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国庆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教育管理办公室)
曾看到这样一篇报道——《小学生家长质疑教材课文有语病,您怎么看?》(“新文化网”)。这篇报道一出来,就引起广泛的讨论,其中一位在国外教育机构任教的吴女士说,国外的小孩是可以挑战权威的,国内的孩子普遍缺少质疑、探究、创新。
对此,笔者曾在某班对学生做过调查:教材是否有错?结果,全班所有学生都露出惊讶的表情:“课本怎么可能有错误呢?”我们教师也认为,孩子们是通过教材来学习的,如果让他们质疑教材,今后会不会轻视教材,不把教材当回事了?
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进”。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课标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教学中怎样“须教其有疑”,如何“活”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以《乌鸦喝水》(统编一上)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乌鸦喝水》是一则童话故事,讲的是乌鸦想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故事。全文总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乌鸦想喝瓶子里的水可是喝不着,第二自然段讲乌鸦想出了办法,第三自然段讲乌鸦利用小石子喝到了瓶子里的水。本课故事内容浅显、通俗有趣,课前通过调查,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背课文了。在学习了本课生字词后,笔者抛出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小乌鸦,你会用什么方法喝水?孩子们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大多数孩子迫不及待地举手了。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的结果主要归纳为三种方法(分成三队来讨论):
红队——倒出来喝!
蓝队——砸破瓶喝!
黄队——用吸管喝!
红队的小朋友认为:可以先在地上挖个洞,把水倒进洞里后再喝。可是小朋友都认为水本来就不多,倒进土里,大部分水会渗到土里,再就是会把水弄脏。红队又想出把水倒进碗里,考虑到找碗的麻烦,另一个小朋友想出把水倒在荷叶上。——通过!
蓝队提出把瓶子砸破喝。瓶子口不是很小吗,用石头把上半部分砸去不就得了?——明显这是受到“司马光砸缸”的启示。有小朋友担心万一下手重了,把整个瓶子都打碎,那样可就一点水都喝不到了。蓝队又想出了在瓶口下方砸个小洞,乌鸦就喝到水了。——通过!(虽有点勉强,但毕竟是孩子)
黄队联想到平时喝牛奶时所用的吸管,如果乌鸦叼来一根吸管放到瓶子里,就能痛快地喝水了。小朋友认为可能性不大,从哪儿去找一根吸管?黄队后来补充,路边总有一些小草,可以衔来葱叶、草茎之类的做吸管!——厉害!通过!
此时,孩子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我顺势引导他们分析几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乌鸦的方法最简单!笔者很高兴,虽然并没有多讲什么,但孩子们不但理解了乌鸦喝水的方法,甚至还想出了别的办法。于是笔者总结:愿小朋友都能像乌鸦一样,善于观察、勇于动脑,这样大家都会变得聪明起来。
课上到这里,结束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平时不怎么喜欢开口的小朋友站起来说:“老师,乌鸦把石子放进水里,这水不就污染了、脏了,不就不能喝了吗?”
这个问题笔者事先没有考虑,于是说:“对呀,我们小孩不能用这个办法,不能喝脏水。可是课文中只是一只小乌鸦呀!”
孩子点头同意。
可是又有一个孩子举手:“老师,乌鸦喝水为什么这么麻烦?既然瓶子里有水,捧起瓶子喝不就好了吗?”
有的小朋友不同意,说这是乌鸦,不是我们人类,人有手,乌鸦没有手。
可是孩子最后还是认为不对,虽说乌鸦没有手,不是有翅膀吗?难道它不可以用翅膀捧住瓶子喝水吗?
……
课堂在热烈的气氛中不断向前推进,大胆的想象、开放的思维、热闹的场景,激发了我的思考:
林崇德教授在《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一文中提出:“创造力是根据既定目的,运用所有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内容适时恰当地创设情境,对所提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加以思考、分析、研究,往往可以获得新的发现。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而且可以为创新提供契机。
在《乌鸦喝水》教学过程中,笔者演示有趣的情节,适时点拨:“乌鸦非常聪明,想出好的办法,喝到了瓶子里的水。小朋友们更聪明,请大家动脑筋想想,还有哪些办法能让乌鸦喝到水呢?”从而激起孩子浓厚的兴趣,他们进入积极的状态中,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于是就有了“找一根空心草杆子就可以像我们喝可乐一样喝到水了”“在瓶子上砸个小洞,就可以喝到水”“把瓶子斜放着,也可以喝到水”这样的想法。孩子们想出了很多方法,智慧之花竞相开放,教材“活”了,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还培养了创新思维。
要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得让学生“生疑”,关键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契机,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的认知兴趣。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日常生活的经验能激起孩子的联想,从而将乌鸦喝水和人喝水联系起来。在孩子的眼里,乌鸦还有捧瓶子喝水这样简单的办法。
《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一直作为优秀传统课文保留下来,我们一直都在称赞乌鸦的聪明,爱动脑筋,可是孩子们还有天真的想法:如果乌鸦学会了灵活地使用翅膀,那么,解决喝水问题就有了更简单的办法。笔者从教材这个“例子”出发,借题发挥,引导学生讨论,其目的是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插上联想的翅膀,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倡导“教师不做教材的奴隶”,这给教师在课改中“用好新教材、活化新教材、开发校本教材”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大胆对语文教材拓展延伸,将现行的语文教材演绎得更精彩。
在《乌鸦喝水》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围绕“用什么方法喝水最好”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笔者及时对孩子们的积极思考给予赞扬。同时,我们还要理性引导孩子:根据乌鸦的习性特点,课文中乌鸦喝水的办法是它就地取材想到的一个最好的办法,是很聪明的。如果乌鸦用翅膀捧着瓶子喝水,那我们倒是可以把乌鸦喝水编一个新的故事作为课文中这个故事的续集。也许这样,学生会把语文学得聪慧而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