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隆回县雨山中学 肖刚刚
笔者作为一名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教育者,目睹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与变化:教师周转房的建设改善了农村教师的居住条件,现代教育技术硬件的配置拓宽了农村师生的视野,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等。在感叹变化之大的同时,笔者也为农村教育的现状感到担忧,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加之对当地教育缺乏足够的调研和思考,致使当地教育均衡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以湘西南某县某完小为例:2017年下学期,该校学期初应报到19位教师,可实际报到才有10位教师,未到的9人中特岗改行1位,调走4位,2位代课教师失去联系,2位老教师退休。当前农村学校仍存在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的现象,且教师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少数教师进入教师队伍后并未树立终身从教的理想和信念,而仅将教师作为一个临时的“跳板”,一旦有了机会就立即改行或外调。
为了消除城镇大班额,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基本上选择了在县城中心修建学校,且学校规模追求“高大上”,要求硬件一流,师资一流。建设好一个学校需花费1~2个亿,而结果是优质学校建设好了,大班额现象只是暂时性得到了缓解,随着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大量的生源不断涌入,大班额的压力依然存在。而农村学校校舍大多比较陈旧,体育和生活设施简陋,部分学校的生活区和操场甚至没有硬化,每到秋冬时节起风时,灰尘四起,严重影响了师生的健康;尽管有些学校配备了“班班通”教学设备,但由于没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投影仪布满了灰尘,导致机器罢工现象时常发生,加之后期维修费昂贵,学校无力承担,最后不得不停用。
随着城市教育的不断发展,城市教师需求相应变大。对此,教育主管部门采取的一贯做法是:从乡村教师中选调优秀教师进城工作。此做法表面看来公平公正,实则“伤不起”。一则伤了家长的心,农村孩子的家长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位好老师,却时刻担心老师被调走。二则伤了广大农村教师的心,当前社会上对教师的评价是城里教师才是优秀教师,而乡里教师只是普通教师或是差教师,这让农村教师难以安心工作。三则伤了部分真正把心思放在学生和教学身上的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心。进城考试必过两关,笔试和面试,少部分农村教师为了进城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进城备考上,而花在学校常规教学管理上的时间很少,对学校工作只出工不出力。而结果是:充分备考的欢欢喜喜进了城,而一心一意教学的却仍然留在了山村。
随着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绩效工资、农村工作津贴和武陵山片区人才津贴的落实使广大农村教师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但他们的工作环境不佳,精神生活单调。因此,作为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村委要对本辖区教师进行充分关爱:一要打造当地良好的社会治安,让教师有安全感;二要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让教师有荣誉感;三要解决好偏远山区教师的生活、住宿、交通问题,让教师有归属感;四要加强农村教师的师资培训力度,让农村教师树立终身从教的职业理想,有职业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已发生改变,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地方的政策和制度理应做出相应改变。如,校服是一个学生青春时代的专属标志,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是一个学校精神文化的体现。而当前在很多地区政府明文规定农村学校的学生不能统一购买校服,这表面上是为了给家长减轻负担,实则是剥夺了学生穿校服的权利,也给学校开展文体活动带来不便。因为以当前的物质生活水平,绝大部分的家长已具备给学生购买一套校服的能力。建设农村美丽校园是建设美丽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让每一个学校充满书香气,让乡里孩子跟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学环境。也只有农村学校办好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学校的大班额问题,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位教师都有对更佳工作岗位的向往,以满足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既要尊重教师的这一愿望,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愿望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若一名在职教师取得了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就表明该同志已具备相应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因此,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选拔优秀教师时应注重考察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工作实绩,做到考选结合。既可以考一批,也可以选一批,让安心在农村扎实从教并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也一样能享受进城工作的机会。
总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各级政府和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响应并勇于创新,大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