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阅读能力不仅能够增强语文教学效果,而且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阅读能力伴随人的一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予以重视。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从小学开始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让阅读变得轻松愉悦,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语文除了基础字词的练习之外,还涉及阅读理解、表达运用能力的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受益终身。因此,有必要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1.激发阅读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个人追求进步的动力,不论做任何事情,有了兴趣才会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课内阅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到阅读乐趣,甚至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样学生就会摆脱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枯燥教学模式,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认识;课外阅读时,对学生就更有帮助了,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教材和课堂之外的精彩世界,还能紧贴生活实际、紧跟时代步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都渴望得到表扬,教师的个一个微笑、一个举动,都会影响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激励性的语言、善意的举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2.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新课改标出,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丰富的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如此必然提高整体素质,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般是教师从课本上精选文章讲解阅读方法,然后让学生参与,学生边阅读边处理信息,这个过程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能为后续的学习和练习做好准备。此外,阅读文章也是搜集信息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地认识世界,学到不同的知识,形成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4.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及审美情趣。在阅读教学中,不难发现小学生常常不知道如何选择阅读材料,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引和帮助,除了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阅读材料,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文章供学生课后阅读。教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学生就会提高阅读效率,不由自主地学习优秀文化,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操及审美情趣。人格魅力的形成,除了自己的亲身体验与经历,学习和阅读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这种影响是长久深远的,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5.培养学生识字、写作、语言表达的能力。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初级阶段,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也是形成自己语言风格及表达方式的关键时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回忆所学的汉字和语句,扎实地进行记忆和学习。有的阅读材料中包含优美的语句和段落,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背诵,通过评析一些优秀文章的片段还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一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日积月累,不断阅读优秀文章,借鉴优秀作品中的写作方法。
在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如下措施:
1.营造轻松的阅读环境,让学生爱上阅读。部分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是担心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不够,经常直接分析文本,然后将文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直接告知学生,让学生熟记或背诵。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应该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阅读教学的乐趣。首先,阅读教学需要良好的环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理解、感悟,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阅读过的内容,让学生一起交流心得、分享体会,或者通过画画、唱歌或担任小导游等途径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其次,阅读难度要适合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如果难度太大,会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久而久之便会失去信心;如果难度太小,学生学不到实质性的内容,也容易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难度的内容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挑一挑就能摘到果子。
2.丰富阅读方式,让学生掌握方法。众所周知,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提高阅读能力,增强阅读效果。在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进的今天,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不能沿袭“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要创设合适的阅读教学情境,用活泼生动、声情并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不断创新,挖掘更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例如,按照不同的文本类型,教会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如优美的记叙文、散文等要精读,可以慢慢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文也要精读,可以准确无误地了解文中的信息。在传授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让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自如地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取得理想的阅读效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而且要为学生将来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务必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
3.培养课前预习习惯,让学生独立质疑。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培养阅读能力。叶圣陶老先生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可以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分析、理解课文时可以围绕思考练习自学。此外,预习时一定要备好纸和笔,将预习中的重点词句记录下来,不懂的、有疑问的地方也要认真记录,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通过课前预习研读,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沟通,增强课堂阅读教学效果。
4.将实践活动与阅读相结合,让学生体验阅读乐趣。除了在课堂上选择生活化的阅读材料,进行生活化的阅读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种阅读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让学生体验读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各自的优势;组织讲故事活动,让学生讲一讲曾经阅读过的有趣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征文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对所读书籍的感悟写成文字,在教室内进行展示;组织读书伴我行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读过哪些书,读了什么书,并从中得到什么收获。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体会阅读趣味,从而积极参与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得新知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阶段应该进一步认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拓宽阅读教学渠道,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增强语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