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采访:记者与受访者的心理换位

2018-02-23 23:15魏令怡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8期
关键词:受访者状态孩子

魏令怡

(作者单位:成都广播电视台)

被大家熟知和喜爱的电视访谈人,很大部分是因为听他说话、听他采访很舒服、很亲切,交谈时恰到好处。这种恰到好处,使记者能够很好地处理与受访者的心理换位,让受访者在放松的心理状态下进入他的世界,进入他熟悉的语境,从而有欲望和你交流。

1 采访前的心理准备

在准备采访之前,记者除了需要准备相关采访材料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准备用什么心理,什么立场,什么状态“入场”。无论用什么方式开始你的采访,都需要对受访者的心理状态有一个预判,使采访时记者与受访者有更好的心理沟通和理解。

采访者的心理视角往往代表了采访者的立场、态度和情绪,也反映采访者的业务素质和人文素养。常见的心理视角有三种:俯视、平视、仰视。

俯视,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有一种让受访者不得不接受采访的姿态,有一种自以为是的采访态度,或者是带有一种廉价同情的目光在审视采访对象。这种俯视的状态会使受访者不自信,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采访效果。我采访过一个小女孩,父母去世后留下了她和一个年幼的弟弟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小女孩很懂事,放学回来就帮着做农活、做饭,但她们几乎没有经济收入,让她拿不出钱去上学,面临辍学。为了帮助这个品学兼优的女孩儿,我们准备做一次报道,呼吁社会关注。采访中,当面对很多摄像机时,孩子特别紧张,几乎不回答我们任何问题,这个时候旁边一个记者可能有些着急,当着孩子的面对村上来的干部说:“麻烦老师给娃娃做下工作,她不配合,我们怎么表达他们家很恼火?怎么去展现她和弟弟都读不上书的事实,我们是过来帮她的,麻烦做下工作。”我注意到在听见这段话时,这个女孩儿的窘态,眼里转着泪水,脸上泛着潮红。我知道这次的采访是做不成了。虽然没有直接给孩子说,但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让原本就有些不自信的孩子彻底地关上了心里的门。而后,孩子一直不肯再说话,导致所有的素材都是采访奶奶、村上的乡亲等等,虽然也把想要表达的内容展现出来了,但由于缺少孩子内心的声音,节目始终缺了一些“魂”。回过头来看,如果当时能够“慢”下来,在采访前先观察一下孩子的状态和性格特征,能够在采访前先聊聊采访以外的话题,先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试着让孩子放下心中的芥蒂和恐惧,有一些熟悉感后,再试着聊聊采访内容,最后在孩子稍微放下戒备的时候进行采访,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平视,听上去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却容易让记者对被观察者采取认同的态度,有可能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比如最常见的,有的记者盲目地认为把受访者当作是自己的朋友,会让对方放松,就会表现出对受访者无限的信任,几乎会是采访对象说什么就录什么。但实际上,真正放松的那个人,就成了记者本身,当记者放松“警惕”或者“嗅觉”时,采访出来的素材几乎都是浅薄的或者索然无味的资料。比如说,残疾预防日宣传活动上,不少的医生来到现场宣传疾病预防知识,同时进行义诊,在采访的环节需要医生表达今天来到现场的目的时,我曾直接给一位医生说:“没关系,不用聊了您就直接简单说说,今天来这个活动的目的就可以了。”我充满自信的以为,医生一定会贴合残疾预防来回答,没想到这位眼科医生说:“我们就是过来做义诊,很多老年人不重视眼睛的疾病,我们免费帮他们检查一下,让他们知道眼睛出了哪些问题,好就诊。”所以说,作为受访人,他们并不知道记者想要的达到的采访目的究竟是什么,如果只是简单地给对方一个大框架,他也只能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内回答问题。所以作为记者就应该尽可能地表达清楚自己的采访意图,了解受访者做某件事的多种角度立场,然后帮助受访人提取适合节目立意的东西,来共同完成采访。因此平视的心理换位,是尽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使受访者能自然地跟随采访者的思路,顺利完成采访。

