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开始直至小结结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够使数学学习达到最高实效。一名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能够意识到课堂小结在巩固学习效果、提升学习质量方面的重要促进作用,还可以基于教材内容及学情选择恰当合理的方式完善课堂小结,如总结型、知识梳理型、悬念启发型等。基于特定的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课堂小结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使学生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认知。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做好课堂小结呢?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知识整合型小结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从而达到高效率教学的目的。
1.归纳式小结——引导数学概括。归纳总结是课堂小结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在完成对知识点的教学之后,教师会以概括总结的方式阐释这一知识点可能涉及的考题,以及在实际解题过程中需要把握的细节,由此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一旦涉及与此相关的内容或题型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答题准确率。在具体归纳和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提前准备几道具有典型性的例题,基于对例题的讲解强化并巩固学生的认知,以充分发挥总结的优势。
例如,在教学 “用方程解决应用题”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为学生总结出12字的解题方针,分别为:一审、二设、三列、四解、五验、六答。此时学生可能准确把握不了这12字方针的内涵,于是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如下习题:一辆货轮从B地出发开向A地的时候,每小时行驶30千米,比预计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如果从A开往B地,每小时15千米,比预计时间晚1小时到达,求AB两地的距离。首先带领学生审题,充分发掘已知条件中的关键数据。学生们认为可以将预计时间设定为x,由此获得方程30x(x-1) =15× (x+1),x=3,在确定了预计时间,就可通过时速和时间之积获得实际的距离,同时完成验算。学生亲历了完整的解题过程,自然能深化对12字解题方针的理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 “韵味”。
2.梳理式小结——形成知识网络。梳理式小结是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学习的知识点而展开的梳理和总结,使学生通过梳理准确发现存在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及显著区别,由此准确把握知识点概念与内涵,完善实际运用。这一小结方式比较适合那些知识点相对琐碎,但又存在紧密联系的教材内容,恰当合理地运用这一方式,学生不会混淆琐碎的知识,并且能稳固数学知识根基,还有助于提升数学能力。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可以借助表格的形式对知识点的概念、定义以及区别联系和实际运用展开全方位系统化的梳理和描述,使学生能够以直观的方式实现知识点的高效内化,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自主学力。
例如,完成 “圆的对称性”的学习之后,教师使用了知识梳理型的小结模式。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创建表格,横向第一行分别展示: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垂直定理的应用及主要解题方法这三项。表格的第二行所展示的是圆的对称性和垂直定理,同时还包括垂直定理的实际运用;在解题方法这一栏之下,包含画弦心距和半径等辅助线。第三行所展示的就是经典案例,目的是为了辅助学生解题。对于此类课堂小结模式而言,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理解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和重难点,包括相应的解题思路,既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也有助于提升数学能力。通过梳理式小结,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整合,从而形成数学知识网络,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互动型小结深化学生的数学探究,能有效地为学生的数学思考和数学质疑留下空间。
1.讨论式小结——引发数学思考。讨论式小结是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所使用的小结方式,它能以问题作为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探讨的切入点,使学生实际解决数学问题,逐步逐层理解课堂知识,最终完全掌握。这一小结方式相对单一,比较适合层次类型相对丰富的知识点,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为主,充分激活学生的自主思考,完成对问题的自主解答。这样学生能实现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讨及解决,从而提升数学能力,激发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完成 “分式”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之后,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这部分知识点,在课堂小结的环节,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如下引导式提问:分式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在具体表现过程中对分子是否存在限定?分母呢?如何判断分式,或者说分式的成立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基于课堂中所了解的相关知识点,学生通过对问题的逐步思考自主获得答案,完善对分式相关知识点的巩固和深入理解,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内化,这对于学生日后深入的数学学习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悬念式小结——拓展学习空间。悬念式小结是在完成了对知识点的学习,教师设计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具备一定难度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课后的实际运用。学生自主完成对此类问题的思考及解决,既有助于深化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也能拓展数学思维,发展数学能力,为日后更深层面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基,全面提升自主学力,保障高效的学习效率。此类课堂小结形式更适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恰当地提示和点拨,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例如,在教学完 “四边形内角和”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课堂上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方法的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探究了四边形的内角和,用同样的方法是不是能够去探究五边形的内角和、六边形的内角和?请同学在课后进行探究。”悬念式小结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课后展开拓展学习,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高效化。
激情式小结一方面能净化学生心灵,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启发学生智力,全面提升知识掌握水平。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情感及认知等一系列相关因素,全面激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比如可以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激活学生的求知意愿,使学生在对知识展开全面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更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更充实的学习感受。在课堂小结环节,如果教师能用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既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意愿,也能够收获显著的学习效果;既能够完善对课堂知识的总结和巩固,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教学过程,更要关注课堂小结环节,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小结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结巩固知识、强化认知的功能,使学生能够基于小结环节进一步提升认知,保障学习质量,提升学习效能。由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学习自信也得到成功树立,在确保稳固扎实的数学基础之后,必然能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踏实前行。
参考文献:
[1]杨卫高.例谈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方法[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7,(11).
[2]濮芳瑾.初中数学课堂小结常见的几种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7).
[3]李雷.课堂小结,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催化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