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长江五路渤海二十一路滨州实验中学 山东滨州 256600)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的研究,笔者发现主观题从情景设置、材料选取、设问角度、答案组织等方面都蕴含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这也使得主观题具有时代性与开放性、基础性与综合性、灵活性与生成性等特点。而主观题得分率普遍偏低,令很多考生望而却步。悉心研究主观题,笔者发现也不是无章可循的。下面就以2018年新课标全国Ⅰ卷为例,根据近两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主观题的新变化,从情境、材料、设问、答案四个方面,浅谈主观题的应对策略。
历年真题以38题考查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知识,2017年以38题、39题考查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知识,2018年则以13题、14题考察经济生活知识,这是全国Ⅰ卷试卷结构的重大变化,这也是新高考改革实施的命题趋势。近几年高频考点是政府,另外还涉及到中国共产党、当代国际社会、企业等知识。13题、14题情境材料包含两层含义,两层材料内部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从宏观角度分析当前时政热点,从微观角度来对此时政热点进一步举例、升华,两段材料层层递进,共同推动高考考查目标的实现。历年真题以39题考查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知识,近几年高频考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创新等知识。2017年以40题考查文化生活知识,2018年则以15题考察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知识,15题情境材料巧妙运用热点话题,既与时代条件相契合,又融入浓厚的生活气息;既与社会热点相衔接,又显示奥妙的命题视角。
思想政治考试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即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对信息的理解,首先表现为审题的精准,其次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事实上,对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高考命题从注重能力考查的角度出发,会不断地引入新材料、构建新情境,从而使试题在内容上蕴涵较多的信息,在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要求考生在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解读信息、整合信息的过程中也应具有一定的概括、归纳和演绎能力,这是考生解答问题的基本点。
历年试题情境材料以图表、文字等形式出现,知识点零散、需要学生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剔除无效信息。只有认真解读材料信息,全面把握信息点才能游刃有余;2018年13题情境材料是国内掀起了马拉松热,既描述了马拉松赛事的增长过程,又表述了马拉松赛事的影响。而考生需要深挖材料信息,对材料信息进行整合,提高从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设问可以看成试题的“眼睛”,通过设问,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出题者的命题意图,理解本题命制的知识范围、设问角度、逻辑关系、分值信息等,从而为正确解答试题做好铺垫,这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知识范围无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历年高考命题范围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分别有一问,需考生准确无误作答。另外,还有一问是提建议类的“送分题”,送分题必须得满分。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稍有变化,38题考查经济生活,设两个问题;39题考查政治生活,蕴藏着两个问题;40题考查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设三个问题,最后一问是建议类试题。2018年13题考察经济生活知识,14题考察政治生活知识,15题考察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另外,15题附加了建议类试题。
2.设问角度包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做”等类型,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中,很多设问以新形式出现。虽形式创新,但与基本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妙。2018年设问角度主要有意义类、体现类、建议类,而14题“说明宪法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是创新型设问,主要考察宪法修订过程是如何体现教材内容的,这就需要对几段情境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挖掘材料之间的联系,精简形成答案。
答案是对试题情境的落实,是四项基本能力的展现,也是学生得分的关键因素。答案既要重基础,又要提能力;既要结合材料,又要联系教材与时政;既要联系试题,又要贴近生活;既要符合范围,又要适度扩展。答案生成要遵循合理、规范、逻辑性的统一。这也是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的考查,更侧重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夯实基础是关键。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即考生在获取相关的信息后,根据试题创设的新情境,在已有知识储备中有针对性地筛选出合适的知识,并运用到解答问题中去。这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根据问题情境查找、筛选出已储存的、相关的知识。全国Ⅰ卷情境材料难度大,信息整合难度大。致使很多学生忽视了基础知识,仅仅抓住情境材料,以偏概全,导致失分颇多。例如,14题考查党、人民代表大会等知识,必须准确识记教材知识,尽量不失分,多得分。
2.联系材料需贴切。情境材料信息量大,无效信息多,需要对情境材料信息进行精加工、整理、完善,部分材料可以直接使用,部分材料必须加以修改以适合作答需要。剔除无效和混淆信息,把握关键信息,找出材料蕴藏含义。例如,13题,材料中“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多、涉及领域广。2017年马拉松比赛的人次超过500完,覆盖全国234个城市,赛事带动安保、保健、住宿、餐饮、旅行、体育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这说明马拉松赛事带动各行各业发展,所以,在组织答案时,应将具体行业去掉,升华为相关服务业。
3.逻辑关系要理清。逻辑关系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全国Ⅰ卷要求考生的作答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这也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和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例如:15题(2)问,首先,需要阐释文化的作用,接着说明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与文化的关系,最后,说明具体的推动作用。作答时细化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理顺其内在联系。
4.书写格式必规范。书写对考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务必规范、认真;作答简洁,层次分明;要点清晰,书写工整。另外,注意叮嘱考生不得随意涂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