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龙
(作者单位:天水广播电视台)
在“天水7·25暴洪泥石流灾害”报道中,天水广播电视台《直播天水》栏目立足灾情本身及其影响,依靠信息立体传播、直观形象思维、现场纪实再现等电视媒介优势,客观全面、及时同步、感性理性地报道灾情救灾,大量来自第一线的具有“地缘性、实用性和服务性”的第一手信息,以不同的视角、生动的语言、感人的画面,全方位呈现天水军民抗洪壮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然而,综观此次抗洪救灾采访报道实践,因细节疏忽而导致的失误却时有发生,虽然经过后期处理,均得到了较好解决,但由此反映出的问题非常值得深思。
首先,灾情就是命令。50年一遇、持续30天的暴洪灾害,考验着天水广播电视台的媒体品格、社会责任、反应速度和传播实力。“第一时间、第一速度、第一现场”成为灾难报道的常态,但个别记者由于采访准备方面的“疏忽”,给采访带来了不少困扰。
其次,采访工具应准备齐全。在此次抗洪救灾报道中,在灾区电力通讯不通、道路桥梁被毁的情况下,《直播天水》栏目记者徒步30 km挺近娘娘坝镇重灾区李子园探查灾情,可谓是一路坎坷、一路惊险,但到了灾区才发现,虽然可拍摄的新闻点很多,但因摄像机电量不足、录像带时长不足等原因导致许多现场画面没有拍摄,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接到采访任务后,记者首先应检查摄像机功能是否正常、电池电量是否充足、磁带录制是否正常、话筒有无杂音、连接线是否短路、三脚架是否备齐、防雨罩是否破损等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以保障拍摄工作顺利进行。
再则,新闻背景应心中有数。作为一名记者,无论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灾难,灾区的地理位置、地质状况、交通线路和灾害的性质、原因及危害程度,这些都是采访前必做的功课,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在“天水7·25暴洪泥石流灾害”报道中,由于对新闻背景获知较少,导致记者无功而返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面对灾难,只有对采访内容、行进路线、救灾知识等这一系列背景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把握住报道重点,才能避免到达现场后手忙脚乱甚至无功而返。特别是像暴洪泥石流、地震等新闻,如果记者事先对次生灾害、救灾知识等有所了解,就能够在报道中加以警示披露,避免救援力量到达灾区后盲目工作。
最后,应急物品应携带充分。灾区生活条件、工作条件等都是非常态的,采访中时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障碍。因此,作为记者对困难一定要考虑到位。赴灾区报道,最好能提前准备好食物、水、雨衣雨靴、常用药品等应急物品;结合灾区的实际情况,对交通、通讯等提前研判,携带备用手机或卫星电话,事先搜集水利、交通、武警、消防等部门联系人的电话,以备不时之需。另外,记者要做好采访现场各种突发事件处置预案,不要单独前往重灾区采访,而要多与解放军、武警、消防等专业救援队伍沟通,与他们同进共退,确保人身安全。
如今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型传播手段的普及,新闻来源和人们的接受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作为传统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如何克服信息的不及时、不透明,当好鉴定者、释义者、调查者、见证者,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准确性、客观性,仍然是当下各大媒体面临的普遍问题。
随着广播电视传播技术的更新换代,实时连线、卫星直播成了灾难新闻报道的常态。但对于地市级媒体而言,由于受到灾区条件、传输手段的限制,记者所见所闻很难做到“第一时间”播出,有的即使播了也成了旧闻。面对这样的窘境,作为记者应善于借助微博、微信等其他传播方式,弥补信息采集手段单一、信息来源受限的不足。《直播天水》栏目记者在赴李子园重灾区采访的过程中,由于通讯中断,为第一时间发回报道,借用了蓝天救援队的卫星电话,以电话连线方式第一时间传回、播出了重灾区灾情,虽然只有短短的50秒的电话录音采访,却引发了社会各方的关注,成为当时全国首个进入重灾区腹地采访、首次报道重灾区灾情的媒体。
灾难报道好不好,取决于采访够不够深入,能不能捕捉到最真实、最生动的现场。面对灾区复杂的情况,记者深入灾区采访报道,肯定要比平常的采访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的罪。在“天水7·25暴洪泥石流灾害”报道中,70多名一线记者每天都驻守在重点险段、关键节点和重灾区,实时连线报道、冒雨出镜解说、徒步挺近重灾区调查受灾状况,用坚守、责任、付出传回珍贵的稿件,有力地引导了舆论。因此,对于电视记者来说,只有秉承吃苦耐劳、不怕艰难、耐心细致、深入挖掘、坚持到底的顽强作风,才能克服灾难报道中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浮于表面、缺乏深度的弊病,采编出有深度、有温度、有广度的精品力作。
突然降临的灾难打破了人们日常的生活节奏,也扰乱了媒体的传播秩序。获得灾害信息、了解救灾进程,是所有人的共同期待。作为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发布新闻是职责所在。
电视是声画一体的艺术,其长处于再现真实的现场。相比纸质和广播媒体而言,在灾难报道中,电视新闻可以通过真实的声音和连续生动的画面将灾难信息及时传达给观众,让大家有“眼见为实”的震撼感觉,但太过直白、刺激的镜头会引发不好的传播效果。如《直播天水》刊播的“一老人坠入藉河溺亡”“本台记者徒步八公里进入灾区采访”报道,记者在图像编辑过程中未对尸体打捞、遇难人员手部特写的镜头进行处理,过于直白、残忍,强烈刺激了观众的视觉神经,加剧了人们内心的恐惧和反感,为此,后续播出时对画面作了模糊处理。因此,作为媒体,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我们更要充分考虑和顾及人的感情,包括对死者的尊重。电视记者在报道灾难时,应对灾难场面进行适当的节制性处理,有意识地控制过于暴力、血腥、恐怖的镜头,避免这些“新闻元素”刺激受众情绪。当然,基于传播目的,应把事实传递出去,这就需要讲究拍摄编辑技巧:拍摄全景镜头、对小细节模糊处理,这样既保留了真实性,又考虑到了受众的接受能力。
灾难是人类无法左右的,但灾难给人们带来的精神痛楚、心灵创伤的恢复却在很大程度上与媒体息息相关。恰当的处理可以转变受众的某些消极情绪,反之,则会背离报道主题。灾难性事件的特点就是具有巨大的危害性,灾难报道的感情基调也应是严肃、沉重的。因此,在灾难性报道过程中,媒体一方面要报道好灾情,另一方面要把握准感情倾向,尊重其隐私、情感、人格尊严;论证灾难信息对于受众乃至社会的影响,符合公众利益,切忌过度渲染;在对灾难新闻的采访、报道用语、镜头选择等环节贯彻并体现“以人为本”的采编思路,只有这样,才能让报道具备亲和力、影响力和感染力,获得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力。
总的来说,在灾难性报道中,电视媒体不仅要全景呈现灾情和救灾,更不可忽略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这样才能为抗灾救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