仰视,仰视则容易因为对受访者产生了尊敬、景仰之感,而导致狭隘和听之任之。就在不久前,在采访一位医生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体验。由于受访人在学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同时采访时间只给了十分钟,所以在去之前内心深处就是紧张的和彷徨的。而这种紧张和彷徨导致一开头就很不顺利,怎么都进入不了状态:因为在自己内心深处,就觉得比人低一等,有了不自信的暗示。导致受访者也不知道你究竟想问什么,渐渐变得浮躁希望尽快结束这段采访。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慌忙的我只好把设计好的问题提出来,但当这位医师稍微质疑我的问题,或有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时,我几乎毫无反抗地立刻“缴械投降”。之后便被动地让自己的思维被受访者带走,毫无招架能力。面对这一类的受访者,我认为应该提前多做准备,了解受访者的背景资料、学科成果等等,给自己足够的底气和自信去和受访者交流,并且明确自己的采访意图,理清思路,让受访者跟着自己的节奏完成采访。

2 见面后的“聊一下”,铺砌心理换位的桥梁

在大概对事件和受访者有过了解之后,就会对采访的状态有基本的判断:对待需要帮助的人,或者语言表达能力不是特别好的受访者时,要庄重、有礼、自然、诚恳;对普通的采访对象,要真诚、轻松、具体、简洁;对地位较高者则要尊重、有效、专业、自信。但这些都只是一个大的轮廓和方向,毕竟人与人的性格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简单的套用。所以我认为,在刚刚见面后,简单的“聊一下”,让采访者和受访者顺畅沟通,能了解对方的意图和想法,替对方着想,在采访上达成默契。

2.1 简明扼要的开场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受访者,都喜欢简明扼要的开场。因为简单直接地说明来意,一方面可以让受访者心里有准备,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快地调动受访者关联的回忆和情绪,使受访者能更快地进入采访状态。

比如,有一期节目,其中有一个部分需要表达:葡萄种植会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增加就业机会,实现乡村振兴。那么业主单位在这里种葡萄具体怎么增加当地村民收入呢?我们认为直接采访老百姓的体验,会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于是我们前往了一村民家中询问情况,谁知一见面这位大爷就显得手足无措,双手一直在不停地揉搓,满脸的茫然无措和紧张疑惑。这时候又有人告诉大爷,记者问什么你答什么就好,更让大爷显得慌乱。于是我让摄像先拿到一边去,什么都不要拍,直接给大爷说:“不好意思大爷,打扰你了,我们过来就是问问旁边葡萄基地的事情,说的是给附近乡亲们增加收入了?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么一回事,就过来问问!”在见面扼要的说明自己的来意之后,受访者会对这段采访的范围有所了解,就更容易放下芥蒂,配合采访。

2.2 投其所好,让受访者觉得你是理解他的

当记者采访的是受访人正面的事情时,往往是顺利和舒坦的;但当记者需要挖掘受访人失败的过往、或者难过悲伤的记忆时,则是敏感和闭塞的;更别说,采访的是负面问题时,更是难以下手,难以敞开心扉,那么怎么才能达到自己的采访目的呢?

前几年采访了一个“家暴”的事情:丈夫总是克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在家中对妻子、孩子谩骂怒吼,甚至摔东西、砸电器等等,面对母亲的泪水与父亲的怒火,孩子终于在一天上学之后再也没有回家,离家出走了。夫妻两希望通过我们的节目帮忙找孩子。简单来看这就是一个寻人的新闻,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父母在孩子面前带来了无法磨灭的伤害。采访时,这位暴躁的父亲并不配合,认为你们只要帮我把孩子的照片登出去,谁看见打个电话回来就好,说那么多干嘛。但我们希望的是,孩子能在看见节目的时候,或者未来回看节目的时候,知道父母的改变和对他的爱。但怎么实现呢?面对这么一个有抵触情绪的父亲。于是,在采访开始之前,我们先试着问了问孩子离家出走之前曾经发生的不开心的回忆,接着“投其所好”的在事件中找到“我可以和你成为一个战线”的理由,告诉对方:我能理解你当时的心情。不是为了把白说成黑,而是希望敞开心扉说出内心。事实证明,这位父亲是自责的,他明白自己做了错误的表率,甚至在电视上为自己的行为给孩子道歉,承诺孩子从此以后以身作则,正视自己的不足,重新开始做一个好爸爸、好丈夫。

