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树琪 杨 楠
新媒体新闻议题通俗地来讲,就是利用自媒体这种新传播方式来对相关的新闻议题进行的报道,也就是说,利用目前发展迅速的互联网媒体以及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方式来对最近社会上比较热议、影响较大的新闻进行的报道。相较于之前传统的媒体形式,如电视新闻、报纸等形式,新媒体因其具有传播速度较快、引起民众参与度高的特点而发展迅速,深受人们欢迎。当然,一些新闻议题最开始并不是由新媒体来进行报道的,依然是通过传统的媒体来说明的,但由于新媒体的传播速度较快,在传播报道的过程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往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效应是传统媒体所不能比的。比如最近比较热门的朝韩重新和谈的议题,最开始进行报道的依然是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传统媒体,然后新闻播出后,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网友们纷纷表示“活久见”、见证了历史等。由此可见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不可小觑,其往往能使新闻议题的覆盖率大大提升,获得更高的民众参与度。一般来说,关于新媒体新闻议题,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的传播速度较快,因此可以认定是目前主要的话语载体;另一方面,新媒体的新闻报道可以吸引大量的群众参与到讨论中,从而引起巨大的社会效应,舆论的反映较为强烈,体现了其具有及时性、独立性的特点。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新媒体传播新闻议题的方式可以为人们创建一个比较具体的媒体环境以及一个言论比较自由的沟通平台,特别突出的媒介事件能够显现出多媒介聚合的效应(内爆),能够对媒介系统自身和相关的媒介上层的管理系统以往的控制模式产生震撼性的冲击,并有可能会导致一些重要的转折性变革出现。新媒体打破了人们总是从电视新闻、报纸等传统媒体获得新闻议题以及重大消息的局面,逐渐成为民众获得社会信息的一个最重要的平台。随着世界互联网媒体的不断发展,以及近些年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应运而生。新媒体不仅为新闻传播开辟了一个新的维度、新的空间,更为普通大众参与到对新闻的讨论中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相对灵活的平台。新媒体占据了目前大部分的话语权,并且带来了新的气象,促使传统媒体不断改变自身的不足之处,形成了有利的竞争环境。新媒体议题的传播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因此大部分的群众往往都是通过互联网渠道来获知最新新闻议题,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的垄断局面,拓展出新的传播资源,并牢牢把握了发展的主动权。依赖于互联网这个巨大的平台,新媒体的传播资源得到了极大的充实,而且速度之快非传统媒体所能及。比如在轰动全国的“5.12汶川地震”的事件报道中,全国人民都在密切地关注着抗争救灾的进展,而传统的媒体受到其传播资源的影响,不能及时将最新的信息公布在大众面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新媒体则完全没有这个担忧,通过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人们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随时能够关注到救灾前线最新的进展情况,极大地丰富了话语的资源,为更多的民众积极地参与进来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媒体平台,丰富了大众获得新闻议题的方式。
新闻议题报道的初衷就是让普通的百姓能够获得一些社会的新闻议题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等信息,实现话语的自主化,消除话语、语言权利及义务,消除人类群体在声望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对称、不平等现象。而新媒体为民众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意见的新平台。通过新媒体的这种形式,民众可以积极地参与到相关话题的讨论中,并且可以监督政府部门相关的行为,有效保证自己对相关事件的知情权等,行使自己的公共权利。
新媒体新闻议题的诞生能在某些方面很好地弥补传统媒体对事件报道缺失的监督能力,从而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监督纠错能力。众所周知,新闻媒体的报道具有一定的舆论监督能力,而传统的媒体由于其机制结构的问题,可能偶尔会因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偏离初衷,不能对一些事件进行分析和监督。而新媒体则没有这些顾虑,由于其更接近民众的传播形式,自由程度比较高,因此往往能揭示出一些社会背后鲜为人知的事件。尤其是在一些涉及贪腐类案件中,事件的主体人物及其言行往往会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此后,一些网民可能会在互联网媒体上不断曝光其行为,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这样,新媒体自身的传播特点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及时纠错,实现了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使民众能够公开透明地参与到社会行为当中。
新媒体新闻议题发展出了一种全新的媒介生态结构,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素养,达到了新闻媒体为民众进行服务的目的。无论是令人担忧的“汶川地震”事件还是最近热门的“空姐遇害”案,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可以自由接收相关的媒体信息,保证自己所拥有的公共权利不受影响。特别是“空姐遇害”一案,经过相关媒体的报道之后,舆论哗然。在这些新兴媒体的影响之下,我国的相关媒介话语已经开始逐渐由之前的高度集中且唯一的“宣传话语”,慢慢向公开、开放和多元化的官方媒体与民间媒体相结合的二元结构进行转变,逐步建构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话语传播资源开始相对制衡的新媒介生态环境。同时,新媒体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净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做到与相关部门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让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保障人民权利的充分实现,保护人民利益。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不得不承认新媒体的新闻议题已经成为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公共生活不可缺少的保证,但是新媒体也开始逐渐暴露出一些缺点。比如,由于新媒体提供了一个过于开放、自由的,民众能够积极沟通的平台,互联网暴力行为也开始不断发生。一些网民在没有充分了解事件经过的情况下,进行一些不必要的吐槽,甚至对事件相关人员进行辱骂。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所以一些人就抱着“隔着屏幕”的心态,滥用自己说话的权利,随意地发表未经证实的、不健康的言论。这样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网络的环境,对新媒体功能的实现产生了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严重的“新闻媒体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从某些角度来讲,新媒体的新闻议题是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与模式的不断改型和变革,面对新媒体出现的问题,政府以及大众都应积极付出行动,改善这种不利的状况。
20世纪90年代初,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哈贝马斯将其早年的言论中的“公共领域”修改为“对所有公民开放而形成的场所”。但是从现在我国社会目前的情形来看,我国社会的“公共领域”也必然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且难以能够独立的话题。然而,新媒体新闻议题的出现及迅猛发展,从纯粹地参与到“新闻议题”这一独特角度对上面这个话题做出了相应的回应,得到了群众的不断参与和持续性的强烈讨论、关注。“新媒体新闻议题”一方面是传播技术胜利的象征,另一方面也成为公私竞技和协商现代“公共领域”事件性的“载体”。
[1]蒋建国.新媒体事件话语权重构与公共治理的转型[J].国际新闻界,2009(2):91.
[2]黄晓钟.中国媒介话语秩序的重构[D].成都:四川大学,2007.
[3]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