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媒体偷窥现象

2018-02-23 03:58何宛豫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隐私权大众公众

李 丹 何宛豫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1997年8月30日晚,黛安娜与其男友乘坐一辆奔驰在法国巴黎阿尔玛桥隧道遭遇狗仔,失控而撞向灯柱后引发爆炸。黛安娜与其男友均在车祸中死亡。这场车祸引起全球的震惊,虽然案件扑朔迷离,但认定其中的一个原因为在车祸发生后,狗仔队只顾在车祸现场拍照片,而未及时进行抢救。所以有关狗仔队和媒体道德操守之间的问题,也因此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媒体偷窥从此进入大众的视野。这场轰动世界的“黛安娜王妃之死”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媒体偷窥与隐私的问题。

“隐私”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隐私是属于个人的空间,个人可以在其中享受不被打扰的权利,可以褪去在公共场合下的小心。在隐私空间里,每个人都有阻止别人窥探的权利。“隐私是指私人秘密、私人信息、生活安宁和秘密,即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私人信息保护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刺探和公开等。”

媒体偷窥则是通过媒体来窥探他人隐私的现象,即通过对先进技术的运用,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窥探其私生活和日常,并通过大众媒体、新媒体进行传播,给被偷窥者造成伤害和影响的行为。

一、媒体偷窥原因分析

(一)媒体原因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在网上发表言论,所以媒体对人的偷窥其实是通过技术来渗透的。科技的进步延伸了人体感官,从普通的摄影机、录音笔发展到窃听器、针孔摄像机、红外摄像机等微型机器,这些微型机器为媒体偷窥提供了温床。这些摄影设备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当时的情景,同时也就满足了偷窥欲。所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的道德底线不断受到冲击。如各种“艳照门”事件的出现无不是摄影设备提供的技术支持。

在媒体机器发生演变的同时,媒体环境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当大众媒介转换成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时,发送者变成了接收者,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统治者变成了被统治者。”传统大众媒体高度重视“把关人”的作用。“把关人”主要是在传播主体、传播途径和接收途径方面对信息进行把关,任何可能涉及隐私的内容都会经过严格审核,受众也只是单向接收信息,因此在大众媒体时代,媒体从业者有更多的时间核查信息,新闻的真实性得到了保证。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受众可以直接参与互动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媒体为了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在未查证事件真伪的情况下就对其进行报道,并且多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缺乏深度报道,从而导致媒体的公信力下降。

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一些媒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往往哗众取宠,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以获得更多的流量。传媒大亨默多克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怎样提高发行量?方法很简单,降低你的品位,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戴安娜王妃车祸死亡事件与媒体道德水平低下有脱不开的关系。媒体想要生存下去,就需要资金,而广告收入是大多数媒体的主要资金来源。媒体要获得广告收入,就必须有广阔的市场,而市场需要受众,也就是受众的“所欲”和“所需”问题。受众的“所欲”反映的是当代社会的主流市场,反映的是个体的需求,所谓“有需求才有供给”,媒体只有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前提下才能获得更多的受众和广告收益。但如果媒体只是一味迎合受众的口味,就无法做到客观地报道新闻,也无法正确地引导舆论。

以上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媒体市场化的结果,而媒体市场化会导致新闻标准退位、企业利润优先,所以很多节目以及新闻媒体往往追求利益最大化,如《爸爸去哪儿》等大型真人秀节目的盛行,就是给受众呈现明星真实生活中的一面,以满足受众的窥探心理。低成本、高收入的诱惑使得新闻节目的次级市场——海外市场,也提高了此类节目的经济价值,最后导致媒体偷窥现象的盛行。

(二)受众原因

罗伯·艾伯曼在《接触关键大众》中这样说道:“在电视时代,什么事都和公众有关。而观众则是好奇的、看不见的、沉默的第三者,是窥探他人生活的偷窥狂。”所以,公众的欲望是否在“媒体偷窥”上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就像《太阳报》的上司默多克所说,默氏总是满足受众的需求,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才会导致黛安娜王妃车祸的发生。这引起我们的思考,这场悲剧除了某些主要原因之外,应该还与公众强烈的偷窥欲有关。

