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430070)
“集体记忆”的概念最早由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他把“集体记忆”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1]对于没有亲身经历和无法经历“过去”的人而言,共享的“过去”大多来自大众媒介对“历史上的今天”的书写,纪念性新闻报道作为对历史的重现与追忆,俨然已成为公众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主导”文本。[2]
哈布瓦赫认为,历史记忆是"通过书写记录或其他类型的记录(比如照片)才能触及社会行动者的记忆,却又能通过纪念活动、法定节日、阅读或听人讲述等被间接激发出来并存续下去。”[3]
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系列报道,通过图、文、视频等物质载体对历史事件进行一定程度的还原,对历史背景资料加以多样化补充,并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强化全民族勿忘的“国耻”,并勾连国家公祭日,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呼应,叠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意义,传递出特定的精神含义,在此过程中,“集体记忆”逐渐被建构并深化。
2017年12月11日,央视新闻在其官方微博中生成名为“南京大屠杀80年祭”的微博话题,迅速进入新浪微博话题榜单前50名。央视新闻新媒体平台在距离“公祭日”倒数两日时提前把话题导入公众视野,这是主流媒体通过其新媒体平台唤起“集体记忆”的第一步。根据麦库姆斯和肖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央视新闻官微完成了大众传媒议程设置的第一个阶段,即影响了公众的认知。媒体将“南京大屠杀”带入了公众的议题,提醒公众“公祭日”即将到来,公众获知后开始关注讨论,这是为后续的微博报道做预热。
12月13日,央视新闻通过微博平台,发布有关“侵略者暴行”的历史的9张图文资料。在美国学者拉斯维尔提出的大众传播的“三功能说”中,他指出大众传媒具有“社会遗产传承”功能。2014年中国将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等珍贵历史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目的是牢记历史,珍惜和平,捍卫人类的尊严。“南京大屠杀”历史资料作为典型的社会遗产,通过大众传媒的报道呈现,达到了大众传播教化的目的。
根据我国的新闻媒体的功能定位,大众传媒尤其是主流媒体需要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央视作为主流媒体,在补充历史资料普及历史常识的过程中,积极发挥了大众传媒的教化作用,使公民更加立体地感受历史,了解完整的历史,在感受战争历史的过程中体验到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可贵,并且凝聚中华民族力量,传承了中国的历史遗产。
12月13日上午7时,央视新闻通过微博发布纪念馆“降旗悼念仪式”的3分40秒短视频,上午9时30分在微博准时发布“国家公祭仪式”的现场直播。
网络直播是沉浸传播的一种形式,沉浸传播概念提出者李沁认为,沉浸式的网络直播时代,视频的播出与人们的参与产生沉浸效应,沉浸传播无处不在,“遥在”与“泛在”融合,固定、移动、虚拟并存,打通了传统意义上空间的界线,让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心理空间与情感空间、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真实空间与想象空间,所有空间融为一体。[4]沉浸传播无疑会增强公众与历史记忆之间的情感联结,在“融为一体”的过程中,有着前所未有的体验,大大加深了“集体记忆”。
央视新闻在12月13日0点准时在微博发布“大字报”,“大字报”以无字碑作背景,以极为醒目的红白相间的大字编辑成句,“大字报”报头为“今日,转发一条微博,别让遇难同胞被遗忘”以及用整张海报最大的字号将“300000”这一死难者人数数字放在了“大字报”的正中央。这种极为醒目,具有一定的视觉刺激呼号式的耻辱叙事,进而演变为更多地强调战争残酷和人类苦难,增强了被历史洪水淹埋的“集体记忆”。
截至目前,“南京大屠杀80年祭”这一话题及其相关内容的总阅读量达到了6.5亿,通过微博参与讨论人数达到113.4万人。央视新闻媒体重视与民间舆论场的互动,在交互中,形成媒体和公众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达到“传承历史遗产,凝聚民心,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等的社会效益。
“南京大屠杀”属于中华民族共同记忆,“公祭日”是国家的要事大事,但公众对“12·13”这一日期的敏感度不强,不能如同美国双子星大楼“9·11”恐怖事件一样,成为全球共识甚至常识。根据G·H米德的象征性互动理论,“12·13”公祭日可以被看作一种“集体记忆”的意义互换。然而互换的两者之间需要有共同认可的意义域。这种共同的意义域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对传播中运用的文字、语言等符号意义的共同的认知,其次是两者大致接近的生活阅历和文化涵养。为了达成意义的交换,人们对“12·13”这一数字符号便需要形成共通的意义空间,一旦出现这一数字,人们就会被“刺激”而做出反应。
央视新闻对南京大屠杀纪念性的报道具有非常强的仪式性。这种仪式性的叙事模式重点表现在一个个纪念日里,文本量可能在某一时间段内大幅度增长,并且任何一个仪式性的叙事上涨的时间段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纪念价值。
学者涂尔干提出,在规定时间段周期举办某些纪念日或者开放的仪式是尤为必要的,由于某些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保证在不一样时代里的群体拥有回忆上的连贯性和民族凝聚力,并且针对这些事情的新闻报道也从仪式产生的角度出发,将仪式再次呈现给不在场的受众,经过身处其境的描述建构仪式的反复性报道,进而使得新闻报道抑或是说仪式里的意义、精神可以向外传播,并且可以在传播的范围内,使得生活得以贯穿延续。[5]
美国广播公司在2015年推广一类十分具有创造性意义的虚拟现实报道,这类新闻报道或许能为受众带来如同身临其境般的现场感受,为受众提供新闻现象的切实图画,VR技术使受众处在现场且可以自在移动,进而最佳效果地获悉当地发生的新闻事件。
媒介建构理论提出,新闻报道经过对事情特别细节和“特色”的挑选披露,便于公众能建构关于事情的定义。[6]而通过VR技术来进行对历史事件的还原,让人们以能动视角主动探究历史的方式,在沉浸的环境中体验战争的残酷。
南京大屠杀档案于201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记录进了《世界记忆名录》,这标志着南京大屠杀从原本的国家和民族层面的记忆逐渐成为人类共同的历史伤痛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这意味着回忆关于战争的伤痛具有现实价值:首先,它把国家身份同民族的复兴结合在了一起;其次,对战争伤痛的回忆又擦去民族国家的独特身份和冗杂繁琐的因果联系,刺激公众急迫清扫屈辱的渴求,以生出对国家民族的凝聚力。[7]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中日关系紧张,唤起、建构、辨明这段历史并不断深化人们对“南京大屠杀”认知和本质理解,由不一样的方面出发增强对战争历史的认知、记忆和反思,进而形成纪念战争的目标,这顺应了时代潮流和人类社会对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