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立德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成都 611730)
自21世纪以来,人们注重生活水平的同时,对生活质量及个人修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故而在这样的契机之下,我国民族音乐得到了迅猛发展,直至今日喜欢听民族音乐的人群队伍更是越来越庞大。就从现今普通高校每年招收的学生来看,当中就有部分学生是选择民族器乐专业的,由此可见我国民族器乐这一专业正逐渐扩大,且相对于我国的音乐专业而言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在高等院校中,借助民族器乐这一桥梁,学生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民族音乐,提升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及个人素养,融合学生对民族器乐的演奏技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也是顺应时代潮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的体现。[1]
所谓的民族音乐,正是与民族发展息息相关的音乐,是民族发展进程中凝结而成的产物,亦可以说是时代发展时遗留下的文化产物。从民族音乐存在的价值来看,其已经不能仅视为一种美妙的旋律了,在民族音乐中,还包含了当时民族发展的条件、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内容,并以当时的社会背景形成了民族音乐这一特殊的体裁形式、风格特色以及表现方式等。通过将生活编撰成音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流传下去,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极具特性的民族音乐的存在,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音乐素材。然而在普通高校中,要想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印象,还需要从基础入手,让学生饱览民族音乐,使之与民族音乐作品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其次才是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要求其更多的带着感觉去品鉴民族音乐,通过多读民族音乐理论知识、多品民族音乐作品,从而更深层次的了解民族音乐中蕴含的内容,以便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程度。[2]
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中,单凭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无法达到更深层次教学要求的。那么面对社会发展提出的新教育目标而言,除了要求学校传授课本知识以外,还要求学生结合长期的艺术实践,来提升对民族音乐的自我认知与修养。因为,对于学生综合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光靠技术能力去衡量,是展现不出学生自我修养的。故而,在普通高校民族器乐合奏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演奏技巧与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其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艺术修养融入到教学方案中。这样一来,做到理论知识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形成两者间的互补关系,便能补足单方面培养上的不足之处。同时,这也是一种劳逸结合的教学表现,先通过对学生理论知识上的培养,并从理论知识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该专业所缺失的部分,其次再结合艺术实践,让学生从民族音乐的内涵上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感受民族音乐所带来的魅力。因而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切入点提升自我对民族音乐的认知与修养。
1.知民族音乐的发展背景及文化,强化民族音乐的理论知识。相比较而言,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其民族发展形成的特色更是各式各样,如此便也影响到了后期民族音乐创作的形式,产生了民族与民族之间表演手段的多样化。因此则要求民族器乐合奏的课程上,教师必须要做出目的性及针对性,根据各民族特色达到有计划上课的目的;
2.受民族音乐特有的魅力,提升民族音乐审美感。审美感可所谓是我们每个人与身俱来的能力,而要想促进审美情感的养成,还需要教师从民族音乐欣赏上着手。在民族器乐合奏课上,多提供学生一些听的机会、想的机会、奏的机会以及感受的机会,从而促使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民族音乐时,能自主的做到用心聆听与感受,进而体会到更多民族特有的韵味,感受来自民族音乐的魅力,以助于学生自身对民族音乐审美情感的提升。
在民族音乐专业教学中,学生的演奏能力是从作品的理解、把握与驾驭这三方面上体现出来的,三者之间互相衡量,从而达到学生民族音乐演奏能力的形成。那么要做到这三点,还需要教师在器乐合奏的教学过程中,多利用一些风格迥异、特点显著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素材,并形成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过程,以助于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演奏能力稳扎稳打的提升。此外,便是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演奏品格,在民族音乐演奏事业中,旁人看重的除了能力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品格。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思想教育内容与器乐教学内容做到充分融合,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案,以助于学生在技能提升的同时,还能养成更高品质的自我素养,这才是所谓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培养。
总而言之,民族器乐合奏的课程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增强民族器乐合奏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是当下高校民族音乐专业各方面工作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3]
[1]候婉馨.浅谈高中民族器乐合奏教学[J].艺术文化,2017-04(20).
[2]石东阳,于静.论器乐合奏课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J].艺术,2017-05(28).
[3]任志明.论民族器乐合奏课对学生综合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作用[J].湘南学院,2016-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