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快,人们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焦虑和烦躁往往成为困扰人们的主要情绪。在这种压力下,很多人会通过偷窥来释放自己的压力,从而获得一种对他人的控制感。这种偷窥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一定的娱乐价值。人们偷窥别人的生活,却不需要与他们接触,就像是在看戏似的。偷窥是一个很个人的活动,人们可以通过观看他人的言行而得到个人满足,因此媒体偷窥带有一定的兴奋感。偷窥者在窥探他人时,会与被偷窥者产生一定的共鸣,然而当偷窥者关掉电视或离开偷窥的那个环境时,就会与被偷窥者分割,便再也不会影响偷窥者的生活,但偷窥者在偷窥的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心理安慰甚至产生了愉悦感。例如,真人秀《爸爸去哪儿》播出后收到的观众好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类似的真人秀节目在近几年广受欢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具有强烈的偷窥心理。

人们在偷窥时存在着一种猎奇心理。所谓的猎奇心理,即“大众非常喜欢观看别人私生活以及隐秘时刻的电子影像,尤其是那些龌龊而煽情或仅只是奇怪异常的画面”。

这种猎奇心理导致一个问题的产生,即由于大众的喜好,因此媒体偷窥的对象主要是名人。尼采提出“生存嫉妒”,即人们总是会对每一个比自己优越的人带有一种嫉妒的心理。因为名人和普通人相比,有更高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所以其背后的故事就更会引起公众的好奇心;同时因为名人的隐私更难获得,所以会对公众有更大的吸引力。如某明星自杀身亡事件,虽然与其个人的抑郁症有关,但是作为一位明星,公众对其的关注以及这种“生存嫉妒”心理不免会对其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再如记者贸然采访他人,在没有告知对方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偷拍或录音,这是不道德的,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可能给当事人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这种行为可能面临道德批判甚至承担法律责任。

二、媒体偷窥解决策略

在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日益发达,对隐私的保护以及偷窥现象的防治需要国家法律的支持。但当前相关法律还有待完善,政府应该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才能有效地保护公众的隐私权,进而稳定媒体市场环境,同时要从政策层面上引导媒体客观报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同时监督和揭露社会中不公平的现象。所以,大众的“所欲”和“所需”可能是对媒体的想象,对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如何发挥社会影响力的想象,也就是对社会公平的判断和想象。而协调好隐私和报道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的新闻学界和法学界都在探讨的问题。媒体应该作客观报道,一个自律的媒体,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报道公众想要知道和了解的事实,也就是满足公众的“所需”,而不是单纯地迎合公众。所以媒体应该承担起“把关人”的责任,切实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

同时媒体人应知道,一则带有偷窥性质的报道传播给公众后,会给当事人造成极大的伤害,也可能给很多人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影响整个社会,影响人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在知道一则报道引起社会道德争议时,就要了解这个报道引起道德争议背后是否有公共利益的支撑,这样才能使媒体回到人们对社会公平的想象中。同时,媒体人也要预设和想象公众的“所欲”和“所需”是什么,而不是单纯地考虑市场机制和受众的口味。当前很多人看重的不再是新闻本质和事件真相,而是一些娱乐八卦,所以很多媒体报道的新闻倾向于娱乐化,旨在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导致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大大下降。当前媒体环境下,媒体所触及的个人隐私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极大的拓展。因此如何把握介入的程度、报道的尺度、平衡受众的“所欲”和“所需”是每一个媒体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受众应该提高自身的辨识能力和媒介素养,带着批判的眼光接收新闻信息,辨别信息的真伪,理性思考,而不是单纯地依赖媒体偷窥来解压。

[1]张金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1-3.

[2]马克·波斯特(美).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

[3]克雷·卡佛特(美).偷窥狂的国家[M].林惠娸,陈雅汝,译.台湾:商周出版社,2003:1-3.

[4]约翰·罗尔斯(美).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3.

[5]陈雯婧.全媒体环境下保障知情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J].新闻传播,2014(10):267.

[6]陈堂发.新媒体涉私内容传播与隐私权理念审视[J].学术月刊,2014,46(12):13-16.

[7]张楠.偷窥时代媒体的尴尬——隐私权和知情权的矛盾[J].新闻与法制,2004(6):58-60.

猜你喜欢
隐私权大众公众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公众号3月热榜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妈妈,请把隐私权还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