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一个生动的、随机的过程,在教学中学生产生的新想法、新问题是教师无法预料的,而这些无法预料的新想法、新问题就是课堂的生成资源。倡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心中有学生,时刻关注课堂中不同动态资源的闪现,并及时给予有效运用,彰显动态生成资源的价值,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得到尊重,让课堂生动起来。
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生成资源,教师能在众多生成资源中挑选出“有效”资源,并加以巧妙运用,不但能提高课堂有效性,更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一课时,在揭示课题“比例尺”后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话音刚落,就有几个学生举手回答。
生1:比例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生2:什么是比例尺?
生3:比例尺有什么用途?
生4:比例尺长成啥样子?
……
学生提出了这些问题,教师应从哪个问题入手呢?笔者头脑立刻闪现出“比例尺长成啥样子?”于是,借机开讲:“我们认识一个人,经常是从认识外貌开始的吧,今天我们也从外貌开始来认识比例尺吧。”学生都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教师。接着,笔者打开一本中国地图册(地图册的每页右下角都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把两种比例尺投影出来,并指着展示出来的比例尺说:“比例尺的长相有两种,一种是这样(指着1:20000000),认识吗?”学生有点惊讶。“它既不是塑料做成的,也不是金属做成的”……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展开“比例尺”的学习。在这里,就是巧妙运用了生成资源,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有效。
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文具”这一课时,在利用教学情境解决问题:“一块橡皮0.2元,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时,一个平时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脱口而出:“二四得八”,其他学生都笑了:“哪里有那么简单?”这时,教师很郑重地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上“二四得八”。这个“二四得八”到底有用还是没用呢?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交流……经过讨论,有学生提出0.2元等于 2角, 2×4=8角, 8角=0.8元, 也就是 0.2×4=0.8元,确实是“二四得八”;有学生认为可以先把“0.2×4”看成“二四得八”,0.2扩大10倍变成2,那么积8就要缩小到8的十分之一,应该是0.8……在这里,教师及时抓住“有效”资源,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让课堂教学更显生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错误”资源,让“错误”资源成为一次次全新学习之旅的开始。
例如,在教学“中位数与众数”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一道题。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中位数和众数:
(1) 40 40 35 28 23
(2) 14 19 19 20 28 28 34
(3) 23 21 17 16 14
(4)9 15 7 21 10 25
前面(1)(2)(3)题学生毫无争议的得出统一答案,第(4)题学生说中位数是7和21,班上大部分学生都同意这个观点,只有少数学生认为一组数中应该只能有一个中位数。此时,教师没有直接否定学生的错误,只是又问了一句“你们都同意吗?”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直至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资源,教师并没有急于解释、下定论,而是把错误抛给学生,将错就错,把学生的“错误”资源作为学生进一步讨论、交流的素材,让课堂生动起来。
教师要及时捕捉、把握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分歧”资源,并及时给予正确地点拨、引导,使之成为有价值的生成资源。这样,才能使课堂有效生成,让课堂充满鲜活与灵动。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分类”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出示四边形、三角形框架)这是用小木棒做的四边形和三角形框架,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后汇报)
生1:我们发现,四边形的框架轻轻一拉就很容易变形,可是,三角形的框架不容易变形。
生2:我们的想法差不多,我们觉得三角形的框架要很用力、把小棒拉弯了,但还是很稳定。
师:说明了什么?
生2: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师:有道理!
这时,另一个学生提出了“分歧”:老师,不一定的!您看我这个七巧板中的四边形,它不是很稳定的吗?你拉拉看!
全班学生都呆了!
师: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接着,教师让学生放手展开讨论、交流,学生明白了我们所说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主要是从三角形的边的特点来说的,像这样一个固定的、硬化的物体表面,虽然也具有“稳定性”,但不是图形的本质特征。面对学生出现的“分歧”资源,教师顺水推舟,及时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课堂生动起来。
人生难免尴尬,课堂也离不开尴尬。有时,在课堂上遇到“尴尬”资源,我们不能因尴尬而刻意回避,而应立足发展,以生成应对生成,让课堂生动起来。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这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自制圆柱,他们知道圆柱的表面由两个底面(圆形)和一个侧面组成。笔者在课上出示一个圆柱模型,两个底面是绿色的圆形,侧面则由黄色的长方形围成。为了生动,形象地描述圆柱的表面积,并做出比喻:“上面这个圆形就是帽子,中间就是黄色的围裙,下面这个圆形就是鞋子。”突然有个学生说“戴了一顶绿帽子。”并把“绿帽子”几个字说得特别响亮,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有的学生还在窃窃私语。怎么办?该一笑而过,还是假装不知呢?在犹豫了几秒钟后,老师镇定地说:“既然大家都在笑,我想你们一定知道绿帽子的含义,谁能解释一下?”学生一下子都安静下来了,可有几个男生在偷笑。“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说一说?”老师又一次发问。心里想着,如果没有学生敢说,自己也要给他们一次正面的思想教育。有两个男生举手了,其中一个男生说:“戴绿帽子是件丑事,就是妻子对丈夫不忠诚,在外面与其他男人好上,就给丈夫戴了绿帽子”。老师表扬了他,并肯定他的生活常识丰富。接下来,老师说:“给丈夫 ‘戴绿帽子’的女人是不道德的,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课堂上一个偶发的尴尬事件就这样平息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课堂是生活的影子。课堂中随时都可能会生成新的资源,教师要拥有灵心慧眼,及时捕抓课堂里随时出现的生成资源,让课堂更生动起来,并成为师生共同快乐成长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