2.3 要真诚,也要明确目的

曾经打败过拿破仑的库图佐夫说过这样一句话:“您问我靠什么魅力凝聚这社交界如云的朋友,我的回答是“真实、真情和真诚。”人与人之间说话不是敲锣打鼓,而是为了能够通达人心,而通达人心最好的方式就是首先具有真诚的态度。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与人交往,才能换来彼此的心灵相通。

一个人是否态度真诚,只需要短短交流几句话,就会在他人心中引起认可共鸣或者是排斥厌恶。如果记者自己都做不到“真心实意”,做不到真诚的对待受访者,又如何奢望受访者会对你敞开心扉,真诚真实呢?记得刚从事记者这一行时,跟过一位资深记者,当受访人表现出谦逊和尊敬的时候,这位老记者常常会说一句话“我就是个小记者……”但一副高高的姿态,谁也没有听出这句话的真诚,反而让心与心的距离疏远了不少。

所以就算受访者多么不好沟通,即使有时候我们的表达没有那么流畅,专业性没有那么完善,至少真诚会为自己加分,有时候目的也就达到了。但我们说的真诚不是为了让别人放下芥蒂不停地陪着谈天说地,心里要明确自己的采访目的,不能因为真诚而讨好,要在采访中恰如其分地引入自己的疑问。

2.4 要专业,要言之有物

很多人说,记者就是什么都懂,什么都不懂的行业。我认为这句话说得没错,因为记者需要和各个行业的人打交道,虽采访他们,但实际上却没有在任何一行“钻进去”,更说不上专业。采访对象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却几乎一致的“苛刻”,面对不专业的记者甚至不愿多说,因为他们觉得说了你也不见得懂。所以,想要采访这些专业的人士,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丰富起来,专业起来。

印象很深刻的是采访一个科研机构,他们做的是土壤改良,引进最新的种植技术。当我前去采访时,一开始机构的负责人虽然一直在很热情地给我讲解土壤改良的原理、方式、衍生出来的一些产业链等,但总觉得这些对话里,少了一些“灵魂”,感觉就像是在听一个流水线的产品介绍一样。我想在他的心里可能觉得,讲这么多对于外行差不多了,所以等我们走过这段参观的简介长廊后,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状态,在脑海里摸索了一下过去类似的采访经历以及来采访前查阅的资料,开始提出自己的疑问:“您刚来的时候,这里的土壤呈酸碱性?”“用的轮种?还是休种?怎么说服当地老百姓的?”“人工喷洒药物有很多劣势,怎么去克服的?”几个问题,虽然也不算尖锐专业,但明显能看出这位工作人员的眼神有些不同,之后如愿地采访到了更多更深入的问题。

同样一条新闻选题,不同的记者可以做出不同效果,其原因是自己脑袋里装有多少货,就决定了后面能采访多少素材内容。这也是我和前辈们的差距,我们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心,才有更多谈资和资本。当然,在表现自己专业一面时,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成了东施效颦,想要避免自己成为“卖弄”,我认为如何做到言之有物很重要,首先是自己要从内心把掌握的资料嚼碎,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不是为了假专业说一些空话、套话,而是说话要有内容,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让采访对象理解你的意图。

2.5 以商榷的态度,避免产生冲突

在采访中总会遇见一些人,说话非常强势,让人觉得有一些攻击性,让一开始的交谈就难以进行下去。甚至一些人出发点是好的,但因为口气太过于强势,不顾及对方的感受,导致言语听上去难以接受。这种时候,如果产生了语言上的冲突,不要说节目无法录制,就是双方都很难下台。

