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突发事件的价值判断及传播探究

2018-02-23 08:55张甜梅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8期
关键词:江歌刘鑫舆论

张甜梅

“后真相”是指情绪较事实更能影响人,突出表现为大众对精英或主流媒体的不信任。有西方学者在2016年提出,传统主流媒体长期以来奉为圭臬的“真相”已经衰落,逐渐失去了主导社会共识的力量,西方社会已进入“后真相时代”。国内对后真相的关注集中在2017年,新闻传播的社群化、社交媒体和社交平台所依赖的算法推荐、娱乐至上、职业道德缺失等被认为是“后真相”泛滥的重要原因。

1 “江歌案”

“江歌案”发生于2016年11月3日,青岛女留学生江歌在日本租住的公寓门前被室友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杀害。案发时,刘鑫先江歌一步进门得以幸免。因事后当事人刘鑫与江母之间的一系列矛盾使此案颇受关注。

2017年11月10日,《新京报》旗下“我们视频”局面栏目发布视频《江歌遇害后第249天 江母和刘鑫终于见面》,将这一事件推入舆论焦点。微博话题#东京女留学生遇害案#阅读量数十亿,相关话题谈论度也居高不下。

在局面发布视频之前,澎湃新闻于9月9日发布了《留日女学生江歌遇害311天:一个母亲的“爱、恨、执”》,被认为是相对均衡了双方意见的报道,影响范围较小。视频发布第二日,微信公众号“东七门”发布文章《刘鑫,江歌带血的馄饨,好不好吃?》,重点转向对刘鑫的谴责。11月12日,自媒体人,网络大V针对此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中,以咪蒙的《刘鑫江歌案: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为代表。

2 “江歌案”的传播特点

“后真相”入选《牛津词典》2016年度词汇时,被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江歌案”的传播,与“刺死辱母者案”“榆林产妇坠楼”事件等,引发舆论爆点的关键在于“诉诸情感”。

2.1 “诉诸情感”引发舆论爆点

“相依为命的母女”“在江歌的坟边,江歌妈妈给自己留了一个空穴”“我女儿是为刘鑫死的”“你女儿命短”,面对这一句句具有激烈情感冲突的语言渲染,加上被曝光当事人刘鑫的种种举动,一时间受众对江母的同情和对刘鑫的愤慨充斥胸膛,人们急需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恰如评论指出的那样,太多人害怕成为下一个江歌,至于真相到底如何已无过多人追究。正如被引用多次的《经济学人》“Art of the lie”一文对“后真相”时代的阐释,“真相没有被篡改,也没有被置疑,只是变得很次要了”。

一如“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让中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生活也没有那么安全,这些事件引起广泛关注的点就在于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情感代入氛围,大众被情绪左右。受众仿佛只需扮演一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再代入自己丰富的情感,站在道德高点一通指责谩骂,不必逻辑思考,也不用付出任何现实成本。

2.2 一边倒的舆论

“江歌案”传播过程中,刘鑫的一言一行都成了网民重点分析的对象,不仅是谴责、辱骂甚至上升到了人身攻击。“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生而为人,刘鑫你不配”“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被大量媒体和网民引用,留言“刀应该往刘鑫身上去”的网民也不在少数。来自咪蒙的“这是我第一次支持网络暴力”和“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也获得很多认同。

充满“正义感”的自媒体人,在留言区与反对对刘鑫实施网络暴力的留言“回怼”,充满戾气的回复反而获得了较高点赞。少数对刘鑫同情的言论被认为是故意刷存在感。同样,一旦有媒体试图跳出谴责、还原事实,就会有受众认为是标新立异,为刘鑫洗白。直至庭审首日,媒体和受众关注的重点依然是刘鑫到底有没有撒谎。受众对刘鑫的愤怒已经远超凶手,刘鑫成为十恶不赦的罪人。

2.3 真相缺位,舆论定罪

谈论“后真相”,一个绕不过的词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从传统新闻价值判断出发,“江歌案”有几个关键事实:江歌是否是替刘鑫挡刀?凶手为什么要杀了江歌?这些不应该被模糊的事实迟迟没有媒体去挖掘,甚至“陈世峰”还是“陈世锋”一度被搞混。对当事人刘鑫的重点关注和对凶手陈世峰的“忽视”,成为多家媒体默认的选择。开庭首日,报道焦点仍在“刘鑫是否撒谎了”。新闻报道的“歪楼”,与一些社交媒体煽动情绪,忽视真相有很大关系。

网友们深信刘鑫该为自己的自私付出代价,庭审期间的报道也是几经反转。引用庭审期间网友的微信留言,“究竟是谁把江歌推向死亡,这两天百度推送都不看了,总是峰回路转,层出不穷!”

