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颖 赵世芬 张春爽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超声科 辽宁大连 116021)
复杂性肛瘘指有2个及以上瘘管,且瘘管弯曲复杂、与内口相通的肛瘘,与单纯性肛瘘相比,其解剖关系更为复杂[1],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对复杂性肛瘘诊断报道较多,其中以直肠超声与高频超声较为多见[2-3],但单一方法诊断复杂性肛瘘的准确性仍欠理想[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9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经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复杂性肛瘘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对相关治疗检查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5]:均经手术证实为复杂性肛瘘。排除标准:(1)合并有肛周脓肿、恶性肿瘤者;(2)病历资料缺失者。90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46.28±13.34)岁;括约肌间型61例,跨括约肌型24例,括约肌上型4例,括约肌外型1例。
1.2 检查方法 检查前排空大便,灌肠。选用HITACHI Preiru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6~16 MHz,采用线阵探头和经直肠腔内探头,检查时嘱患者放松,取左侧卧位,屈膝屈髋,暴露肛门,利用高频线阵探头依次进行横切面、纵切面检查,记录外口部位,瘘管分布情况。再以肛门为中心,将探头均匀涂抹耦合剂,套置安全套,将探头缓慢伸入肛管直肠,以肛管前正中位置为12点,进行360°圆周旋转扫描,明确瘘管走行、深度、内口位置、括约肌与病变区域解剖关系,记录回声特点、血流信号,采集典型图像并留存。
1.3 诊断和分型标准 复杂性肛瘘诊断标准[5]:有两个以上外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管道与内口相连或有支管空腔。Parks分型标准[6]:括约肌间型为瘘管仅穿过内括约肌,走行于内外括约肌间;跨括约肌型为瘘管穿过内括约肌,在外括约肌浅部和深部间走行;括约肌上型为瘘管穿过内括约肌至外括约肌上;括约肌外型为内口位于齿状线上直肠壁处,瘘管在内外括约肌外方走行。
1.4 观察指标 记录复杂性肛瘘高频超声联合经直肠超声的影像资料特点,记录超声联合诊断结果,比较超声联合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记录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及漏诊率,分析联合诊断的价值。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一致性结果采用Kappa检验,以Kappa值>0.75为一致性满意。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 括约肌间型
图2 跨括约肌型
图3 括约肌上型
图4 括约肌外型
2.1 复杂性肛瘘超声特点 复杂性肛瘘经直肠超声和高频超声检查均可见条索状低回声,有86例可见瘘管走行不规则,内口处可见肛管内外括约肌局部回声连续中断,见图1至图4。
2.2 联合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 联合超声诊断检出复杂性肛瘘90例,检出率100%,联合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满意 (Kappa值 =0.837,P=0.000),准确度为92.22%(83/90)。 见表1。
2.3 超声联合诊断各型复杂性肛瘘的价值分析经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各型复杂性肛瘘的特异度均高于90%。见表2。
复杂性肛瘘是肛肠科较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走行复杂,治疗难度大,多因内口处理不当或瘘管异物残留造成治疗失败,诱发大便失禁等并发症[7],影响预后。因而术前准确的影像资料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诊断复杂性肛瘘的检查方法包括瘘管X线、CT、MRI及超声等,但X线造影对已发生肉芽组织增生的瘘管显影效果不佳[8],不能准确评估瘘管走形、支管与邻近肛周括约肌组织的解剖关系,而CT则具有衰减效应[9],对瘘管和括约肌复合体的分辨率低,MRI虽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但其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基层医院的推广。
经直肠超声通过多角度多切面观察肛瘘走行、内口位置及其与肛周括约肌的关系,显示肛瘘瘘管走行全貌,明确主管、支管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分布关系[10],有助于提高检出率。 研究表明[11],360°经直肠超声判断肛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5%和91.5%。此外,360°高频超声探头具有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的特点,能显示齿状线、提肛肌等细微结构及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获得清晰的复杂性肛瘘影像信息,这对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肛瘘内口因存在黏膜连续性中断或局限性缺失[12],术前行超声检查,图像上可表现为条索状低回声,且与周围边界清晰,这对术中寻找准确的内口位置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术中正确处理内口,避免因寻找内口而过度损伤肛门括约肌。陈红燕等[13]还认为超声回声与括约肌肌环纤维化程度具有相关性,可通过回声强弱判断其厚度,进而为选择手术切开部位提供依据,减轻创伤。
高频超声探头紧贴肛管直肠黏膜,可显示瘘管位置,明确瘘管是否穿过肛管内括约肌,为复杂性肛瘘分类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满意,经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判断各型复杂性肛瘘的特异度均超过90%,表明联合超声检查对提高复杂性肛瘘诊断的准确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但本研究显示超声联合诊断仍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和漏诊率,这可能是因肛瘘位置较高、超过超声显像范围所致,另外,有报道认为检查时探头紧贴直肠黏膜虽有助于显示瘘管,但可能造成一定混响伪影[14],进而导致误诊。
综上所述,经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复杂性肛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表1 联合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比较
表2 各型肛瘘的联合超声诊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