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 吕志栋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南郊中学 刘 磊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该角度展开,高中化学对于学生的要求主要包括学科观念、学科思维、科学探究实践以及学科价值追求等。为此,教师应当积极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有意识地为学生渗透核心素养内容。
教学目标是教学实践的指导,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明确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设计符合高中生的培养目标,为学生的发展做好规划。课堂是教师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课堂设计中,教师应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首先,从学科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的特点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调动其积极性;其次,转变教学理念,从教学态度、教学设计方面影响学生,使其沿着化学核心素养的方向发展;最后,构建开放、民主的课堂环境,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提供条件。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可以从五个维度进行解读,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在渗透这五个维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有所侧重,以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例如,在探究某种化学物质的基本性质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宏观与微观结构相结合的角度,认识其外在的物理特性和内在的化学结构;再如,在研究浓、稀硫酸的性质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比实验进行分析,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情境,以强化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在环境污染的讨论主题中,教师可以从“社会责任”入手,探究化学工业的发展对当前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化学研究在推动环境污染科学治理中的责任。
实验是化学体系构成的主要内容。在培养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化学实验构建探究性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实验,并在操作、观察、对比、思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氢气验纯的实验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讲解“爆鸣法”的理论依据,鼓励学生根据氢气的化学性质自主设计验纯的方案。在合作讨论中,学生提出了“塑料杯倒扣底部小孔点燃法” “氢气气球爆鸣法” “氢气吹肥皂泡法”等,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这些实验过程进行完善,并在实验室中进行验证。如此一来,学生既可突破教材与教师经验的限制,又可在自主探究中全面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的构建是高中阶段化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化学蕴含着严密的逻辑,教师设计教学时应从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入手,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在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适量氯水的实验中,引导学生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并根据实验观察做出相应假设,同时验证假设,此举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高中化学教师应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意识,将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情感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