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培培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余姚 315400)
1.美术专业是我校的重点特色专业
我校是一所以工艺美术为重点专业的学校,学校已形成以美术和建筑为骨干专业的专业格局,其中工艺美术为学校的重点专业。我校每年招美术大类学生,占每年招生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因此,围绕我校占绝大多数的美术专业学生开展生涯规划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1]
2.职高美术专业特征需要加强对学生生涯规划的辅导
就读我校美术专业的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美术零基础学生较多。美术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除了基本的技法之外,还需要一定的天赋与灵性,与其他职高专业相比入门门槛更高。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学生往往会陷入懵懂与困惑,因此需要学生在开始学习之时,对专业和自身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规划。同时,职高阶段是由基础教育走向高等教育或转向社会性继续教育的转折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确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阶段。因此,加强职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研究,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个性特长,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2]
笔者设计了“职高美术专业学生生涯规划总体情况”,“对美术专业、自我、社会环境认知程度”,“规划决策能力”,“学业计划安排”等维度对我校学生生涯规划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我校学生的生涯规划情况。
本次问卷的发放对象为我校美术专业学生。为确保抽样的质量,问卷在同一天在不同的班级向学生发放,共发放问卷372份,全部回收。
经统计,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372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368份,有效率98.9 %。其中男生占样本总量48%,女生占52%;高一占35%,高二占35%,高三占30%。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我校美术专业学生生涯规划总体情况较差。具体体现在:
1.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比例低。调查显示,虽然有89%的学生在在高一时写过比较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但58.3%学生只是作为作业来完成。63%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以及高中阶段的会考、选考有明确的认识,超过80%学生有升学的意愿,但对自己在就学期间的学习有过规划的只占27%。从年级段来看,高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比较明确,但规划不够详细;从规划的内容来看,学生规划主要围绕学习的计划,对自身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未做具体的规划。
2.学生生涯规划缺乏长期性。生涯规划是对整个人生的规划,而当前学生的规划重点主要是对在校期间的规划或升入大学期间的规划,缺乏长期性。学生对自己进行过长期规划的只占有生涯规划的学生的43%,超过一半的学生制定的规划只是短期的规划。
3.学生生涯规划修改与执行情况不佳。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关键在于执行以及在学生生活过程中不断的修正,否则生涯规划就起不到其指导作用。能够较好地执行所做规划的学生只占30%左右,形同虚设的占到40%。我们对已经做过规划的学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未作过修改的学生占34%,对生涯规划进行过重大修改的学生占28%,作过较小修改的学生占38%。
4.原因分析
(1)学生对自身认识不清楚。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关系到学生能否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生涯发展规划。笔者从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特质等方面来考察学生对自我的了解程度。通过比较发现:学生对自己非常了解的只占14%,比较了解占33%,而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超过一半人数。
(2)学生缺乏生涯规划理论方法
虽然部分学生有对生涯进行规划的愿望,或作过了简单的计划,但由于缺乏生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不能准确地把握当前自身状况、学校、社会环境等,导致他们的生涯规划不明确,同时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执行时又无法进行及时的调整,导致规划变成了一纸空文。
(3)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低
分析显示,生涯规划不明确和没有进行生涯规划的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明显低于有规划的学生。美术专业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只是将学美术作为一种升学的途径,而对专业本身的要素知之甚少,因此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往往不如高年级的学生有深刻的认识。[3]
综上所述,我校学生在生涯规划方面主要问题是:生涯规划不明确;自我意识、专业认知等影响了他们制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以及生涯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缺乏使得我校学生生涯规划情况不太理想。
1.提高我校美术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观念。首先要从招生开始,以及新生的始业教育,告知学生有关美术专业的现状及前景,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前景,升学前景。组织高年级学生、以及一些毕业生回校与学生开展交流,使学生对职高美术专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其次,要逐渐转变学生的生涯观念,要让学生意识到职高期间不仅仅是为了考大学,要让他们认识到整个生涯过程,树立起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理念,不仅关注课程的学习,而且要关注自己的需求,对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使学生从“升学主义”转向关注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普及生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加强对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生涯启发和引导,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剖析、评价、规划方法。其次,可以开展系列讲座,系统综合地向学生介绍进行生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尤其是应当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气质、特质、性格等方面的测试,使学生充分了解自我,并了解与高中息息相关的生涯信息以及社会职业等信息,从而对未来发展途径做出科学的分析和选择,探索和思考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涯路径。对于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尤其要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辅导。最后,生涯规划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其本质是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不断思考和明晰自己发展道路的过程。所以生涯辅导工作应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制定生涯规划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监督学生执行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及时修改不适宜的一些规划。
[1]《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2]周文霞主编.《职业生涯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3]《我的职业生涯我做主》京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