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访谈节目主持人言语打断功能探微
——以新闻访谈节目《面对面》为例

2018-02-23 23:15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8期
关键词:面对面谈话受访者

王 瑜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在电视新闻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言语打断功能目的明确,打断作为一种推进式的话语策略,采访者可以通过它获取更多信息、把控节目节奏与方向,从而推进话语进程。因此,言语打断行为是电视新闻访谈节目主持人较常用的技巧之一。

电视新闻访谈节目《面对面》每一期节目选题大多根据当下具有话题度、影响力的事件来确定,这就要求主持人在一定时间内尽可能攫取到更多信息。经过分析,笔者将言语打断行为分为合作型打断和非合作型打断。其中,合作型打断包括认同型打断、帮辅型打断和阐释型打断。非合作型打断包括把控型打断和质询型打断。

1 合作型打断

合作型打断从实际意义上讲即在谈话过程中认同、支持受访者的观点并加以补充阐释,一般来说,合作型打断会使双方谈话更加团结,主持人不去抢夺话语权或干扰谈话节奏。它会更好地帮助受访者表达,也会使受众更易于理解并接收节目传递的信息。

1.1 认同型打断

使用认同型打断时,一般表示的是主持人对当前说话方观点、看法的认同。这体现的是双方产生了共鸣,使用此种打断可以激发受访者的表达欲望,同时也将受众带入情境中。例如:

夏伯渝:当我第一眼看到珠峰的时候,觉得它特别壮观,特别雄伟。(打断)

记者:对人是有冲击的。

夏伯渝:对,当我第一次跨越冰裂缝的时候,当时我确实没有见过。

此处对话用的就是认同型打断,受访者在形容第一次看到珠峰的心理感受时,主持人打断后给予了积极响应,充分表示肯定以配合受访者,表达自己相似的感受;同时,也顾及到受众的心理认知,使受访者表达的意思更完整、直观。

1.2 帮辅型打断

访谈节目进行过程中,受访者由于环境、心理等因素,有时会出现语塞、词不达意的情况。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受访者无法找到准确的词语表述内容或表达感受,从而很难和主持人及受众形成有效沟通。当这类情形出现时,主持人可能会进行适时打断,以帮辅受访者,使节目顺利进行。例如:

王威母亲:我当时就在想,如果这个病要是我能长,我能替孩子,我真的都觉得别让孩子再去长……(打断)

记者:当妈的都会这么想。

王威母亲:对,哪怕这个罪我受,别长在孩子身上。

这一期节目主持人董倩采访了抗癌女孩王威的母亲。由于其谈到过去的经历时情绪比较激动,有些语句在表达过程中不是很顺畅,这时主持人帮助受访者完整地表达想法,既能拉近双方的距离,也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有效表达。

1.3 阐释型打断

节目进行过程中,受访者在表述时一旦出现语言重复赘余、无法或难以将个人的想法表达清楚时,就需要主持人对内容进一步去总结和阐释,由此可以更好地向受众传递有效信息,更高效地推进话语进程。例如:

魏母:就是,万一要不录取,我怎么办?我就觉得特别特别地,真的担心,最主要的担心就是……(打断)

记者:因为你们的生活是经不起一点点风吹草动的,是吧。

魏祥作为一名身体有缺陷的高考生,请求清华大学能够提供住所给他和他的母亲。清华大学回复,要尽力帮助魏祥。主持人在对魏祥的母亲进行访问时,谈及此事对于他们生活的影响,魏母提到了自己的担忧,不过她没有将自己担忧的原因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于是主持人适时地进行打断,通过对其上文表述分析加推断,将其担心的原因清楚地表达出来,总结性地阐释受访者话语的意思。

在电视新闻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会参与整个谈话过程、把控现场节奏,同时有效传递信息。有时嘉宾无法清晰表述,主持人通过打断的方式进行适当协助,使受众更好地获取信息。基于这样的考量,合作型打断具有更高的自由度。

2 非合作型打断

非合作型打断也可以理解为冲突性打断,当主持人觉察出与受访者的谈话偏离主题或质疑受访者的谈话内容时,会不得已强行打断对方,中止正在交谈的话题,通过取得发言权的方式回归话题、推进话题或改变话题。

2.1 把控型打断

把控型打断指的是出于对话题方向整体把控的考量,主持人与受访者谈话时,需要打断受访者的话,并开启下一话题。例如:

记者:信息传递过程中魏祥的事情,包括你不希望被别人知道的家里的私事,必须你自己面对的就被人知道了。

魏母:就是。(打断)

记者:你们生活很难,也都过来了,这主要是你们的努力,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少不了别人伸手相助,是吧。

魏母:但我还是不想上网都打电话来说,这么多年也不知道我这么辛苦。

记者:是不想接受别人同情的眼神。

由于在前一部分的谈话中,魏母已多次表示家庭生活的艰苦以及对于家庭隐私的重视,受众已经充分接收到这些信息。不过这些问题仅仅停留于表层,若要深挖其中原因就必须由主持人引导其走入下一话题。因此,主持人在受访者表示肯定后进行打断,通过是非问句的方式另起话题,从而归结受访者的心理状态。

2.2 质询型打断

主持人在与受访者交流时,对受访者表述的内容产生质疑、兴趣或是受访者未清晰表达重要信息时,一般会打断并进行提问,使事实更加清楚明晰。例如:

记者:这种化学试剂,它的毒性因为你做过试验,你是心里有数的是吧。

林:我知道它对肝脏有损伤。

记者:有多大的损伤?

林:可能导致死亡,当时可能没有想到。(打断)

记者:是没有想到,还是不知道,还是没有把握?

林:没想到。实际上我也没有把握。

记者:你没有把握。

林:对。

受访者在回答主持人提问时,意思并不清晰,而主持人打断之后提问的几个关键词在区别受访者的心理动机上有重要作用,性质也完全不同。受访者做出回答后,主持人敏锐地捕捉到对方回应时的心理状态,发现对方在用词上含混不清,因此,及时打断,对其回答进行质询。这种质询性的打断非常有必要,会使一些模棱两可的信息清晰明了,从而理清新闻事实,将真相展现在受众面前。

《面对面》节目中,每个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特点各不相同,话题的敏感度也有差别。有些受访者相对健谈,有些则不善言辞,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滔滔不绝或重复拖沓,因此,主持人需要进行有效的干预以达到信息“质”与“量”的要求。有时,主持人对于受访者的回应表示不认同甚至质疑,需要通过非合作型打断的方式使其对问题做进一步解释,将话题引向深入。

电视新闻节目访谈开始时,主持人与受访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虽然主持人在主导话语走向,但还是不可随意打断受访者的谈话,否则将给予受访者和受众压迫感、紧张感。不过,为达到访问目的,主持人需要运用一定的打断策略,灵活使用打断技巧,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功能。

主持人在打断时,需要注重对话语场及情境的观察、思考和反应,从而求证新闻事实,揭露事件真相。实际上,打断行为的初衷并非争抢话语,而是通过对受访者表示支持或暂时阻止的方式最大化挖掘信息,实现打断行为最终为信息服务的功能。无论合作型打断还是非合作型打断,主持人都应在充分理解其功能的基础上,真正将打断策略带入语境,这样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用。

猜你喜欢
面对面谈话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美国总统大选的“面对面”
韩检方要“面对面”调查朴槿惠
(1)阅读理解两则
关于《辽沈决战》一书的谈话(一九八三年八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