色彩浓厚主要表现在政府部门与学校之间掌控与被掌控的关系,而从内部来看,行政化主要体现在学校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学校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上,从校长到院长到辅导员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有些高位管理者可能不具备一定的学术造诣,但是却处于管理者的岗位,而有些人员虽然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但是受到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却不能在学术活动中参与最终决策,这很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在学校内部管理活动中也存在着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的问题,有些高校行政岗位人员会滥用自己的行政权力干预到学术活动,影响学术质量。很多高校都采用的是一把手包办学校各项活动的管理方式,行政权力集中在某几个岗位少数人的手里,而许多基层的学术人员往往要服从这些少数人的工作安排,但事实上这些人可能对教育规律和教育方式并不是很精通,这也可能导致学术权力越来越边缘化。

二、高校去行政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1.必要性分析

首先去行政化是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鼓励老师学生更多地探索真理、发掘真理,用科学知识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实践经验也表明,大学学术化水平越高,其追求真理更加彻底。因此对于大学发展而言,不能对专家学者有太多的束缚,应当为他们探索科学真理提供更大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其次,去行政化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高校去行政化是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去行政化之后高校可以更好地为国家社会提供服务。随着高校去行政化工作的不断推进,高校的管理制度也会越来越科学,传统上以政府为主导的高效管理模式逐渐被高校自主管理所取代,这也有助于高校本质功能的发挥。

2.可行性分析

首先高校去行政化工作有充足的法律保障。在2010年针对教育改革制定的纲要中,直接明确规定了应当将行政管理工作与教育工作相分离,不能运用行政权力来干预到教育工作。因为教育工作与行政工作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工作,如果一味坚持用行政权力来管理教育活动,那么教学活动很难继续开展下去。

其次高校去行政化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支持。目前国家经济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而高校的发展对国家经济起到很大的帮助。如果解决掉高校行政化管理的问题,高校就可以轻松上阵,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自从高校改革确定要去行政化之后,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比如人大的校长就指出:高效管理工作应当采用一种新的管理制度,从而取代过去的传统行政级别的管理方法,这样可以方便学校与社会更好地融合。[2]

三、高校区行政化面临的困境

1.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

从最早出现了教育工作以来,教育始终与行政管理相结合,始终坚持的都是“官办官管”的管理制度,即通常来说都是由政府部门掌控了教育工作的管理权和主导权,并且学校内部管理中也有很严格的等级制度。自古以来教育体制被氛围私学和官学两种,官学指的是由政府出任其下属学校的主要管理人员,私学指的是政府部门负责监督教育活动的开展。受到这种传统教育制度的影响,教育工作始终都被附上了行政权力,在某个固定时期也成为统治着管理国家的重要工具。由此可见行政化已经在高效管理模式中根深蒂固,这种思想也为去行政化工作带来了许多的阻碍。除此以外,传统的科举考试制度也将教育和做官两者联系在了一起,在公办高校中,校长和党委书记以及其他部门负责人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行政级别。在这种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高校的管理者盲目地追求升职和提高学校教育级别,这也是去行政化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

2.政府与大学关系比较错乱

无论是从管理方式,还是性质职能来看,高校和政府两者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组织。从传统的教育体制来看,管理者始终没有理清高校和政府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的大学长期处于外界资本的资助下,正是因为对外来资金的过多依赖,也使得很多大学缺乏自治性。从实践上来看,高校目前的办学经费过多的依赖于政府部门的拨款,这也使得高校过多地依赖于政府部门,这种附属性质的关系使学校是去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如何理清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我国教育界面临的难题,也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必然要涉及到权力的重新分配。虽然我国已经从立法的角度保障了高校自治的权力,但是从人事管理、学科设置等于教育工作直接相关的项目上来看,仍然脱离不了政府部门的控制。

四、高校管理工作去行政化的渠道

1.理清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

要想使学校的管理工作真正摆脱行政化色彩的束缚,就应当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理清楚政府部门与各个高校之间的关系,增强学校自主办学的权力。转变政府职能意味着政府部门减少直接关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次数,由原先的直接管理者逐渐转变为学校工作的监管者,通过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为学校自主办学提供更多的法律保障,这也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体现。