2.4 精英话语式微

主流媒体讲求客观、理性的报道和专业人士发言为代表的精英话语在“江歌案”的传播中,影响有限。

对“江歌案”的理性报道和谴责自媒体人煽风点火的声音不是没有,《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检察日报》11月15日在《江歌案更多反思,不妨再等等》提出,与悲剧有关的讨论都是有价值的,但媒体牵线二人得以会面,至于案件审判的效果,却未必是积极的。凤凰网11月13日发表评论《江歌悲剧中的所有人都需要走出来》,从留言可以看出,这一观点并没有获得认同。对自媒体人的谴责则主要集中在咪蒙身上,如《新京报》发表《媒体评江歌案:杀气腾腾的咪蒙制造了网络暴力的新高潮》,公众号“看理想”的《正义没赢,人性没赢,咪蒙赢了|江歌刘鑫案》,但从留言部分看,其赞同度和影响力远不如谴责性文章。

3 “江歌案”与后真相时代的传播

维基百科中对后真相时代传播环境的描述为:雄辩胜于事实,立场决定是非,情感主导选择。“江歌案”传播过程中,受众情绪影响报道重点的现象突出,同时,舆论走向也与自媒体人的引导有直接关联。后真相时代是一个较复杂的命题,后现代社会发展、新旧媒体势力迭代、草根阶层发声、媒体煽动情绪、传播技术革新都可能影响后真相时代的传播。

3.1 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议程设置”

抛开媒体报道,“江歌案”产生如此大的舆论影响,与江母积极利用微博进行发声有很大关系。案发后第二天,江母发微博称怀疑凶手是刘鑫前男友,引起关注。今年5月21日,江母在微信和微博上发布文章《泣血的呐喊:刘鑫,江歌的冤魂喊你出来作证!》,微博阅读量超过3千万。江母在8月14日发起的征集签名请求判处陈世峰死刑的请愿中,有29万人参与签名,经媒体曝光后,签名数达到百万。随后,11月23日在微博上发长文《感谢!》,获得数十万的点赞和过千万的阅读量。

“人人拥有麦克风”时代,受众与真相提供者的关系不再是固定的。拥有话语权的“草根”当事人积极发出自己的声音。主流传统媒体一贯坚持的理性、客观的声音,在舆论“狂欢”面前迅速湮灭。受众信息获取渠道的转变让情感交流、情绪表达与获取新闻的过程融为一体。面对冲击,部分媒体的社会属性开始让位于商业属性。至于“武汉面馆砍头案”在后来被证实嫌犯杀人并不是因为“面贵了一元”,榆林产妇坠楼之前到底经历了什么,真相已无人关心。

3.2 传统新闻价值标准面临挑战

传播环境的变化使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发生改变。传统新闻价值要素“为人所瞩目”的人物、地点和事件的显著性转向是否是具有显著的情感导向。伴随传播环境的改变和信息获取方式的转变,受众关注的已不仅仅是国家大事、著名人物,而倾向于贴近生活的微观议题。

关注焦点的转变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推动新闻价值标准的转变。除去实时、生动、方便浏览等因素,作为信息获取渠道的朋友圈,汇聚了具有类似喜好的群体,点赞和转发已化为社交礼仪。便于群体交流,满足自我呈现需要的信息无疑能获得较好的传播。关系、喜好、情绪等都成为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一味用传统新闻价值标准来衡量新闻传播的重要性似乎已经不合时宜。

同时,信息传播环境客观因素的改变也要求新闻价值标准改变。信息冗余使真相的暴露更为复杂,小道消息繁荣又让获取真相的成本变大。新的信息传播环境,要求新的新闻价值标准。

3.3 网络舆论生态更趋复杂

后真相时代,舆论的指向越来越趋向于个人情感维系和体验,而缺乏对事件进行理性思考。这同样离不开社交媒体的影响。社交媒体追逐利益和群体传播特性,情绪在传播环节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致使传播效果不确定性增大。“客观事实”不再由公共舆论主导,而取决于分散化的小群和个体的好恶与取舍,公共舆论成为一种不确定的存在。

从“江歌案”始终一致的舆论走向来看,网络作为公民发表意见的公共平台,不仅没有促进多种声音出现,反而使一种声音高度一致,呈现出“回声室效应”。与此对应的是,随着社交平台发展日益成熟,每个人都可以借助网络发表信息、意见、观点,甚至情绪表达,各种信息充斥网络,鱼龙混杂,舆论主体多元化,主流媒体和个别意见领袖引领舆论的时代似乎成为过去。王志安在《关于“江歌案”:多余的话》中提到,“‘江歌案’报道之初追求的是客观、理性,真实,”而出现舆论一边倒谴责刘鑫的现象,看来是与“尽量不给新闻当事人施加额外的伤害”的希望相去甚远了。

4 结语

“后真相”不是一个新命题,却因为社交媒体给传播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而引起关注。这种情况下,主流媒体的价值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受众并不是不需要真相,只是真相的获得较以往更困难。因此,主流媒体要适应社交媒体传播特点,给纷乱的舆论场带来权威的声音。

参考文献:

[1]汪行福.“后真相”本质上是后共识 [J].探索与争鸣,2017(4).

[2]史安斌.人民日报思潮之思:“后真相”冲击西方新闻舆论生态[J].人民日报,2017-11-03(07).

[3]陈海峰.“后真相”时代的新闻与真相[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5):2-7.

[4]王秋菊.后真相时代的舆论特点、引导难点及建议[J].青年记者,2017(6).

[5]孙江.“后真相”中的“真相”[J].探索与争鸣,2017(4).

猜你喜欢
江歌刘鑫舆论
猎狼
红名单之活人墓
漂亮的外婆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刘鑫式冷漠,配得上一切指责
江歌案的不了局
当“江歌遇害案”变成“江歌刘鑫案”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刘鑫、叶满波、刘颖空间设计作品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