我曾经遇见过一个教授,是一个比较强势的人,几乎等不及你说完全部的想法,就会打断别人说话。我去采访他的时候,刚一见面这位教授第一句话就是“快点,你们记者说来说去就几个问题,抓紧”。一开始的不友好让我迅速紧觉起来,果然,当我想要说刚刚想说自己采访问题有哪些时,这位教授直接打断:“你就说你采访目的,你要用来干嘛,我直接给你说,不用问东问西!”面对不太友好的态度,我想能做的首先是抛出一个目的,在这位教授准备过程中,我能有时间调整自己的状态,找回自己的节奏和立场。我猜想,这位教授可能因为接受采访的次数多了,而记者们的问题翻来覆去就几个:“怎么达到今天的成就的?做这个的初衷是什么?现在的成果让您有哪些难忘的经历?”等等,同样的问题问谁上了十多二十遍,都会失去耐性,而回答也自然成了“公式”。但同样,这样一个反复出现在聚光灯下的人物,想要挖掘更多的东西是很难的,所以我认为再去采访这类人物时,是否应该学会用幽默开场,让受访者的焦虑感降低一些;虽然是一样的成就,但随着时间的不同,这个成就也许每个时间段获得的社会反响是不同的,那么,为什么不能用近期受益者的感受或者是反对者的质疑声作为提问的入口呢?或许回答是一样的方向,但让受访人进入思考的切入点会不同,新鲜感和实效性说不定就会有不一样的心里状态,也许采访中还会有意外的惊喜呢。

因此采访前多做准备,越难采访越是要让自身冷静下来,明确自己的采访目的,以商榷的态度提出自己的见解,用巧劲提出采访意图,达到节目的最终采访效果。

3 把每一次“开机”,当成生活的真实状态

在心中有了人物形象个性、对背景资料有了深入了解之后,接下来就是梳理资料、运用这些已经掌握的背景情况对当事人进行采访,迅速进入受访者的心理状态。我认为,真实的情绪迸发往往只有一次,因此好的采访应该是一“开机”,就当成生活的真实状态。接下来针对不同的采访难易程度简单的梳理一下如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3.1 易

这一类采访对象往往有愿意说、喜欢说的人物个性,采访氛围往往比较放松自然。对于这类采访对象,可以按照自己理好的采访提纲,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疑问;恰如其分地附和,让对方有满足感,让其表达的欲望更强,或许会让采访完成得更加轻松;但有时候愿意表达的受访者,会成为“话痨”,天马行空的表达有时候早已偏离了要点,这时候需要适当地插话,控制采访的节奏和方向。

3.2 中

这一类采访第一是需要“调动情感”。有时,在“聊一聊”的阶段已经了解当事人会在什么话题的时候迸发自己的情感,但一开始不要去点破它,不要去深究它,而是做到心里有数就好。在之后的采访过程中,再谈到这个话题时,再缓缓引入,让当事人情绪彻底爆发出来,当然记者也要和当事人一起进入这份情绪里,让当事人感受到你的感同身受,才能更为淋漓尽致地展现。比如,一男子因“哥们儿”义气,为他人出头导致受害人重伤,被收监后不久其母亲因病去世,而自己没有办法尽孝为母亲送最后一程。前去了解时,男子说到这一段的时候,双眼饱含泪水,一直强忍,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去点破甚至一语带过。而在正式采访开始,说到这一段经历的时候,我尝试说:“听说你一直和母亲感情最好,你进来后你妈妈来看你,你一直不愿意见她,我猜你是怕见到她对吗?因为你爱她。”就这么一句话后,他沉默了很久,低下头眼泪就大颗大颗得滴在手上,久久地才说了一句:“我对不起她。”而后,在这份情绪中,我们采访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内容,让我们从一个被关押的人身上看见了孝顺、自责、后悔和决心。

再一个需要记者把握的就是:要学会坚持立场,必要时得刨根问底。作为新闻记者,把握新闻性,求真是我们采访的重中之重也是原则问题。因此我们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因为在了解基本情况之后,几乎都能对事件有一个大致的还原,针对哪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刨根问底已经在心里有了基本的认识。在开始采访时就要学会把握尺度、刨根问底,挖掘新闻深度。切勿在对方“划水”的时候,轻易放弃,而要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了解的是什么,认准目的追问下去,作为记者需要在每一个答案中寻求真相,寻找问题的源头,不断追问,寻求真相。

