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专业课程的有益补充,是对于高校育人职能的直接体现,有利于丰富高校教学建设的内涵,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和重要。各高校近年来对于通识选修课的建设研究力度不断加大,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对于人才需求的要求,在推进过程中也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产教融合兴起的浪潮下,相比专业课程深度参与的现实,通识选修课如何在产教融合的新常态下,形成建设的新思路,是一个具有较高价值的研究课题,也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
1.政府主导下的产教融合。1995年,“产教融合”在江苏无锡市技工学校的《加强系统化管理不断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中首次提出。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建立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产教融合”才正式在政府文件中出现。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从这个演变过程来看,我国对产教融合的认识经历了从基础认知到长远规划、从宏观指导到微观设计的发展过程,产教融合也成为新时代政府主导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新常态,政府政策的制定为我国深入推动产教融合模式下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政策保障。
2.学界推动下的产教融合。自2013年“产教融合”正式在政府文件中提出后,学界就加强了对“产教融合”的研究,首先是对概念的研究,如曹丹从认为,“产教融合通常是指生产与教育的一体化,在生产实境中教学,在教学中生产,生产和教学密不可分,水乳交融”。其次是对产教融合的目标的研究,有些学者认为产教融合的落脚点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如,陈年友等人认为,“产教融合就是产业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是职业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并从要素整合和契约合作两个角度研究了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路径。另有些学者认为,产教融合的本质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如徐亦平认为,产教融合的本质在于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为落脚点,逐步实现运行模式、课程体系、资源集成良性互动的机制创新,为高技能应用型型人才培养奠定制度保障。
还有部分成果是对产教融合具体落实的研究,如邱开金认为,“产教融合”的解读带有鲜明的“四度”实践特征,即政府主导的“向度”、职业教育的“高度”、协同育人的“深度”和社会服务的“宽度”。学界对于产教融合从概念、目标和具体路径等方面展开了讨论与研究,为我们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决策依据。
3.产教融合本质的再理解。笔者认为,产教融合究其本质而言就是要院校以产业链、创新链需求为基础,深入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通过着力打造好教育链、人才链,不断提升适应专业行业需求的能力,实现其与产业链、创新链的高度契合,从而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发展,最终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的目的,就是既要达到产业行业和教育教学的一体化建构,高度融合;又要实现两者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相互引领作用,共同发展。
随着产教融合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产教融合的优势已经逐步显现,已成为近年来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方针,是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新形势新背景下我国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常态。
1.产教融合是应用型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贺星岳等认为,产教融合,“产”是指产业行业,“教”特指职业教育。如前所述,无论是政府政策制定,还是学界的理论研究,均采纳了这一观点,都将产教融合特指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的融合。但是,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已不适应时代要求,新形势下的产教融合覆盖面已迅速扩大,不应仅指职业教育,更应包括高等教育尤其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理由有三:
第一,产教融合的本质要求。如前所述,产教融合的实质是以产业链、创新链为基础,打造好教育链、人才链,并通过“建设闭环”的形式积极回馈产业链、创新链,实现“四链”融合,最终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产教融合对于教育链与人才链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职业教育层次,而应包含了高等教育在内的一系列专业行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层次,如中高职院校教育与高等教育等。付卫东在《论全面推进产教融合》中提出要“积极推进具有行业特色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正是基于这种理解。
第二,高校自身职能的体现。高校职能的发展经历了从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到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再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转变,但其人才培养本质和服务社会的目标则是永恒的。以产教融合为指导,加强自身建设是高校更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人才诉求的重要路径,也是高校以人才反哺社会,提升服务社会水平的主要方式。
第三,应用型高校自身特点的反映。应用型高校是在高等教育建设主体区分更加细化、层次差异化建设提速的大背景下,由地方本科高校群体演变而来的一种类型。它是以培育产业行业背景明显、综合技术技能熟练、实践创新能力优化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定位的育人主体,从政策设计、社会需求、自身发展层面来看,具有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具备从事相关行业要求所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明确职能。这与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提高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的本质要求在逻辑上是明确呼应的。
2.通识选修课建设是产教融合的题中之义。通识选修课程是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途径,它是高校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拓宽视野”“功能补充”“学科融合”等主要功能,旨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校人才培养内涵,有利于各个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有效支撑。通识选修课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产教融合的要求是统一的,产教融合要求做好人才链,人才的培养除专业技能素养外,还应该包括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的素养和能力的培育仅靠专业课程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通识选修课的教育才能提升教育效果,从而实现产教融合人才链的培养目标。正是基于此,《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要“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新经济发展,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这也进一步明确了通识选修课的改革方向。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应用型高校通识选修课与产教融合指向性目标的实现,并不完全匹配,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
1.课程设置与技能人才素质要求不匹配。目前高校通识选修课程的设置缺乏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本质的正确认识,通识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与应用型人才要求不匹配,主要表现在:一是片面追求课程门类,以达到所谓“拓宽视野”的功能,多数高校认为只要公选课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总有符合学生兴趣和需求的课程,并未认识到“选修该课程≠拓宽视野”,存在“准入模糊”现象;二是形式单一、内容老旧,现在的通识选修课程大部分局限于课堂教学,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仍未改变,而且存在部分教师一次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历经数年不再更新的现象,不能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存在“推进随意”现象;三是课程设置和课程类型构建随意,也并未将“学科融合”因素纳入考量体系,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通识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设置标准和开课要求,没有进行严格的形式审查和内容审查,也缺乏具有强可操作性的考核制度,存在“成效弱化”现象。
