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市龙溪中心小学 浙江玉环 317605)
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学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使学生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感受到音乐中的和谐美、旋律美、内涵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基于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音乐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发掘其中的德育亮点,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升,获得崇高思想道德的升华。[1]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蕴藏着不少优秀的德育教育素材,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以课堂为枢纽设计德育教育的内容。从当前小学音乐教材特点来看,不但内容丰富而且设计新颖,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如教材当中的《红星歌》、《卖报歌》、《我的祖国》等,都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好素材。[2]
例如在《红星歌》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一边带领学生听歌,一边讲《闪闪的红星》故事,或者将电影片段剪辑成课件向学生展示。在欢快跳跃的旋律中,学生们看到老一辈革命家小小年纪就参加革命战斗,为保卫家乡、保卫祖国英勇奋战,进而激发学生的的爱国主义情操,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音乐旋律、课件演示、教师讲解、学生学习体会这些环节的逐步递进,学生能够获得更生动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对五星红旗、红五星的特殊意义有所了解,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小学生年龄较小,尚未形成成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一特点,教师需要在音乐教学中巧妙的渗透德育教育,避免以生硬、空洞的理论灌输形式开展。通过教师的设计与引领,能够使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进行,学生不会感到枯燥突兀,而教师也会与学生形成更有效的教学互动,促进德育教育真正落地,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例如在《找春天》的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春天”的讨论:春天来了,冰雪会融化,花草树木都会发芽,大地会披上绿装,春天的温暖而美丽的。同学们会去春游,现在大家来说一说自己在春游时看到了哪些漂亮的景色?又看到了哪些与春天的美景格格不入的不文明行为?学生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学生们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又说起了攀折树木、践踏草坪、随意丢弃垃圾这些不文明行为,教师可以适时提出保护环境、文明出行的概念,强化学生的自我约束性,能够辨别哪些行为是文明的,哪些行为是不合时宜的、不被提倡的。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渗透融合,能够提高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能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可谓“教无定法、教无定势”,可以从教材内容中寻找德育教育契机,也可以通过多种音乐活动形式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拓展。音乐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秉承灵活多言的原则,不拘泥于形式,不落入窠臼,在教学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进而构建起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路径。教师可以通过歌唱、表演、舞蹈、情景剧等形式开辟音乐德育教育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充分受到音乐作品中德育因素的熏陶,培养学生崇德向上的思想道德情感。
例如在《小乌鸦爱妈妈》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首歌曲改编为小音乐剧,由学生扮演扮演其中的角色。学生在扮演小乌鸦的过程中,会用自己的方法去照顾妈妈,给妈妈倒开水、吃药、盖被子、服妈妈起床等,这些场景回使学生联系自身,激发起学生对父母亲情的感恩。通过表演教师对学生做进一步引导:“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敬老孝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学们,通过表演大家有什么感受,我们一起讨论好不好?”通过课上3-5分钟的德育拓展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认识到父母亲情的可贵,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但能够促进学生歌唱和表演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可谓一举多得。[3]
“爱国、爱党、爱家”,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塑造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同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学生积极上进、懂得感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师需要从音乐教材中发掘德育元素,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情感认知特点,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1]郑孝赟.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探讨[J].小学生(下旬刊).2017(10)
[2]张治美.浅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学苑教育.2016(16)
[3]杨颖笑.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新课程(上).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