3.3 难

首先,说“难”,不仅仅是这个采访对象不是一个好沟通的人,而是采访时应怎么去达到目的。或许记者都能言善变、有不错的临场反应,但对记者而言,或许采访中最大的难度是战胜自己,首先是学会“示弱”。有时候对一些记者而言,示弱是一件难事,是表现出了自己的不专业,怕被别人看不起。但实际上不然,有时候针对某一类特定的采访对象,示弱是为了让他们更加有自信,愿意对你侃侃而谈,低下头来示弱,可以拉近和受访者的距离,也可以让别人看见你的真诚。对于专业人士,不懂装懂还不如直接示弱,承认自己不了解,虚心请教,才能真正的了解这个行业,做出专业的作品来。

其次,学会“承认不是”。西塞罗说:“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只有愚人才会执过不改。”勇于承认自己的问题,才能赢得尊重。一次采访电网的过程中,需要和电网的检修队一路披荆斩棘,才能走到检修口处。这个过程只有一次的机会,但由于我的失误,盲目自信导致走到检修口时才发现话筒没有开,所有过程中的对话都没有收录进去。但正是这个细节最能展现为保市民用电,这些电力人做着怎样的贡献。所以在内心挣扎之后,还是向所有人坦诚了自己的错误导致的现实情况。再根据当下的情况做了折中的补救(让每个师傅用一句话作为画外音表达:虽然不容易,但为了更多人能安全用电,值得!),让最好的片段、大家的辛苦不因为自己的面子而付诸东流。

再则是学会“听”。听,看上去是一件记者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实际上也是很多记者最不注意的沟通方式。我们应给予受访者宣泄感情的空白时间,给他们营造感情漩涡的时间,能有助于他们让自己进入最好状态的机会。同时,记者表现出来的“听”的状态,会让受访者心里认为,你是尊重他、理解他所表达的内容,这种认同感会让受访者更容易袒露自己的内心。

最后要说的是“驱除紧张感”。紧张常常会让人丧失自信,削弱判断力和理解能力,而且一开口就能让别人听出这份战战兢兢。因此克服自己、战胜紧张是一项必修课。目前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就是,丰富自己、学会自嘲、学会幽默。越是紧张,越要努力让自己松弛下来,不断给自己打气,给自己微笑,对每一句自己说的话充满自信和力度,让所有紧张转化为思考和洞察力。

4 采访结束不是完结,是与受访者合作的新起点

采访完后,我见过很多记者原本笑盈盈的面孔突然就达拉了下来,判若两人。我认为恰恰是结束的时候,才是最重要的。为了完成采访,有的记者会刻意地放低姿态,会去迎合,但当达到采访目的之后,就立刻变脸草草收尾,会让很多被采访的对象对记者失去尊重和认可。如果我们做的节目是为了传递正能量,想要去感动电视机前的观众,但在采访的时候我们连自己都没有感动、没有发自内心对受访人尊重,那怎么让观众尊重我们的节目,怎么去感动受众?我们究竟想传达的是什么?

有时候受访者在你采访时营造的氛围和思维中,没有办法像记者那么专业的快速抽离出来,这时候他是信任你的,因此,给予对方一些结尾的空间,把真诚做到最后,让人有再和你合作的欲望,为下一次采访开一个好头,我认为这才是专业的记者应该有的状态。同时,很多受访者会因为双方采访的过程比较愉快,也说了不少话题,对记者也不再是一开始陌生人的态度,这时候更应该给对方更多的尊敬和感谢,努力营造幽默、真诚、轻松、诚恳的氛围环境,给予对方在这次采访中的认可和鼓励,为采访划上圆满的句号。

采访者与受访人,在电视报道中是合作者,这种合作是基于受访者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的合作,也基于对电视媒体认知的合作,因此二者的心理换位是相互理解和沟通的前提,也是我们实现采访,完成报道的基本素养。

猜你喜欢
受访者状态孩子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