2.教师专业技能与人才培养要求有差距。经过对众多高校的比对发现,在“双师型”教师和产业行业导师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许多高校为了片面追求通识选修课自身功能的实现,降低了对教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甚至存在着部分通识选修课教师一无教学经验和资质、二无行业经验和项目的现象,导致通识选修课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的要求差距明显。此外,通识选修课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常常都是由任课教师自己备课决定的,师资队伍的素质差异,也导致部分通识选修课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3.评价标准与职业能力检验要求不吻合。产教融合视域下,课程评价标准应当以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素养是否适应产业行业需要为基础。而目前通识选修课的课程评价标准较为随意,大多局限于对学生期末学习结果的单一评价,且主要采取学期论文或开卷考试的方式,以定性为主要评价标准,考核结果难以体现人才培养的成效。这种课程评价形式难以量化学生的课程学习质量和素质提升水平,难以形成科学合理的课堂质量报告,也不利于教务管理部门分析课程是否足以支撑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能力,难以形成科学的通识选修课课程指引。
应用型高校的人才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更好吻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与产教融合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作为教育链的终端,人才链的一个新起点,应用型高校要主动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并将其作为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中,比如要加强具有“拓宽视野”“功能补充”“学科融合”功能的通识选修课课程建设。在不改变其课程体系身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可能路径。基于此,在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高校通识选修课应注重做好以下几点:
1.改革基础——建立基于职业能力提高的通识选修课顶层设计。产教融合视域下,要加强应用型高校通识选修课建设,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建设思路、课程标准方面科学分析,做好顶层设计,有利于后续具体措施的出台。
(1)深入调查研究。首先,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了解产业行业用人需求,了解高校人才培养现状,了解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需求匹配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形成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研究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其次,尝试设置不同类别课程中产业行业因素的体现方式,构建以学科融合为基础的开课指南,既体现课程的“拓宽视野”,也保障与产业行业的适度融合;再次,教师开课时依据选题开设课程,并对照开课指标,制定体现产业行业用人需求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组建教学团队,分类授课,提升通识选修课的系统性、规范性。
(2)转变建设思路。通识选修课不仅仅是数量上的边缘需求要求,为了要真正体现对于人才培养的支撑,需要改变原有的课程设计模式。通识选修课功能的实现必须设置明确的课程体系、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标准和机制,尤其是在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应通过通识选修课,使得学生能够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可以解决专业课程在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教育中“片面强调专业技能培养的‘专业至上’倾向,职业教育几乎窄化为一种就业教育或技术技能训练,导致学生通用能力薄弱、工作适应面窄、职业变迁适应能力不强”的问题。
(3)建立课程标准。产教融合强调产业行业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仅有高等教育,无专业行业企业的参与,实现不了产教融合的目的。要切实做好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应用型通识选修课程建设,必须搭建好组织建构,制定课程评价标准,保障改革的运行。笔者认为,应当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通识选修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学校教学为基础,以产业行业的职业能力需求调研为依据,制定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的通识选修课程体系,根据每门课程的实际,指导课程目标的制订及实施。提升通识选修课在产教融合领域的“普适性”,不断提升产业行业要求的职业能力对于通识选修课的渗透。
2.具体措施——全面提升应用型高校通识选修课的产教融合育人能力。一是建立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通识选修课程体系。传统的通识选修课局限于教学场地、教学资源等问题,学生选课后基本要在课室内完成课程,缺乏灵活的调整和变动。笔者认为,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应用型高校通识选修课应该打破传统课程的局限,建立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的课程体系,线下教学主要是运用教师授课、学生训练与实践等方式,学生将自身学习形成一个认知体系,实现贯通统合;线上教学主要是开设网络通识选修课,运用当下比较符合课程教学需要的MOOCs课程等方式,构建体系化的慕课资源,支持学生建构式学习、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是产业行业与高校教学资源共享。产教融合视域下的通识选修课应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适度强化对于学生应用型能力的培养。通识选修课的教学资源共享,尤其是产业行业的教学资源,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涵盖了产业行业的任何要素,只要能够结合进课程体系设置,就可以将其归为教学资源。比如,人文素养的相关课程,可以让课堂走进行业企业,让学生感知职业道德与素养习得的关系。通过类似形式,以预期学习成果为目标,整体开展教学设计,鼓励学生以能力提升具体目标选择课程。
三是优化通识选修课建设体系。(1)课程定位方面,始终明确其在课程体系中对于专业课程的辅助地位。与专业课程全方位全流程深度融合产教融合不同,通识选修课的产教融合主要是围绕着课程主题,在课程内容、目标中适度体现产业行业要求;(2)体制设置方面,不断强化其与专业课程互为支撑的联系,共同促进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针对通识选修课课程体系尚未完全构建的现实,进一步梳理并明确其与职称评审、工作任务的结合,给予通识选修课更有力的身份认同;(3)师资队伍方面,要提高开课资格的准入条件,改变现在单纯以职称、开课经验、选课人数为指标的标准,明确对于课程目标中产业行业相关内容的考量。
总体来说,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引发对于人才供给需求发生变动的环境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在由单一的技术技能型向应用型技术技能型转变。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产业行业深度的融入,变革了教学育人的传统模式,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对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更加有力。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组成的通识选修课,也要因应时势,改变过去的建设思路,要以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面向需求”特性为指引,结合自身拓宽视野的功能定位,创新探索建设模式并持续完善,以更好充实课程体系,并提高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8):40-42.
[2]王丹中.基点·形态·本质:产教融合的内涵分析[J].职教论坛,2014,(35):79-82.
[3]徐亦平.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4-8-12.
[4]邱开金.产教如何才能水乳交融[N].中国教育报,2014-3-3.
[5]付卫东.论全面推进产教融合[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22-24.
[6]石芬芳,卢洪胜,尹喆.高职院校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管理创新[J].职教论坛,2015,(9):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