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陈彬 刘丽雅
[摘要] 目的 探讨胃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 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将该院收治的96例胃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48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泮托拉唑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血糖水平。 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泮托拉唑治疗可进一步提高胃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关键词] 胃溃疡;2型糖尿病;泮托拉唑;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1(a)-0054-03
近两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上糖尿病的人数越来越多。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在临床中常见、多发,尤其是2型糖尿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起诸多并发症,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其预后。如果患者血糖水平长时间过高,则会减低血流速度,影响患者胃部循环,进而使得胃黏膜缺血坏死,降低细胞再生能力,进而在胃酸作用下引起胃溃疡[1]。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严重危及着患者的安全健康,积极探索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其疾病症状,显得至关重要。鉴于此,该文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对96例胃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特此评价了泮托拉唑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观察分析的对象为96例胃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划分为常规组(n=48)、研究组(n=48)。研究组男性研究对象28例,女性研究对象20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6.5±2.2)岁;糖尿病病程2~11年,平均(8.5±1.5)年。常规组中男性研究对象27例,女性研究对象21例,年龄33~74岁,平均(56.1±2.5)岁;糖尿病病程1~12年,平均年龄(8.6±1.7)年。两组资料客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分组研究。
1.2 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①参照WHO提出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结合电子胃镜检查,确定为胃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②均在知情的情况下签署研究同意书;③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排除标准:①排除恶性溃疡;②对研究用药过敏;③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基础对症治疗,即:合理控制饮食,遵循少食多餐原则,禁止摄入刺激性食物,同时用胰岛素控制患者血糖,即餐后2 h血糖控制在7~8 mmol/L,空腹血糖控制在5~6 mmol/L。口服50 mg伊托必利改善胃肠动力,1次/d。口服0.5 g/d克拉霉素与口服1 g/次、2次/d的阿莫西林,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另外,为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消除其负性情绪。
常规组予以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65477)治疗,方法为:口服奥美拉唑20 mg/次,1次/d,坚持用药4周。
研究组则予以泮托拉唑(国药准字H20084498)治疗,方法为:口服泮托拉唑40 mg/次,1次/d,堅持用药4周。
1.4 床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患者治疗后,上腹疼痛、呕吐额心、反酸、嗳气等临床症状基本消退或显著减轻,胃镜提示胃溃疡面良好愈合;②有效:患者治疗后,上腹疼痛、呕吐额心、反酸、嗳气等临床症状基本减轻,胃镜提示溃疡面愈合50%及以上;③无效:上述临床症状无变化,胃镜提示溃疡面无任何变化。总体疗效=(总病例数-无效的例数)/总病例数×100.00%。
1.5 观察指标
①采用GQOL-74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满分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②不良反应包括便秘、头晕、皮疹等。③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1.6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该文研究中获得的数据,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数据差异;以(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数据差异。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体疗效
研究组总体疗效达到了95.83%,相比较常规组85.42%的总体疗效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率
研究组不良反应率只有6.25%,而常规组不良反应率为8.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血糖
研究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对比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临床中,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再加上血液黏度过高,影响了血流速度,进而导致十二指肠血循环障碍,使得黏膜发生坏死,干扰细胞再生功能,在胃酸作用下容易引起胃溃疡表现。胃溃疡属于临床多发病、常见病,胃酸、胃蛋白酶具有十分突出的消化作用,而感染幽门螺杆菌,极易损伤消化道黏膜。合并糖尿病时,因为长期血糖过高,导致葡萄糖毒性,损伤机体神经系统,以胃肠蠕动缓慢为主要表现,减少了迷走神经介导的胃酸,减弱了黏膜保护作用,胃排空延迟,使得胆汁发生反流,最终引发胃溃疡。
现阶段,临床针对胃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等研究比较多,但是尚未有统一见解[2]。诸多研究报道认为胃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是因为胃蛋白酶、胃酸分泌过多,使得十二指肠黏膜、胃部的抵御能力减弱[3]。基于此,为延缓病情,应当对此类疾病的患者予以尽早防治。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在物质条件丰富、经济发展快速的当下,是一种具有并发症多、病程长等特点的常见病、多发病,一旦患上需长期用药,但部分研究认为,长时间应用降糖药会增多胃酸的分泌量,而过多的胃酸极易损伤胃黏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胃溃疡,不利于患者健康[4]。基于此,临床针对胃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疗的同时,还应当加强胃酸分泌抑制治疗,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预后质量,显得至关重要[5]。
该文中所采用的泮托拉唑,为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能够减少胃酸分泌,使胃酸水平有效降低,并对胃黏膜进行保护[6]。相比于奥美拉唑而言,泮托拉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酸性条件下可快速被激活,药效突出,抑酸作用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7]。另外,在临治疗中,还应当为患者进行降糖处理,在日常饮食方面,禁止辛辣、油炸、高糖食物,定期测定血糖水平等[8]。
该文观察分析,研究组总体疗效95.83%高于常规组85.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为(79.8±2.6)分,明显高于常规组(72.1±3.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水平方面,研究组不良反应率6.25%与常规组8.3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常规组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欧作瑜等[8]研究报道的观察组总体疗效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体疗效70.00%的结果高度一致。由此说明,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通过泮托拉唑口服治疗后,可进一步提高胃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臨床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春梅.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9):101-103.
[2] 尹振丽.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1):8,10.
[3] 颜玲.泮托拉唑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的临床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4):184-185.
[4] 李锋东.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泮托拉唑治疗的有效性与作用机制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7):87-88.
[5] 庄秀梅.泮托拉唑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7):88-89.
[6] 南丽红,路明房.泮托拉唑应用于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7):31,33.
[7] 张俊平.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4):800-801.
[8] 欧作瑜,陈淑钿.糖尿病患者合并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6):222-223.
(收稿日期:2018-08-20)