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敬爱 任永刚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六上第18课)这篇课文开头设置悬念:为什么伯父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围绕这个问题记叙了四个事例。教学时我们侧重多义词比较,一课一得,力求有所突破。
教师让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标出重点词语,对照词典理解其意思。在自主探究后进行全班交流。
师:这一段写“我”读书不认真,用了哪两个成语?
生: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师:不错。你如何理解“囫囵吞枣”?
生:把一个枣儿完整地吞到肚子里,比喻读书或干别的事不动脑分析就接受了。
师:很好!把枣儿不加咀嚼就吞到肚子里,是成语的本义,也就是最初的意义。你知道吞枣有什么危害吗?
生:不知道。
师:不利于胃消化,甚至有危险。枣是结核果,枣核坚硬,两头有尖,刺破胃肠可不是小事,千万不能吞枣。读书或做事情不动脑分析,就和吞枣一样有危害。你能说说读书不动脑的危害吗?
生:容易读错字。
生:分不清是非。
生:体会不深刻。
师:是的,读书一定要认真,要动脑思考。再说“张冠李戴”,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把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
师:对!前面说的也是成语的本义,后面说的是比喻义。周晔之所以出了“张冠李戴”的笑话或错误,就是因为读书“囫囵吞枣”。伯父是怎样教育侄女的?
生:没有教育,只说了一句:“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师:没有教育,就使“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吗?
生:噢,伯父说笑话教育了侄女,方法真妙。
师:侄女接受了吗?
生:接受了,读书不再“马马虎虎”了。
师:是啊,我们也应该记住这个教训。这两个成语都有比喻义,你知道与我们通常说的“比喻”(修辞学上的)有什么区别吗?(生面面相觑)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比喻义,是借用一个词的基本意义来打比喻产生的固定意义,如一提起“张冠李戴”,就知道做事弄错了对象;一提起这人后面有“尾巴”,就知道有跟踪的人,这个意义固定不变。通常说的比喻,是作者(或说话人)临时性地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它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树叶的比喻有多种:柳叶,有人比作眉毛,有人比作小舟;梧桐叶,有人比作手掌,有人比作遮阳伞。这都是写作的需要,比喻恰当就行。
……
这一教学片断,从词的本义,到比喻义,再到与比喻的区别,学生在比较中理解了词义,学到了词的知识,同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文第3自然段有些词句含义深刻,是教学难点,教学时要适当结合当时社会背景。教师先让一学生朗读,然后切入含义深刻的词语。
师:“碰壁”是什么意思?查词典找出它的本义、比喻义。
(生查词典)
师:“碰壁”的本义是——
生:碰在墙壁上。
师:比喻义是——
生:受到阻碍或遭到拒绝。
师:比喻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这里指鲁迅先生遭受的挫折与迫害。他只碰了一次壁吗?
生:碰了好几次壁。
师:是多次碰壁,到处碰壁。为什么会碰壁?鲁迅先生的回答是——
生:“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师:“黑洞洞”,是以 ABB式构成的形容词,用来形容什么?
生:空间黑暗。
师:课文里的“四周”,指当时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黑暗。鲁迅先生曾用过一百多个笔名写文章与敌人作斗争。他说的“四周黑洞洞的”,含蓄而深刻地抨击了社会的黑暗。
……
这一教学片断,着重解读“碰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义与比喻义的区别。“黑洞洞”是单义词,也是重点词,而理解这个词,解读这一事例不可忽视。
教师让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重点词语,注意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体会倾注的感情。默读后提问。
师:黄包车夫的生活十分艰难困苦,作者用了不少笔墨记叙、描写,文中有一个成语可以概括。谁知道是哪个成语?
生:饱经风霜。
师:查一下《现代汉语词典》,看如何解释。
生: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师:这个成语与前两个成语不同,词典编者没有注成语的本义。成语中的“风霜”原来的意思是自然界刮的风、下的霜,比喻艰难困苦。清代有人用“饱经霜雪”,其中的“霜雪”,也比喻艰难困苦。明白成语的意思了吗?
生:还有一点不明白,“饱经”怎么解释?
师:饱,足够;经,经历。成语完整的解释:足够经历过艰难困苦。
生:懂了。
师:好!伯父和爸爸一起给黄包车夫治伤,车夫非常感激,“我”目睹耳闻,有何感受感想?
生:“我”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这么冷的天,车夫怎么能光脚拉车?
师:伯父怎么样?
生: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师:什么叫“深”,词典上有8条解释,谁来读一遍?(生读)
师:“深”是多义词。从水面到水底的距离大,是本义。后面几条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叫引申义。这一段中先后两次用了“深深”,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对照词典比较一下,两个“深深”表示的意思有何不同。
生:前一个“深深”,用来形容天特别寒冷。
师:也就是寒冷的程度深。后一个呢?
生:不是在口头叹气,是从内心发出的声音。
师:对,声音低沉,发自内心深处。朗读这一句要用声传情,传出鲁迅先生对劳苦人民深深的感情。(生读)
……
这一教学片断,着力解读“饱经风霜”,与《现代汉语词典》对照。解读“深”的本义、引申义,进而比较两个“深深”,让学生知道准确用词,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
课文第5自然段是略写,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唯多音字“蒙”找不到合适的解释,于是课堂上作为疑点讨论。
师:读课文第5自然段,找出难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怎样解释。
生:“蒙”不知怎样解释。
师:把有“蒙”的句子找出来读一遍。
生:(读)“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
师:“蒙”是多音字,也是多义词,谁知道怎么解释?
生:我查了《现代汉语词典》,“蒙”的第一种解释是“遮盖”,阿三看东西不清楚就是被什么挡住了。
师:这算是一种理解。“遮盖”是最初的意义,即本义。《古汉语常用词典》的解释:蒙(矇)〈名〉睁眼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蒙:眼睛失明。老师以为,“起了蒙”,“起”,意为“长出”,“蒙”应该是名词(宾语)。阿三因为忧愁上火,眼里长出了一层薄膜,俗称“云膜”,遮了瞳孔,所以看东西不清楚。周晔说的“蒙”,可能就是指“云膜”。这样解释能接受吗?
(生点头)
师:好的。这一段文字不多,但从眼睛不明的阿三身上,也能看出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和前面三件事一样,都能回答开头的疑问。下面自读课文找出答案。
……
实践证明,比较是让学生接受知识的有效好方法。多义词几个意义比较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学生可从词典上自主获得词的基础知识——字音、词性、词义、举例等,有助于提高语用能力。真可谓,比较方法在手,学生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