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微课教学法”在农科类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2-23 20:24:08李永刚张艳菊潘春清
新课程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植物病害农科生物防治

□ 李永刚 张艳菊 王 兵 潘春清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是从本科时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阶段向研究生后期深入理论学习和熟练掌握重要的实验技能过渡的重要时期,是研究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要求是在本门学科上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没有较大改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学内容陈旧、课程教学与实际生产结合不紧密、教学方法“本科化”、缺乏创新性思维等。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植物病理学科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基础课。针对以上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微课教学法”,以研究生课程“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为例,对农科类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进一步探讨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

一、教育教学理念

目前,研究生的教学往往是选定教材后,随着教材的编写体系按照本科生的教学方式进行讲授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根据某方面内容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制作PPT,然后学生讲解,这样的教学从某些角度来说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但在短时间内,多数教师都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准备,其教学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本项目是将“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理论知识系统地分成几个模块,然后针对不同模块提出相应的问题(PBL),将各问题的关键点制作成微课,这样既有课程的系统性,又有关键点的微课解析,最终形成课程体系的全面性。

二、“PBL+微课教学法”要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PBL+微课教学法”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课程中的应用,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针对农业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紧跟农业科学前沿,能够解决农业生产、企业需求和毕业论文研究中的问题,开展相关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二是解决目前农科类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本科化”的问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及课程重点不突出,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充分,实验教学开展不足,要提高农科类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效果,就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农科类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改革。通过改革将教学、科研、生产三者在产学研结合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把科研和生产实际的内容引入教学过程,这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需求。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

通过“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微课教学法”对农科类研究生课程教学进行改革。首先,“问题教学法”就是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是一种侧重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旨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其价值和魅力,提高他们勇于质疑、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引入“微课”。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是在10分钟以内的、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能够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农科类研究生课程一般都设有实验,但由于人数少、部分实验成本高、教学经费紧张等问题,许多实验项目难于开展,而研究生已具备了较好的实验接受能力,可将部分难以开展的实验制作成微课,加深学生理论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综上所述,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分解成若干个问题,核心部分和关键实验内容以微课形式进行讲解,以此为突破口,实现以解决问题为基础,以微课形式掌握关键内容和技术为核心,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和学术拔尖人才为根本,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农科类研究生课程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改革。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方法与措施

1.以“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为依托,对农科类研究生课程教学现况进行分析和调研。依据农科类研究生课程的特点,把住重点,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兴趣、课时量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了8个问题模块: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发展经历了那些阶段?国内外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各有什么特点?植物病害生防制剂从筛选到形成一个产品要经历那些过程?植物病害生物菌的种类有哪些,哪些已经商业化,各有什么优缺点?生防菌抗病机制有哪些,如何测定?实验室内和工业上如何进行生防菌的发酵和抗生素的制备,各有什么特点?生防菌如何改良及保存?如何测定生防菌盆栽和田间防效。

2.基于“微课教学法”的微课制作。明确课程教学8个问题的核心内容及关键实验技术,制作微课,突出关键问题,针对问题四、五和七以实验操作方式进行微课的制作。

3.“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微课教学法”的课程考核方式。考核分为3部分,教师对整个课程要点进行全面讲解后,在4周内学生依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8个问题中选择一个问题制作PPT,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占60%;另一部分为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在完成实验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验方案的制定、操作的手法及结果给分,占30%;最后,考勤和课堂表现占10%。

综上所述,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课程分解成若干个问题,核心部分和关键实验内容以微课形式进行讲解,以此为突破口,实现以解决问题为基础,以微课形式学习、掌握关键内容和技术为核心,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农科类研究生课程教学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改革,从而利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掌握更多的专业、实用的知识,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变得更高效,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建辉.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5):1-3.

[2]王玉阁,文丽波,李雪,等.生理学微课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0):1343-1344.

[3]李永刚,文景芝,温盛岩.“项目教学法”在农科类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45):159-161.

[4]郭文荣.“问题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2016,(12):142.

[5]邹开煌.微课在基础教育领域应用局限性与开发的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2):4-7.

猜你喜欢
植物病害农科生物防治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06-05 07:11:56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 15:49:26
农科问答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0-14 07:43:12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16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12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49
生防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治效果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植物病害研究中的应用
植物保护(2003年1期)2003-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