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者采访的非规范性看新闻采访冲突

2018-02-23 20:46
新闻传播 2018年16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规范性冲突

(双鸭山广播电视台 黑龙江 1551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媒介的生存环境和行为模式等都发生了改变,电视台记者在采访新闻事件时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电视台记者必须报道新闻事件的真实面貌,另一方面必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电视台记者通常会因迫切想要挖掘吸引受众注意的内容而采取非规范性手段和方法,严重时会引发冲突。

一、新闻采访中的冲突及其表现形式

(一) 采访中冲突的特征

采访中,如果记者与被采访者的观念、立场不一致,后者会拒绝采访,甚至出现言词或者肢体上的冲突,这种冲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突发性。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电视台记者必须紧跟新闻事件的发展动态,短期内推出公众比较关注的新闻焦点,在此过程中往往会突然发生冲突。第二,关注性。电视新闻报道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可能会造成社会舆情的波动,所以采访冲突的社会新闻,关注度会非常高。第三,负面影响。电视新闻采访的过程也是双方争夺话语权的博弈过程,在此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冲突,进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采访中冲突的表现形式

总结电视台新闻采访过程中的冲突,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因电视台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立场不同,可能会出现新闻采访冲突。实践中可以看到,采访的内容是广大公众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然而这些话题和内容往往与被采访者的利益或者立场相对立,甚至是被采访者最不愿提及的事情,记者却一再挖掘这方面的内容,导致两者产生冲突。另一方面,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电视台记者可能与被采访者之间形成共鸣,被采访者因此产生反感,进而发生冲突。近年来,随着媒体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民众对新闻的需求量随之增大,一旦发生突发新闻事件,电视台记者必然争先恐后赶到现场进行报道,在此过程中,若未做好准备、对事情的起因与后果不了解,就进行盲目地采访或者提问,往往导致被采访者的反感或者抗拒,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冲突。从本质上来讲,新闻采访过程中冲突的成因在于电视台记者采访的非规范性,在公民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今社会,面对记者的非规范性采访,多数公众选择回避,相互争执之下难免会产生冲突。

二、记者的非规范性新闻采访及其成因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记者在采访某个事件时,采用暗访偷拍、强迫采访以及审问式采访等方式和方法,严重违规操作。一般,暗访偷拍多用于揭露社会某个敏感层次的问题,比如腐败行为、非法行为等,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这一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全面了解事件的真相,但有为数不少的记者将该种方法应用在了娱乐新闻的采访与搜索上,严重侵犯了他人的隐私,违背了职业操守。对于审问式采访而言,因电视台记者未将自己与被采访者放在平等位置上,以致于被采访者感觉自己像被审问一样,不利于采访。强迫式采访模式,人身攻击性比较强,比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抱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度,明知被采访者不愿回答提问,依然强迫其接受访问和回答问题。此外,部分电视台记者带着当事人一起采访,被采访者看到当事人就会比较激动,而且会产生一种记者帮忙讨说法的感觉,以致于矛盾瞬间被激发。部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为争头条,完全不顾秩序而只顾采访进程,也不利于新闻采访。

上述非规范性采访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霸权意识严重。实践中,部分媒体自认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在采访和报道过程中具有与生俱来的光环,因此采用霸道方式进行采访且对方不买账时,就会出现矛盾冲突。第二,媒体之间的竞争日渐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电视台记者之间处于竞争状态,很多记者为了拿到第一手新闻资讯而不惜采用非规范性采访。第三,动态化工作模式下的电视台记者具有较大的自主性,缺乏监督管理,选择非规范性采访在所难免。

三、规范记者行为与规避新闻采访冲突的策略

基于以上对记者采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非规范性采访产生的危害及其成因的分析,笔者认为,新时代规范记者的采访行为,规避新闻采访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做好采访准备,积极转变采访心态

新闻采访之前,电视台记者应当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相关政策材料以及被采访者的材料进行全面把握,做到心中有数,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时,记者应当保持平常心,不能觉得有电视台作为依靠就自带光环,被采访者就会顺理成章地配合采访,客观的采访心态,会使记者合理规避被采访者的抵触与戒备心理。记者还要从客观的视角全面审视采访对象,切忌带有个人的观点和情绪,更不能自高自大,强迫对方接受采访。

(二) 掌握采访技巧,随机应变

正如上文所述,电视台记者通常会因深挖新闻内容而提出一些被采访者难以回答的问题,使被采访者陷入尴尬的境地,有的电视台记者提出的问题涉及被采访者的隐私,使采访冲突一触即发,此时需要记者随机应变,一旦发现情况不对或者被采访者情绪有变,就应当立即停止提问转移话题,准确拿捏好采访提纲以及被采访者的心理承受底线。在此过程中,记者既要在采访过程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又要随机应变、保持机警,对被采访者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能够积极配合,顺利完成采访任务。

(三)换位思考,避免出现角色错误或越位现象

对于记者而言,在采访过程中应当无限贴近被采访者,而且应当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考虑被采访者最希望记者以何种方式或者态度访问。需要强调的是,电视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地规避上述审问、强迫等采访方式,同时还要坚守职业道德,杜绝出现角色错位、越位现象。实践中,电视台新闻记者通常会处于角色冲突状态,或者对角色身份认知不清,很多记者因把握不准个人的角色身份而出现超越职责或身份的采访言行,以朱学勤案为例,这件涉嫌抄袭的新闻事件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然而在事件真相尚未确定之前,很多记者先入为主地将涉嫌抄袭中的“涉嫌”二字去掉,做带有主观臆断的评论,朱学勤对此提出质疑,并认为学术规范应由学术机构进行专业性甄别,网络、媒体等不宜判定。从这一实例来看,记者应当坚守职业道德,不能出现角色错误或者越位现象,以免混淆公众视听。

(四)其他策略

除以上策略外,还应当注意适应环境条件,有效融入新闻采访氛围。一般而言,记者在采访新闻时所处的环境不确定,或室内,或街市,甚至是灾情现场,记者不但应当有较强的环境条件适应能力,而且能够快速融入和营造一种采访氛围,能够利用现有的环境条件规避负面影响。同时还要找准新闻事件的采访视角,尽可能减少无用问题的提问,提高提问的含金量,这有利于被采访者产生好感,进而积极配合采访,有效规避新闻采访过程中冲突事件的发生。

结语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电视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冲突事件日渐增多,甚至引发主体之间对簿公堂。新闻采访过程中的冲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和改进记者的采访理念与模式,加强新闻采访的规范性建设,以此有效规避新闻采访中冲突的发生。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规范性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规则与有效——论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自然资源部第三批已废止或者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我国知识产权判例的规范性探讨
开拓境外业务须重视境外汇款格式的规范性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