首先政府部门应当保证各大高校学术活动的开展,为学校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保证学校各项科研活动可以顺利进行。对于经费的使用,政府更多承担的是监管者的角色,而对于资金运用的项目以及运用方式,则交由学校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其次在学校发展的监管中,政府仍然应当定期对学校的发展进行考核评估,但是评估主体应当由政府转变为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该第三方机构是独立于高校和政府的主体,评估考核的结果更加具有权威性;最后在服务高校发展的环节上,政府应当收集各个高校的信息资料,并且发布到网站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也方便高校及时了解社会群众对办学的需求。

2.处理好学术权与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传统意义上对学术权的理解是,老师对于学校管理所享有的权力,但是这种理解也是比较片面的。从学校发展角度来看,学术权指的是相关的教育人员对学校教育工作、科研工作、学位设置等方面享有的管理权力。针对目前行政化色彩浓厚的现象,高校的管理工作应当强化学术权的地位。

从学校管理实质上来看,学校的管理工作应当追求的是民主平等,因此应当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民主机制,来保证学术权的行使。一方面,学校的每个行政机构管理人员应当由全校师生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来产生,而不是由上级行政机构通以直接任命的方式产生。被选拔出来的管理人员应当由自主决定权,可以自己决定学校教学工作、职称评定等问题;另一方面,应当适当缩减学校党政机构的数量,更加凸显学校的学术化色彩。如果行政机构对学校的管理工作介入太多,则可能影响到学术权力的发挥。

3.坚持依法管理学校

高校管理工作的去行政化,其实是为需要为高校管理工作赋予更多的自主权。长期以来高校都隶属于不同行政部门的管理中,政府对学校的教学活动干预的太多,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扰乱了学校正常的管理秩序。行政化管理模式的长期存在,也使很多人认为高校就应当交由政府部门来管理。为了纠正这种错误的理念,国家应当通过立法的方式来肯定学校的自主办学权力,同时通过法律的方式明确高校自主权的范围与行使方式,使高校的自主办学有了法律的保障。从高校自身层面来说,有了法律制度的明确约束,可以避免散漫管理现象的出现,教师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4.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

高校要想真正实现去行政化,应当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管控为主的办学理念,逐渐向服务型的理念转变。具体来说只有高校的管理者从思想上改变学校管理理念,才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学校去行政化的阻碍,从本质上改变学校目前的教育模式。建立服务型的办学理念,并不是指高校完全摒弃传统的管理思想,而是将原本行政权力直接干预的方式转变为高校管理活动提供服务。高校的管理活动也需要依靠行政部门加以规范和指导,因此高校在转变理念的基础上,应当寻求与行政机构之间的平衡,使行政权力可以更好地为高校管理工作提供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长久以来受到制度、文化、思想的影响,高校的日常管理活动中行政化色彩比较浓厚,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使高校教学质量有所下降。高校的去行政化工作是个系统庞大的工程,在去行政化活动中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高校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坚持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管理学校,从而使高校管理工作可以真正摆脱行政化的色彩。

[1]陈敏虹.高校管理何以“去行政化”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8)∶98-100.

[2]李秀然.高校行政化问题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0)∶293-294.

猜你喜欢
行政化权力学术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中国博物馆(2019年2期)2019-12-07 05:40:44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电影(2019年6期)2019-09-02 01:42:38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 01:14:22
高校行政化与去行政化探析
高等学校“去行政化”路径探索
出版与印刷(2016年3期)2016-02-02 01:20:07
权力的网络
博客天下(2015年12期)2015-09-23 01:47:57
去行政化 必越的关山
中国卫生(2014年8期)2014-11-12 13:00:52
“去行政化”破冰试水
中国卫生(2014年8期)2014-11-12 13:00:50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清风(2014年10期)2014-09-08 13:11:04
唤醒沉睡的权力
浙江人大(2014年8期)2014-03-20 16: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